眾多固收類理財產品中,為什麼首選信託?

2020-12-17 天祿好信託

固收類理財產品,顧名思義指的是收益固定的理財產品,投資者可以按事先約定好的預期收益率獲得收益。市場上常見的固收類理財產品有銀行存款、大額存單、銀行理財產品、信託產品、債券、貨幣基金等,這類產品相對其他類資產來說綜合風險較低,預期收益有波動但是波動幅度也相對較小。尤其是在市場利率下行階段,固收類理財產品依舊是投資人的資產配置中重要一塊。

雖然市場理財產品五花八門,信託產品依舊是固收類產品投資的首選。

一、信託產品收益率較高

固收類理財產品因為其穩健性一直都被投資人青睞,2020年以來,因為疫情原因央行多次降準、降息,不斷向市場釋放流動性,推動市場利率下行、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受這些政策的影響,固收類理財產品的收益下降也是大勢所趨。即使是降收益的大環境下,信託產品的收益率還是遠遠高於其他固收理財產品。

2020年第一季度,一年期銀行存款普遍在1.75%左右。30萬的一年期大額存單收益在2.25%左右。

2020年一季度商業銀行(不包括外資銀行)非保本理財產品的存續數量為65142款,收益率持續走低跌破了4%,平均收益率為3.72%。

2020年一季度貨幣基金規模大漲但是收益率表現不佳,一季度傳統貨幣基金份額為8.2萬億份,較上一季度增加1.1萬億份,平均收益率卻只有1.90%。

一季度國債收益也略微下降,1年期國債收益1.69%,10年期國債收益2.55%。

相比較之下,信託的收益一枝獨秀,一季度發行的集合資金信託平均預期收益率為7.86%。

2020年第一季度各類固收類理財產品收益表現

二、信託公司實力雄厚

信託公司資本實力雄厚。目前我國正常經營的信託公司一共有68家,每一家信託公司的註冊資本均在3億元人民幣以上,並且均為實繳的貨幣資本。近幾年信託公司不斷增資,註冊資本超過50億人民幣的一共有18家,其中重慶信託、平安信託、中融信託、華潤信託、崑崙信託、中信信託這6家信託公司實繳註冊資本超過了100億。

信託公司牌照極其珍貴並且稀缺。在我國,信託是中國金融業中唯一能夠橫跨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和實業投資領域的金融機構,可以從事的金融業務廣泛,一個信託牌照的功能相當於金融全牌照。如此珍貴的牌照數量也極少,目前市場上一共有72張信託牌照,68家在營業的信託公司各有一張,信託業保障基金持有一張,剩餘的3張牌照在3家未正常營業的信託公司手裡,而且銀保監會明確表示不會再發放新的信託牌照。信託牌照如此稀缺性,可以說信託公司基本不存在跑路的問題,市場上轉讓信託牌照往往價格奇高,即使是這樣也有大量知名企業願意接盤。2020年上實集團合計以94.09億元的價格摘得天津信託77.58%股權,2019年雪松控股以200多億的價格拿下中江信託71.300%股權。

三、信託產品風控措施齊全更加安全

為了保障信託項目的安全,信託公司在開發信託項目時,會選擇合適的交易對手進行盡職調查,同時在設計信託產品時,會要求交易對手提供擔保措施,比如提供第三方擔保、用足額的不動產土地、房屋等進行抵押、各種權利比如股權、上市公司流通股、應收帳款、收費權等進行質押等,極大程度上增加了交易對手的違約成本,降低了信託產品的風險。

四、信託資金投向穩健

信託資金配置領域以實體經濟為主,最主要的投向是基礎產業、房地產、工商企業及金融行業領域。根據中國信託業協會的最新數據,資金信託的投向中,工商企業穩居資金信託投向的榜首,佔比高達30.6%,基礎產業位居第二佔15.72%。在當前疫情的背景下,加大投資仍然是政府刺激經濟的有力手段,中央政府以及各地方政府發行疫情專項債,並推出大規模的重點基礎產業建設項目。而在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這一領域,信託的優勢極為明顯,一直以來信託公司都是基建融資的主力軍,深耕各地方基建累積了多年豐富的項目運營經驗和風險控制經驗,這也是其他機構在短期內難以超越的。

2019年4季度末信託資金投向配置及其佔比

數據來源:中國信託業協會

五、信託財產具有獨立性

信託財產的獨立性是法律賦予的,其他任何理財產品都不具備。我國《信託法》明確規定了信託財產獨立於委託人、受託人和受益人的財產。也就是說,信託設立後,委託人對信託財產不再享有所有權,信託財產從委託人的財產中分離出來,在法律上不再屬於委託人的固有財產,信託財產不屬於委託人的償債財產、也不屬於委託人的遺產或清算財產,能夠有效隔離委託人的債務風險,這是其他任何理財產品不具備,極大提高了信託財產的安全性。

2019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其中第95條明確了信託財產的獨立性,除符合《信託法》第17條規定的情形外,不能被訴前保全,信託財產的獨立性在司法層面得以確立。

六、信託行業監管嚴格

信託行業作為我國四大金融支柱之一,也一直受到嚴格監管來防範風險。

「一法三規」是信託業的監管框架。《中華人民共和國信託法》從法律層面規定了信託產品設立的要求、信託財產的獨立性、信託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等,《信託公司管理辦法》、《信託公司淨資本管理辦法》和《信託公司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管理辦法》則對信託公司、信託公司淨資本管理、集合資金信託等做了明確的管理規定。

在「一法三規」的框架下,相應的監管部門也會定期排查風險,出臺各種涉及信託公司經營管理的相關規定。如《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關於信託公司房地產信託業務風險提示的通知》和《國務院關於加強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等等,從嚴監管信託公司的各種業務。與此同時,監管部門也在不斷計劃出臺新的管理規定,進一步規範信託業的發展,如2020年5月8日,銀保監會為進一步規範信託公司資金信託業務發展,就《信託公司資金信託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

銀保監會全方位的監督指導。中國銀保監會是信託公司的監管機構,對信託機構實行屬地化的管理原則,各地銀監局在銀保監會的總體要求下進行監管。銀保監會對信託公司進行全面的監管,包括信託公司的業務合規性審查、信託公司高級管理人員任職、監督信託公司的內部風險管理、信託公司償付能力的跟蹤,對信託公司各種業務進行現場檢查等。銀保監會持續全年對信託業進行嚴監管,2019年全年,共向22家信託公司開具了38張罰單,被處罰原因包括業務違規、公司內部治理不當等。今年嚴監管的態勢仍未放鬆,僅前兩個月已有中鐵信託、山東國際信託、中航信託3家公司及相關負責人被罰,累計罰款金額達138萬元。

七、信託行業有著廣泛的保障體系

信託業保障基金有著「信託業的保險」的美譽,是信託行業運行的「穩定器」。中國信託業保障基金於2014年成立,保障基金由信託業市場參與者共同募集,用於化解和處置信託業風險的行業互助資金。信託業保障基金主要來源於信託公司及其產品按現行標準認購的份額,現階段發行的集合資金信託大多都會以募集金額的1%進行認購。截至2019年,信託業保障基金規模已經超過1500億,為信託業的穩定發展起到了保障作用。當信託公司債務重組、破產重整或被責令關閉、撤銷時,可以動用信託業保障基金保護信託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信託公司出現臨時性資金周轉困難時,也可以用來提供短期流動性支持。

信託登記制度讓信託行業更「陽光化」。中國信託登記公司於2016年成立,主要為了使信託產品的發行更加規範,負責信託產品發行、交易、清算、結算、信息披露等工作。按規定68家信託公司新成立的信託項目都需要進行登記,取得唯一的產品編碼,投資者可以通過中國信託登記有限責任公司官方網站查詢市場上任何一款信託產品的基本信息,核實信託產品的真實性。

信託業協會督促信託公司合法經營。中國信託業協會於2005年成立,是中國信託業行業自律組織,組織宗旨在於規範營業性信託機構的經營活動、進行同業自律管理、維護行業權益、促進行業發展。信託業協會在2015年推出了《信託公司行業評級指引(試行)》,《指引》涵蓋了資本實力指標、風險管理能力指標、增值能力指標、社會責任指標,並將信託公司劃分為A、B、C三級,填補了官方權威版行業評級體系的空白,有利於幫助投資者加深對信託業的認知和了解。

好信託研究院:任何理財產品都是風險與收益共存的,信託產品也不例外。因此在選擇信託產品時,投資人也需要謹慎挑選。目前市場利率下行,固收類理財產品收益下降已成定局,近期已經有多款信託產品因為資金寬裕選擇暫停進款、提前兌付,優質的產品數量越來越少,各位投資人想鎖定長期收益請儘快與理財經理聯繫。

相關焦點

  • 各類公司的固收、類固收理財產品還能買嗎
    保本增值型資金是指國債、其他高等級債券、養老金等固收或者類固收類產品,很多人也把信託歸到這一類別裡面了。而30%的高收益型資金是指股票、基金等產品。所以很多朋友絞盡腦汁的在想這40%的固收類產品到底買什麼呢?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弄明白固收、類固收到底包括哪些類型的產品?
  • 科普:常見的固收類理財產品有哪些?
    固收類理財產品指的是收益固定的理財產品,投資人可以按事先約定好的預期收益率獲得收益。一些剛開始接觸理財的投資人,往往會更偏好風險低、收益固定的穩健型固收類理財產品,事實上,不管是保守型投資者,還是激進型投資者,固收類理財產品在資產配置中都是不可缺的一環。
  • 扎堆購買 大唐財富:固收類產品成上市公司重要理財渠道
    A股上市公司作為中國經濟的代表,他們可謂國民經濟中最具活力的力量。大唐財富每周更新的《企業理財》欄目會對上市公司理財動向進行梳理。眾多上市公司公告顯示,每周幾乎有百家左右的上市公司會購買理財產品,動輒百億甚至幾百億的資金被他們投入到理財產品當中。
  • 「固收+」正興起,未來或替代理財產品
    「理財已死,『固收+』當立」、「XX銀行定製的『固收+』產品發行規模破百億」……,市場上關於「固收+」的聲音越來越多, 「固收+」產品數量和規模均出現爆發式增長。我們通常認為配置不少於70%固定收益資產和不高於30%權益類資產的都可以稱作「固收+」策略。根據WIND分類來看,包括偏債混合型基金、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二級債基、一級債基、量化對衝。「固收+」策略綜合各類不同風險收益資產的屬性,力求打造風險收益均衡的組合。二、固收+為什麼這麼火?
  • 「固收+」產品成為低風險投資的首選!以保障投資人收益為主!
    "固收+"產品走紅投資理財都是本著有盈利的目的去投資的,所以固收的理財格外的受歡迎,結合了固收底倉的低波動與"+"策略的較高的回報,填補了傳統銀行理財淨值化後留出的市場空白區。在資管新規的啟動後,銀行理財打破了原有的模式,不再只有保本收益,「固收+」類基金就成為了現在人的首選,相對的安全又增加了收益的保障。
  • 多款固收類理財產品調降收益率
    貨幣類基金表現相對穩健,且風險較小,申購贖回也較為靈活,所以即使收益率下降,投資意願依然高漲。多款固收類理財調降收益率寶寶類理財收益下降的背後,是理財資金端收益率全線下調的現狀。有多家銀行理財產品經理表示,如果風險測評結果發現客戶可承擔風險能力不高,通常會建議購買相對保本的固收類理財產品。但在資管新規下,能完全保證固定收益的產品已幾乎沒有,目前大多數保本類型產品只能說相對穩健,浮動收益類型和淨值類型的理財產品越來越多。
  • 銀行理財子公司主攻固收類產品 1元起投成亮點
    來源:中國證券報原標題:銀行理財子公司主攻固收類產品本報記者 戴安琪 普益標準數據顯示,2019年5家銀行理財子公司發行的196款產品中,固收類產品平均業績比較基準為固收類產品是主流據普益標準統計,2019年包括工銀理財、中銀理財、建信理財、交銀理財和農銀理財在內的5家銀行理財子公司共計發行產品196款(剔除工商銀行「移行」至工銀理財的182款產品)。
  • 固收+銀行理財表現如何?
    一、固收+產品的基本分類 「固收+」產品一般指的是以絕對收益為目標,以風險較低的債券等固定收益類資產為底倉構建的一種理財產品,該類產品通常在嚴格控制回撤的前提下配置風險資產及策略以增厚收益,具有收益穩健、風險可控的特徵。作為銀行固收類理財產品中備受追捧的新品種,2019年固收+產品數量[1]在銀行固收類產品中的比例達到四分之一。
  • 銀行理財業務迎來新機遇 淨值化轉型加速 「固收+」產品奔向C位
    歲末年初,行業重磅人事變動不斷,原工銀瑞信黨委書記、總經理王海璐擬接任工銀理財掌門人。此前,長期擔任中信信託董事長的陳一松也傳出將赴某銀行理財子公司擔任「一把手」的消息。這讓資管行業對銀行理財子公司發展前景充滿期待。打破「產品荒」 「固收+」熱度高銀行理財正面臨一定程度的「產品荒」。從內部看,六大銀行日前明確,自2021年1月1日起暫停「靠檔計息」產品。
  • 收益低的理財產品就穩?固收類就一定不虧?6千人的教訓
    招銀理財是招商銀行一級全資子公司,其前身是招商銀行總行資產管理部。…… 嗯,就是老子代理兒子的產品,老子只是管銷售,兒子來管理產品。 風險評級R2,產品每三個月開放一次。「100%主投固收類資產,不參與股市」。 平時看到這樣的描述,你是不是也以為這個產品比較穩了?
  • 解密銀行固收類VS混合類理財:超額收益分配邏輯大不同
    來源:愉見財經做這個選題的起因,是在疫後市場波動加大的情況下,「愉見財經」的一個讀者來後臺發問,因為他發現本來安穩的銀行理財,竟然也能連日虧損。他問這是為什麼。  由這個問題衍生開來,今天的內容也陪伴大家釐清:都是在銀行APP的「理財」頻道裡按出來的產品,權益類、混合類、固收類、結構性存款類,到底有啥區別。
  • WEMONEY朝聞:中信信託董事長陳一松即將離職;招行理財子公司兩固收...
    濟南市公安局在通告中表示,對於已逾期並存在惡意逃廢金融債務的單位或個人,還款時間寬限至2020年7月15日。寬限期過後,公安機關將對惡意逃廢金融債務的行為,依法嚴厲打擊。【WEMONEY研究室】招行理財子公司兩固收產品跌破本金 銀行理財後市怎麼走招商銀行理財子公司「招銀理財」管理的同系列兩隻產品,均跌破本金。「驚呆了!」
  • 「網紅」型資管理財產品應兼具固收+和權益並重
    近期又一銀行攬儲利器——「提前支取靠檔計息型理財產品」被叫停!並且資管新規執行倒計時、非標及通道業務遭遇嚴控、融資類信託業務受限,淨值化產品創新和滿足客戶理財需求成為懸在金融機構頭上的兩把利劍,資管機構的產品轉型壓力陡然加速。
  • 銀行理財子公司「周歲考」:1142隻理財子公司產品得以登記 固收類...
    幾家股份行還待發力:興銀理財、光大理財和招商理財的產品數量分別為28隻、22隻和6隻;城商行中,僅杭銀和寧銀理財分別發布3隻、2隻產品。權益類投資在期待中起步事實上,市場對銀行理財子公司的厚望,並不在產品數量上,而是在其發力權益、衍生品產品,進而為資本市場帶來更多機構資金活水,助力資本市場更加有序高效發展上。
  • 市場震蕩方向未明,固收+基金紛紛破百億,哪類適合你?
    真正的固收+類產品的設計上會更複雜一些,但是基本思路是相似的。02近期固收+的基金髮行特別火爆,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今年下半年以來股市的震蕩。從去年下半年一直到今年年中為止,偏股型的投資更加火爆,因為在那一段期間之內,結構性牛市比較明顯,偏股型投資的賺錢效應也比較明顯,所以偏股類的基金獲得追捧。
  • 固收大佬不斷落馬 工銀理財業務部門兩處長被帶走調查
    來源:科技金融在線原標題:固收大佬不斷落馬 工銀理財業務部門兩處長被帶走調查近日有傳言稱,工銀理財業務部門兩名負責人被門頭溝檢察院帶走,其中一名為固收處處長李超(原資本處處長),而另一名為交易室處長易重彬
  • 「壓降融資類信託規模」之後,信託公司如何突破權益類信託
    特別是融資類信託交易結構相對透明簡單,風控要素比較單一,容易理解,只要收益和期限符合客戶的心裡預期就可以成交。彼時,信託公司理財顧問更像是一位信息傳遞助手,期限、收益等基本信息說清即可,能力邊界相對較窄。
  • 銀行固收類淨值型理財會持續浮虧嗎?
    來源:普益標準作者: 郭全毓 一、國有銀行固收類淨值型理財近期下調明顯2020年6月初至今,已有561款固收類淨值型理財帳面淨值破1,佔存續淨值型固收類產品的圖1:6月以來固收類淨值型理財淨值「破1」數量分布資料來源:普益標準整理具體到銀行來看,中國銀行有46隻固收類淨值型產品淨值破1,緊隨其後的是中信銀行和建設銀行,分別有42隻、35隻產品破1,但若考慮到各銀行的固收類淨值型產品基數,則是撫順銀行破1比率最高,該行有54%的固收類淨值型產品破
  • 銀行理財的替代品:固收+來了!讓你每年多賺點錢
    02固收+:多種策略,增強收益如果你想要配置穩健投資,那麼,你還有一種新的選擇——固收+產品,這類固收+產品淨值雖然也會有所波動,但是對比普通權益類產品波動小一些,這類產品的主要目是為基民謀求長期客觀的穩健收益,要是你長期持有1-2年,想跑贏銀行理財還是輕而易舉的事。
  • 銀行理財虧錢後,信託爆雷又開始了!
    10120多家銀行理財虧錢前一段時間,有很多銀行的理財跌破了淨值,並且是低風險的R2等級的理財產品出現虧錢。據新華社旗下的「財經國家周刊」等多家媒體報導,包括招商銀行、平安銀行、工銀理財、建信理財、中信理財等多家機構發行的銀行理財產品的都出現虧錢,並且其中絕大多數為是風險等級在R2低風險固收類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