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科學用眼預防近視舉行發布會。針對疫情期間中小學生網課時間較長、學齡前兒童看動畫片時間過長、上班族線上會議增多等用眼出現問題,給出指引和建議。需要頂尖專家在頂尖級別的發布會上專門講一講用眼衛生,由此可見,這個問題已經普遍和嚴重到了相當的程度。尤其令家長關注的是,專家還專門給最近火爆的防藍光眼鏡降溫。
疫情期間,網際網路服務解決了很多民生難題,網課更是承擔了停課不停學的重任。當孩子們成天抱著電腦、手機或平板不停地刷刷刷的時候,「保護視力、預防近視」就成了大問題。於是,不少家長聽信了一些似是而非的宣傳,把預防近視的希望寄托在防藍光眼鏡上。據報導,疫情期間,作為世界眼鏡鏡片最大的生產基地的丹陽市,防藍光鏡片需求量大增,銷售同比增長103%;有眼鏡廠商新零售渠道一季度同比增長達到400%。據媒體調查,在淘寶搜索「防藍光眼鏡」,有賣家月售可達4萬多件,價格從6.9元到3421元不等。數據顯示,有91%的消費者購買的防藍光眼鏡不超過200元,只有9%的消費者會花費超過200元購買防藍光眼鏡。不論價格多少,賣家都聲稱眼鏡有防輻射、防藍光、防近視、抗疲勞的功效。
但是,在發布會上,專家明確指出,「防藍光和視疲勞與近視防控沒有直接關係」。真正能夠對青少年近視防控起作用的,不是什麼令人眼花繚亂、商家宣傳起來雲裡霧裡的黑科技,而是每個人都聽過的那些平平無奇的老生常談:堅持戶外運動、用一會兒眼睛要歇一會兒、看電視電腦要保持距離、別在暗處看東西……簡單而樸素且省錢的法子,因為沒有什麼噱頭,反而被忽略。更有一些家長,因為買了包括防藍光眼鏡和已經被反覆證明毫無用處的近視治療儀等所謂神器,就放鬆了日常的用眼健康管理,任由孩子長時間玩手機,最後視力下降,花了大錢,結果事與願違。
如今,既然國家衛健委已經發布了《兒童青少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近視預防指引》,也有專家認真細緻地科普了到底應該怎麼做。負責任的家長只要照方抓藥就可以了,關鍵是貴在堅持。對於那些商品質量良莠不齊的眼鏡賣家,有關部門也要該出手時就出手,不能放任打著防治近視招牌的黑心企業發歪財,更不能任由那些花裡胡哨誇大其詞的假科技流傳,坑害下一代。
插圖 李嘉
來源:北京晚報|記者 張麗
編輯:張麗
流程編輯: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