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載攝像頭:單車配置數量提升 國產廠商從鏡頭突圍

2020-12-28 騰訊網

當智慧型手機這一市場銷量疲軟,競爭過於激烈之時,隨著智能車載的快速發展,光學製造商們將目光瞄向了堪稱為攝像頭的又一大市場—車載攝像頭。

早前索尼公司總裁兼CEO吉田憲一郎曾表示:「毫不誇張的說,智慧型手機已成為過去十年的大趨勢,我相信下一個大趨勢將是移動出行。」

與手機功能不同,車載攝像頭主要功能是保證駕駛安全,需要在駕駛期間始終保持工作狀態,且必須能夠適應較差的工作環境,偏重於工作穩定性、防磁、耐高溫性以及長使用壽命等,對製造工藝要求更為嚴苛。

而從整個市場端來看,外資龍頭企業具有先發優勢,上遊環節多為國外龍頭企業壟斷。以車載CMOS圖像傳感器為例,CMOS行業主要被美日韓企業壟斷,行業的絕對領導者是美國企業 On Semi(安森美),其在汽車圖像傳感器市場的市場佔有率達到46%。

車載攝像頭ISP(圖像信號處理)行業主要供應商為德州儀器、Mobileve和華為海思等,其中德州儀器技術積累最深厚、市場佔有率最高;智能算法環節,Mobileye壟斷了全球90%的市場份額。

而模組封裝行業前三為松下、法雷奧和富士通,市佔率分別為 20%、11%和 10%。舜宇光學、歐菲科技等廠商在手機攝像頭封裝領域佔有率較高,擁有一定的工藝積累,正在逐漸進入車載攝像頭模組封裝行業;在車載鏡頭端舜宇光學從2004年開始布局車載鏡頭市場,2012年開始做到了全球車載鏡頭出貨量的第一併保持至今。

單車配置數量提升

車載攝像頭主要包括內視攝像頭、後視攝像頭、前置攝像頭、側視攝像頭、環視攝像頭等,目前攝像頭車內主要應用於倒車影像(後視)和360°全景(環視),高端汽車的各類輔助設備裝備的攝像頭可多達8個,用於輔助駕駛員泊車或觸發緊急剎車。

如果要實現完全自動駕駛功能,車上至少需要搭載前視、環視、後視、內置攝等五類攝像頭;為了達到更準確的識別效果,每一類攝像頭會搭載不同焦段2—3隻。

針對車載攝像頭,一位業內人士曾表示,後期車載攝像頭後裝可能會起量,前裝還是需要時間,而現在車規級的攝像頭也集中在2M和5M。

而索尼概念車的發布引起業內一片「歡呼」。在2020CES展上,索尼首次對外公布了智能汽車產品VISION—S的首輛原型車,索尼官方表示這款概念車內外潛入包括CMOS一級TOF在內的33個傳感器,可謂駕駛者提歐共全景影像、360 Reality Audio聲場技術、全時連結等功能,力圖為消費者提供舒適和娛樂性的全新移動出行解決方案。

據了解,VISION—S由索尼聯合NVIDIA、高通、博世、黑莓、QNX、馬牌在內的眾多合作夥伴打造而成。由此可見,在智能駕駛技術的推動下,車載攝像頭需求將明顯提升。

其實,針對車載攝像頭這一市場,舜宇光學在其2019年半年報中也曾表示,隨著汽車駕駛智能化的發展,消費者對於行車安全的提高及ADAS技術的不斷成熟,車載攝像頭的需求保持強勁。

永新光學在投資者提問中也曾表示,傳統汽車無前裝攝像頭或者有1—2顆車載攝像頭,隨著自動化程度提高攝像頭數量增加,目前特斯拉Auto Pilot2.0使用8顆攝像頭,未來自動駕駛汽車的前裝車載攝像頭需求在10顆以上。

而自動駕駛主要利用安裝在車上的各類傳感器感應周圍環境,收集數據從而進行物體的辨識、偵測和追蹤,ADAS助益駕駛者預先察覺危險、增加汽車駕駛安全性和舒適性,從某種程度上而言,ADAS是自動駕駛的前提之一。

目前,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新增汽車ADAS的配置比率已相對較高,而中國等新興市場的滲透率仍相對較低,但目前,汽車內部有大量電子裝置,汽車的娛樂和信息性不斷增強,在此情況下,駕駛者的注意力容易被分散,因此作為提升駕駛安全性的智能輔助功能系統,ADAS滲透率不斷提升是較為明確的趨勢,據預測,我國ADAS市場增長速度有望超過40%,預計今年將達到788億元。

同時,根據YOLE預測,車載CMOS圖像傳感器市場至2022年將達到80億美元左右,汽車市場也將成為僅次於手機的第二大CMOS傳感器應用領域。

外資佔主導地位 國產廠商從鏡頭突圍

據IHS統計,2018年全球車載攝像頭市場規模為97億美元,預計2020年將達到133億美元。

從車載攝像頭的組成部分來看,車載攝像頭主要由鏡頭、CMOS傳感器、模組組件、獨立ISP晶片、算法等構成。

在攝像頭CMOS傳感器領域,目前手機攝像頭也採用CMOS傳感器,這也是手機攝像頭廠商謀求進入車載攝像頭領域的原因之一。

CMOS市場基本被外資品牌把控,國產品牌實力較弱。Sony在全球CMOS傳感器領域常年佔據市場份額第一的位置,市場份額超過42%,但在車載攝像頭方面實力不強,這也體現了車載攝像頭市場存在一定的壁壘。

車載攝像頭CMOS行業的絕對的領導者是美國企業On Semi(安森美),安森美在汽車圖像傳感器市場的市佔率達到46%。

在圖像信號處理器ISP上,ISP有獨立和集成兩種方案。獨立ISP晶片性能強大,但成本較高,主要供應商為德州儀器、Mobileye、華為海思等,其中德州儀器技術積累最深厚、市佔率最高。而近年CMOS傳感器供應商如Aptina、豪威科技也推出最新的內置ISP的CMOS圖像傳感器集成產品、成本低、面積小、功耗低、但能夠完成的算法相對簡單,處理能力較弱。

在核心算法晶片上,目前用於ADAS視覺方案的晶片多數被國外壟斷,但標杆產品尚未出現。主要供應商有瑞薩電子、意法半導體、飛思卡爾、亞德諾、德州儀器、恩智浦、富士通、賽靈思、英偉達等,可供選擇的用於傳統計算機視覺算法的車規級晶片種類繁多,但尚未出現適用於傳統算法疊加深度學習算法的低功耗高性能晶片的標杆產品。

舜宇光學車載鏡頭產品全球市場佔有率第一,其產品已進入寶馬、奔馳、奧迪等高端車系的前裝供應鏈,同時舜宇光學已開始向下遊加速滲透,新布局的車載模組業務已取得全球知名tier-1大廠認證,有望在車載攝像頭產業鏈佔據更大份額。

目前除了舜宇光學外,歐菲光在車載鏡頭端也有布局。2018年歐菲光收購了富士集團天津工廠和車載鏡頭相關專利300餘項,收購車載鏡頭產能+專利助於其推進智能汽車電子業務發展、上延完善車載鏡頭產業鏈布局。

相關焦點

  • 誰在「搶佔」車載鏡頭的新機遇?
    受益於智能駕駛與智能座艙的滲透率提升,銷售新車的相機搭載數量持續增長,車載鏡頭市場迎來了迅速發展,也吸引了一大批傳統光電企業轉型進入。 ADAS前向感知類攝像頭與與其他前向傳感器一樣,車載鏡頭廠商實現從0到1量產突破的過程尤其困難,ADAS前向感知市場依舊是大部分國產車載鏡頭供應商尚未企及的處女地。 而逐漸興起的DMS、CMS各類細分市場,正在為車載鏡頭打開新的大門。
  • 手機、車載催生千億級攝像頭市場空間,影像需求亟待解決丨行業
    大底、高像素、光學防抖、4K、更精進的景深效果……廠商們都在卯足了勁在手機攝影上尋求突破,以滿足用戶越來越高的要求。01手機:多攝「組合拳」方案已成主流,追求極致影像在硬體方面,廠商也下血本地為手機安裝更多的鏡頭和傳感器。
  • 2020年全球車載攝像頭市場規模與發展前景分析 自動駕駛助推擴張...
    車載攝像頭分類車載攝像頭主要包括內視攝像頭、後視攝像頭、前置攝像頭、側視攝像頭、環視攝像頭等。目前攝像頭車內主要應用於倒車影像(後視)和360度全景(環視),高端汽車的各種輔助設備配備的攝像頭可多達8個,用於輔助駕駛員泊車或觸發緊急剎車。
  • 全球攝像頭鏡頭廠商(25家)
    40億人民幣,其中5M以上的手機鏡頭約佔75%的市場規模,預計2018年中國光學鏡頭市場規模將達到75億人民幣;隨著用戶對手機拍照畫質的不斷提升,近年來手機攝像頭裡面的透鏡數量不斷增加,行業壁壘也在不斷提升;鏡頭領域大立光一枝獨秀,舜宇光學再創新高,2014年全年舜宇光學鏡頭營業額約5.7億人民幣,同時實現了一季度到四季度400%的增長率。
  • 雙鏡頭手機 2016年國產各大品牌手機廠商必須跟上
    iPhone手機一直是國內外手機行業走勢的風向標,也是其他手機品牌一直爭相跟隨者,到底什麼是雙鏡頭系統?  就以iPhone7舉例,其中一款iPhone7 Plus就將配備雙攝像頭系統,而該雙攝像頭技術就來自LinX公司。
  • 車載鏡頭需求高漲 聯創電子月產能最大達800K
    基於此,有調研機構認為,聯創電子已經拿到智能輔助駕駛時代的「入場券」,這也就意味著該公司在車載鏡頭這一市場已具備較強的製造能力。 從目前整個市場看,車載鏡頭已成為各大手機廠商企圖獲取的蛋糕之一,而市場需求、高毛利更是吸引各大手機廠商布局的主要原因。
  • 國產汽車半導體該如何突圍?
    國產汽車半導體該如何突圍?受迫於政策壓力,全球碳排放要求日益趨嚴,整車廠商為了應對政策壓力(比如中國的雙積分,歐洲的嚴格碳排放),必須大力發展電動化汽車(包括48V混動、插電式及純電動等),減少碳排放。此外,全球汽車廠商競爭進入白熱化,如果沒有持續迭代的產品,提升品牌競爭力,最終將淪為代工廠或淘汰出局。因此,在競爭日趨加劇背景下,安全訴求加大,利用智能化吸引消費者成為重要路徑,資本的堆積勢必將推動該領域成為未來趨勢。
  • 攝像頭模組必備組件-光學鏡頭分析
    下遊為光學鏡頭的應用領域,主要包括安防監控設備、手機相機攝像頭模組、車載攝像頭模組、機器視覺系統、VR/AR 設備等。光學鏡頭是光學成像系統中的必備組件,是影響成像質量的關鍵因素,鏡頭一般主要由鏡片lens、間隔圈Spacer和鏡筒組成。
  • 手機多攝和汽車智能化推升需求,攝像頭晶片將迎來量價雙升
    目前特斯拉Autopilot共配置了8個攝像頭,包括3個前置攝像頭、2個側方前視攝像頭、2個側方後視攝像頭和1個後視攝像頭,視野範圍達360度。小鵬汽車XPilot3.0則搭載了共13個攝像頭。未來後視鏡逐步被後視攝像頭代替,則每輛車的攝像頭裝置數量還將有進一步上升空間。
  • 光學鏡頭:智慧型手機攝像頭升級帶動產業起飛
    如今,智慧型手機市場規模可觀,並有望迎來新一輪增量,故而能夠為鏡頭產業提供充足紅利。從手機攝像頭產業鏈的價值量分布來看,光學鏡頭價值量所佔比例達19%,僅次於圖像傳感器。中國產業信息網統計數據顯示,光學鏡頭的應用70%以上都在於智慧型手機,雖然近年來車載及安防監測異軍突起,但智慧型手機優勢依然明顯。
  • 歐菲光主攻手機和車載鏡頭 公司業績持續大幅扭虧
    原標題:2020年報風雲丨歐菲光主攻手機和車載鏡頭,公司業績持續大幅扭虧   歐菲光
  • 迅猛增長,車載攝像頭市場會成為下一個藍海市場嗎?
    ADAS普及為車載攝像頭市場帶來巨大發展空間隨著全球乘用車需求及網絡傳輸速度的提升,用戶對於車載安全性的重視得以通過技術手段來實現,這就催生出了ADAS系統。總體來看,包括車載攝像頭在內的智能駕駛市場已經來到了發展的風口,且市場需求量將不斷攀升。據統計,2019年全球車載攝像頭的出貨量約為2.5億顆,預估2020年將達到3.2億顆,市場的強烈需求將給車載攝像頭帶來巨大的發展空間。不過從技術構成來說,車載攝像頭還有很高的準入門檻。
  • vivoX50 Pro BOM表揭秘:國產CMOS廠商現身
    圖源:微博vivo X50 Pro配置一覽豪威科技的產品主要應用於智慧型手機、車載攝像頭、醫療攝像頭、監控設備、無人機、VR/AR攝像頭等方面。據Strategy Analytics最新數據顯示,豪威科技僅次於索尼和三星,是全球第三大手機CMOS 傳感器供應商。
  • 手機攝像頭數量越來越多,但各個鏡頭該如何使用?
    儘管智慧型手機攝像頭數量逐漸變多,但是,現實生活當中其實還有相當一部分朋友並不清楚該在怎樣的場景發揮每一顆鏡頭的最大作用。這次就從筆者個人角度出發,和大家聊聊不同攝像頭之間該如何調配使用。
  • 聯創電子車載鏡頭收入單季增長300% 光學業務爆發預計複合增長率將...
    11月3日,公司公布的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顯示,公司預計光學業務未來50%複合增長,尤其是車載鏡頭,未來幾年可能呈倍數式的增長。車載鏡頭銷售爆發式增長聯創電子專業從事為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運動相機等配套的光學鏡頭、攝像模組及觸控顯示一體化等關鍵光學、光電子產品,近年來逐步向集成電路晶片產業延伸布局。
  • 【價值觀】vivoX50 Pro BOM表揭秘:國產CMOS廠商現身
    圖源:微博 vivo X50 Pro配置一覽: SoC:高通驍龍765G處理器丨7nm工藝 屏幕:6.56英寸 AMOLED雙曲面挖孔屏丨解析度 2376×1080 丨屏佔比90.5% 存儲:8GB RAM+ 128GB ROM 前置:3200萬像素自拍鏡頭 後置:
  • 手機廠商為何不停地加攝像頭,難道是越多越好?
    從最初一個攝像頭到後來兩個、三個、四個,諾基亞甚至還發布了一款5個攝像頭的手機,最後就連錘子都來了一句,「我們找到了一個攝像頭在手機上最好的排列方式」,我生怕有一天手機的背面會滿後蓋的攝像頭。廠商為什麼竭盡全力拼攝像頭?一個重要原因是手機的發展進入了死胡同,連IOS和Android都在相互借鑑,硬體上的差異更是不多。
  • iQOO 3BOM表揭秘:主攝CIS出現國產身影 國內廠商的突圍之道
    iQOO 3配置一覽: SoC:高通驍龍865處理器丨7nm工藝 屏幕 CIS市場高度集中 長期被國外廠商主導 CMOS圖像傳感器(CIS)一直是手機中的重要元器件,現在旗艦智慧型手機後置都採用3顆以上的攝像頭,對於CIS的需求也與日俱增。但長期以來,CIS市場被索尼、三星等日韓廠商主導。
  • 素皮+屏下鏡頭 中興AXON 20 5G至尊版缺乏新意 已被國產廠商落下
    在此之前中興天機Axon 20就是比較特別的一部,在國內主流市場還沒有完全量產屏下攝像頭隱藏技術的新機的時候,天機Axon 20就已經開始發售了,雖然解決了前置攝像頭在視覺上帶來的厭惡感,但是依舊沒有解決正面屏幕邊框四邊等寬的問題。
  • 手機廠商突圍求生
    陳紹彬覺得,網速的大幅度提升是當時人們從3G加速升級到4G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而資費則是次要。在北京,像陳紹彬這樣的手機經銷商還有很多,他們原先大多從事諾基亞手機銷售,在蘋果風口來臨之際做起了蘋果手機的生意,但隨著國產手機的逐漸起勢,大家又紛紛轉做國產手機。但風口的時間卻尤為短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