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是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這種關係面對越來越複雜的國際環境,已然應該成為現實。
冷戰時期,華約與北約是兩大軍事陣營。華約自動解體了,可北約呢?不僅沒有解體,反而將其成員國擴大至俄羅斯邊界!
如今,中俄面臨著巨大的現實威脅:美歐不僅強化北約軍事機器,更是在亞太印度洋地區組建新的軍事同盟。
尤其是美國,一邊反覆不斷地派出艦機挑釁兩國,一邊公開將俄羅斯從「對手」變成了「敵人」。
面對挑釁,如果說再不做現實的準備,那將付出代價的。
環球時報報導稱,12月22日中俄兩國空軍在亞太地區舉行了第二次聯合空中巡航。
中方出動了4架轟-6k戰略轟炸機,俄方出動了2架圖-95MS戰略轟炸機,聯合編隊在日本海和東海上空進行了空中巡航。
中俄兩國發表聯合聲明稱,此次行動是兩國軍事合作計劃的一部分,不針對第三國。
本次飛行時間超過10個小時,日本航空自衛隊F-15戰鬥機對轟炸機在部分飛行階段進行伴飛。
隨後俄羅斯空天軍蘇-35戰鬥機為戰略轟炸機提供了護航。
俄中兩國空軍飛機嚴格遵守國際法有關規定,未進入他國領空。
俄中戰機第一次聯合巡邏於2019年7月23日進行。
中俄兩國在美國的強勢擠壓下關係正漸入佳境。
俄國防部強調,進行聯合巡邏的目的是發展俄中夥伴關係,提高兩國軍隊的互動水平,提高其採取聯合行動的能力,以及加強全球戰略穩定。
巡航路線圖
對於本次聯合巡航,一位匿名專家表示,至少對外釋放了3個訊息:
首先,兩次巡航都選在東海、日本海方向,說明中俄對此方向的戰略穩定有共同的關注和擔憂;
其次,和去年相比,今年我軍派出轟炸機的數量由2架增加到了4架,展現了解放軍水平和能力的提升,此外這一次的飛行路線也比之前設計得更為合理,說明兩國空軍的配合度與熟練度在提升;
最後,中俄近年來交往不斷加深,雙方在多個重大國際安全問題上達成了廣泛共識,這將是兩國關係走近的又一例證,展現了中俄團結一致應對挑戰的決心。
分析認為,中俄的聯合戰略巡航已經有了第一次和第二次,那麼必然會有第三次和第四次,甚至會成為常態化的聯合戰略巡航行動,而這樣的常態化行動對於亞太地區的和平和安全是非常有益的。
中俄戰略轟炸機的聯合巡航行動是在明確告訴美國,美國處心積慮在亞太地區部署的眾多基地,實際上都沒有任何意義,即便是美國在太平洋縱深的基地,也不能協助美國在亞太地區胡作非為。
從這個層面上看,中俄的聯合戰略巡航非常有意義也很有必要。
不久前俄羅斯總統普京被問及,面對如今充斥著諸多不穩定因素的世界,中俄會結成軍事同盟嗎?
普京直言:不需要,但理論上是可以想像的。
面對同樣的問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則表示,中俄弘揚傳統友好沒有止境,拓展合作沒有禁區。
這兩句話或許可以換個方式理解,即中俄不需要結盟,但合作是沒有禁區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