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訴即辦」拆除地鎖地樁 還公共空間於民

2020-12-17 青瞳視角

據北京市朝陽區和平街街道綜合行政執法隊12月7日消息,近日該執法隊「接訴即辦」依法拆除了青年溝路東口及和平街十三區20號樓周邊私裝地鎖7個、地樁2個,清理廢舊自行車2輛,還公共空間於民,消除了存在的安全隱患。

和平街街道多為老舊小區,普遍存在停車難的問題,居住在老舊小區的居民多數把車停在道路兩側,部分居民為了自己停車方便就在公共區域或道路私設地樁、地鎖,或者利用廢舊自行車圈佔停車位,佔用了公共空間,還妨礙車輛和行人通行,存在較大安全隱患。近日有居民反映青年溝路東口及和平街十三區20號樓周邊有人安裝地鎖地樁。朝陽區和平街街道綜合行政執法隊「接訴即辦,聞風即動」迅速組織執法力量到達現場進行調查,確定地鎖地樁具體點位、數量、性質。接報當天下午,綜合行政執法隊精準發力、快速行動,依法拆除了青年溝路東口及和平街十三區20號樓周邊私裝地鎖7個、地樁2個,清理廢舊自行車2輛。消除了安全隱患,給居民的出行提供了保障,私自佔用的車位重歸居民所有。

下一步,和平街街道綜合行政執法隊和社區居委會將堅持每日巡查,定期複查,防止私自安裝地鎖現象反彈,和平街街道將協調相關部門對道路車輛停放進行管理,儘量解決居民停車問題,同時開展宣傳教育,倡導居民不要侵佔公共空間私自安裝地鎖。

內容來自北京頭條客戶端

[ 北京頭條客戶端 ]

相關焦點

  • 河北廊坊城管拆除私設地樁地鎖還公共車位於民
    圖為廊坊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拆除私設地樁地鎖現場。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段貴爭 河北日報記者霍相博)「這些地樁地鎖拆除後,停車真是太方便了!」近日,河北省廊坊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廣陽分局康莊道網格聯合愛民道辦事處、華苑社區居委會,對華北小區和華春裡小區內佔用消防通道、影響居民通行的98個地樁地鎖進行拆除,還公共車位於民,附近區民紛紛點讚。
  • 萍鄉這些地方的地鎖被拆除,你家小區呢?
    近年來隨著私家車日益增多停車難問題日趨明顯轄區內一些小區一度上演私裝地鎖「大戰」本就狹窄的公共空間被橫七豎八地安裝上地鎖消防通道被侵佔還不時發生行人被地鎖絆倒磕傷的事件……為維護文明城市創建成果,切實解決轄區私設地鎖堵塞通道、佔用公共車位等問題,積極構建規範的市容環境,城郊城管中隊開展私設地鎖專項整治行動。
  • 北京集中整治私裝地鎖,今年已拆除9500個
    千龍網發會上,北京市城管執法局介紹了地樁地鎖整治工作開展情況,並就下一階段的工作進行了部署;海澱區城管執法協調辦、海澱區西三旗街道介紹了屬地開展地樁地鎖整治過程中的典型經驗;市住建委、市城市管理委、市公安交管局等部門根據各自職責部署了下一步的地樁地鎖整治工作。
  • 霸州天祥路上私設的地樁、地鎖被拆除
    大家會發現在馬路兩側便道的停車位上,經常私自安裝的地樁、地鎖、隔離墩,不但影響市容市貌更對他人停車造成極大的不便。此事,被頻頻曝光。(圖片來自之前文章,為書香苑底商門前的地樁)一些商戶為了方便自己停車,在店門口私自安裝地樁、地鎖,把「公共車位」變成「私有車位」。
  • 拆除私設地鎖 還居民公共空間
    14日,澄月街道交警小區居民看到城管執法人員拆掉私設地鎖,高興地豎起大拇指。私家車越來越多,中心城區停車難問題突顯。為了佔一個車位,部分市民在道路和小區公共空間私設地鎖,佔用公共資源,給小區居民出行帶來不便,因此產生糾紛。近日,西塞山區澄月街道城管接市民投拆,環湖路交警小區內有人私設地鎖佔用停車位。該小區是老式小區,有幾棟居民樓,沒有物業管理。
  • 東莞南城拆除超200個私設地鎖,還公共空間於民
    從11月開始,東莞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南城分局(下稱「南城城管分局」)根據東莞市品質交通千日攻堅工作部署,對轄區內紅棉路、聯益路、紅山路和銀豐路等私設地鎖問題突出區域開展了集中整治,截至目前已拆除地鎖200多個。
  • 在中心區私設地鎖?拆!還公共空間於民!
    東莞陽光網訊  連日來,南城街道對轄區內紅棉路、聯益路、紅山路和銀豐路等私設地鎖問題突出區域開展了集中整治,拆除地鎖200多個。據了解,居民為搶佔車位,在人行道、空地安裝地鎖,佔用公共資源,不僅阻塞交通,還給居民的出行帶來安全隱患。經過前期摸排,城管分局鎖定私設地鎖的具體地址和信息後,提前向相關住戶告知整改,並要求限期自行整改。對於告知後拒不整改的住戶,城管分局聯合屬地社區依法進行了集中清理。
  • 還公共空間於民丨南城拆除超200個私設地鎖
    自11月以來,東莞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南城分局(下稱「城管分局」)根據東莞市品質交通千日攻堅工作部署,對轄區內紅棉路、聯益路、紅山路和銀豐路等私設地鎖問題突出區域開展了集中整治,拆除地鎖200多個。
  • 公共停車位私設地鎖 社區居委會自行拆除
    本應是公共車位,但有人私設了地鎖。7月10日,有市民撥打本報新聞熱線0714—8768666反映,在東風路街道觀山社區居委會門口的公共停車位上,有人私設多個地鎖,不僅浪費了公共停車資源,而且影響城市美觀。
  • 唐山一地拆除各類地鎖、地樁、路障653個!
    全市私設地鎖集中整治行動部署後,玉田縣綜合執法大隊高度重視,及時召開班子會傳達全市會議精神,研究制定工作措施,迅速開展整治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得到市領導的肯定和群眾的讚譽。該大隊結合縣城實際,組織各轄區中隊對城區主次幹道兩側、臨街商鋪門前、公共場所等區域存在私設地鎖行為進行了全面摸排。為確保整治效果,我大隊將私設地鎖、擺放角錐、設置路障、地樁等各類影響城市形象和車輛行人通行的行為全部納入其中,實施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調查,建立了工作檯帳,做到了底數清、情況明。
  • 「接訴即辦」的北京經驗
    「一點」是指「接訴即辦」的核心是「以人民為中心」,遵循「人民城市為人民,人民城市人民建」的新理念;「兩環」是指「接訴即辦」由「接訴」和「即辦」兩個體系構成,較好地平衡了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四全」是指「接訴即辦」倡導全治理主體參與、全過程閉環管理、全方位制度創新、全面化城市體檢;「一保」是指堅持黨的領導,持續對「接訴即辦」配置注意力。
  • 拆除私設地鎖 還居民公共空間 東楚網
    14日,澄月街道交警小區居民看到城管執法人員拆掉私設地鎖,高興地豎起大拇指。  私家車越來越多,中心城區停車難問題突顯。為了佔一個車位,部分市民在道路和小區公共空間私設地鎖,佔用公共資源,給小區居民出行帶來不便,因此產生糾紛。近日,西塞山區澄月街道城管接市民投拆,環湖路交警小區內有人私設地鎖佔用停車位。該小區是老式小區,有幾棟居民樓,沒有物業管理。
  • 曝光臺評論|擅自設置地樁地鎖不能一拆了之
    我市將擅自設置地樁地鎖行為納入「治亂拆違」工程內容,是2019年城市綜合管理「七大工程」的重點工作之一。但是,還有一些單位、個人似乎不支持重點工作,擅自設置地樁地鎖現象給廣大民眾造成了困擾。比如,上遊新聞日前報導的位於渝中區中山三路162號中安國際大廈的招商銀行,就在自家門前設立了一排近20個車位的地樁地鎖,專供銀行工作人員和銀行客戶使用,引起市民憤憤不平投訴:「是誰給他們的權力設置地樁地鎖?」「為什麼公共區域只能供特定人員使用?」
  • 牛街春風社區拆除私裝地鎖實施停車自治
    1月16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西城區牛街街道獲悉,曾經困擾春風社區居民多年的400餘個私裝地鎖今年年初全部拆除,社區嘗試停車自治管理。春風社區屬於老舊小區,由於社區道路處於開放狀態,停車秩序一直很混亂。為防止社會車輛停放,有車的居民紛紛裝起地鎖。「小區的地鎖有的存在了十多年,街道、社區曾多次協調解決,幾次清理都收效甚微。」牛街街道平安建設辦公室科長於澤平表示,居民反映無處停車和要求清理地鎖的呼聲都很高。去年年底開始,牛街街道「接訴即辦」,街道平安建設辦公室聯合城管、派出所、交通隊等部門,依法先後清理了400餘個地鎖,打通了小區道路的「微循環」。
  • 威海高區清理反光錐150多個、地樁地鎖18處
    威海高區清理反光錐150多個、地樁地鎖18處就「12345」熱線群眾反映集中的沿街商戶私佔公共停車位、違規佔地私建小菜園等情況,5月25日,威海高區區管委辦、建設局、綜合行政執法局、公安分局、社管中心及相關物業公司組成的聯合執法組進行現場清理。
  • 唐山交警五大隊:公共停車位私裝地鎖,拆
    公共停車位私裝地鎖 拆!環渤海新聞網消息(記者 盧山)隨著私家車輛的逐漸增多,停車位緊張、停車難問題讓不少市民傷透了腦筋。一些商家、住戶紛紛使出「奇葩」招數,用地鎖、凳子、廢舊輪胎、摩託車等五花八門的「佔車位神器」,搶佔公共停車位。
  • 三街鎮聯手「接訴即辦」 多年違建變「樹林」
    6月24日夜間,伴隨著挖掘機的轟鳴聲,位於信息路廂白旗橋下一處已經存在了20餘年的私搭亂建被徹底拆除。這也是「接訴即辦」「街道吹哨、部門報到」等工作強力推進之下,海澱區上地街道、青龍橋街道和海澱鎮三街鎮的一次有效合署辦公。
  • 2天拆除近120平方米,北京西長安街道「接訴即辦」持續發力
    2天拆除近120平方米,北京西長安街道「接訴即辦」持續發力 隨著入冬以來大風天氣的增多 違法建設給周圍居民帶來 高空墜物、火災等安全隱患
  • 霸州:小區公共車位被侵佔,商戶擅自安裝地鎖,竟無人來管?
    小區業主:商家憑什麼私自安裝地鎖?那還畫公共停車位有什麼意義呢?我看到城管經常拆除非法安裝的地鎖,怎麼偏偏不拆小區底商前面車位裡的地鎖呢?難道這商家與城管有關係?」相關部門應加強管理,保持公共停車位的正常使用我們常見有人用板凳、廢舊輪胎、自行車等雜物搶佔公共停車位,如今發展到直接加裝地鎖、安裝地樁。
  • 一張「接訴即辦」投訴單背後的故事
    7月18日,一名消費者拿著一封致歉信,激動地來到了大興區市場監管局清源市場監管所。關於這件事的始末,還要追溯到今年年初李女士預定的一頓年夜飯。卻未想到,經營者不僅堅決拒絕退還,還以視疫情進展情況為由,只答應將用餐時間延長至5月1日……經過多次溝通,雙方未能達成一致。飯店拒絕退還押金態度堅決,消費者李女士與飯店負責人發生了激烈的語言衝突,雙方矛盾已經達到不可調和的地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