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施〗
六度萬行:布施、持戒、忍辱、禪定、智慧、精進是修學菩薩道的行持,欲行菩薩道必以六度萬行渡眾生,眾生是菩薩成佛的資糧,沒有眾生菩薩就無福慧可修「教學相長」,菩薩出現於世,一方面以實際行動實踐佛法,一方面教化眾生修持佛法,學佛無他只為成佛。成佛之前必先行菩薩道,布施是六度萬行其中一項,布施渡慳貪、慳貪是三毒貪、瞋、痴首惡。
人會造惑,業,苦輪迴苦海,起源於慳貪,貪愛而生得失心,因得失心而生瞋,因瞋而造非理性的行為成痴。修行先從修心起,修心就是要棄除貪、瞋、痴三毒,布施度慳貪,修行第一法門先從布施學起,人性本貪,若無貪也就不受輪迴苦。
「愛河千尺浪、慾海萬層波」,揚湯止沸的修行不如釜底抽薪,修行先除貪愛修起才是正確修法,布施分為財施、法施與無畏施,財施又可分為內財施與外財施,有人認為布施是有錢人的專利,無錢的人三餐都成問題如何財施,三寶門內福好修,一紋舍施萬紋收,不信但看梁武帝,曾施一笠管山河。
梁武帝在佛門之中的故事,真的很多也很精彩,與達摩祖師亦有淵源,包括亡國出家為僧,前世今生傳說或杜撰都與佛教有所關連,有機會再慢慢與大眾分享故事。「一笠管山河」,清淨善施得到大福報,梁武帝在過去生中,有一世是砍柴的樵夫,每天上山砍柴,有一天下大雨回家的路上,看見路邊有一尊石雕佛像淋雨,樵夫見了不忍,自己也沒能力幫助佛像蓋間房屋,使佛像免於風吹日曬雨淋,看見佛像遭淋雨,一念善心升起把頭上戴的雨笠,解下戴到佛像頭上,自己淋雨回家,因為這一念善心,恭敬清淨心,感召佛菩薩加被賜福,施一笠得殊勝福報,不可思議沒要求回報,淨善心。
欲改變命運,學學梁武帝以無所求的清淨恭敬心行施,來生自然生於富裕家享受福份,貧窮若無造福因緣如何改變命運,就以拷貝機可以拷貝千萬份資料,但若無資料白紙也拷不出任何資料,一紋施捨萬紋收,真實不虛絕非謊言,。例如一棵年產幾百斤的荔枝樹,最原始也是由一顆荔枝種子,一粒至現在幾百斤,相差何止萬粒而且不是祇生一次,是年年生由一變成千萬倍,一紋施捨萬紋收道理相同。貧苦人家更要懂得為自己造福田,來生才有可能衣食無缺,免受貧窮之苦。
過去我在道場,因為金錢是眾生的第二條生命,視錢如命,而且宗教已經為社會貼標籤是斂財的場所,對於布施這方面幾乎沒有提及,信者恆信,不信則當馬耳東風任君選擇,福由己作由己收,做不做自由選擇不必勉強,畢竟公修公得婆修婆得,自己種自己收他人替代不得,春天不下種秋冬如何有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