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型手機創新乏力的今天,很多廠商都把目光轉向了虛擬實境技術,也就是vr,期望結合vr給手機一條出路。說實話,vr也確實給力:不管是vr遊戲還是vr成人電影,還是vr導購,一切都充滿了希望的樣子。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vr這麼好,到底值不值得入手?市場上vr設備價格良莠不齊,它們有什麼區別嗎?
比較官方的說法是這個樣子的:vr,全稱Virtual Reality,中文直譯為虛擬實境,是由美國VPL公司創建人拉尼爾(Jaron Lanier)在20世紀80年代初提出的。簡單地說,就是通過電腦建造出一個虛擬世界,人們可以在這個虛擬世界中獲得猶如真實世界的感官體驗。
咳咳,聽不懂?教授自己也沒懂。還是舉慄子吧:
過去你看成人電影,畫面在動,你在yy;但是有了vr技術就不一樣了,不止可以看,還可以摸,還可以參與其中哦(大霧,這句劃掉)。
到底要不要買vr設備?當教授問身邊的人這個問題時,妹子們的答案大都是:vr,那是什麼鬼?而漢子們則一臉神秘的問:聽說這玩意兒看片嘿嘿嘿……是嗎?
首先,從用途來說,vr內容不僅涵蓋情色領域,地產模擬、旅遊、遊戲等也可以和vr技術相結合,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vr的成人片和電影確實遠非常見的3D等技術可以比擬,可以帶給我們更真實的體驗。
但是由於目前vr技術水平的限制,很多問題都還未解決,遠沒有達到真正的vr應有的效果。另外,市面上vr設備價格質量良莠不齊,買到的vr設備是真是假還得另說,入手?那可得慎重考慮嘍!
沒有什麼是在偉大的某寶上找不到的。既然vr設備如此火爆,去某寶搜搜看,還真有!價格從9.9包郵到動輒上萬塊不等,很多人就開始犯糊塗了:價格差距這麼大,vr設備到底值不值錢啊?
首先,淘寶上哪些低端的vr產品都是基於谷歌 Cardboard開源方案設計的,相當於電影院看電影用的3D眼鏡再加兩片凸透鏡,形成一個全景效果。這玩意既沒有任何技術含量,又缺乏整合內容的能力,看上去讓所有人都能體驗到vr技術,但是它們其實就是個手機盒子,頂多稱得上全景視頻,離vr設備還差十萬八千裡的距離。
而真正比較好的vr設備,目前僅有HTC VIVE在國內有出售,價格為6888元,其他諸如Oculus Rift、SONY PSVR等只能藉助於海淘了,價格分別是4000元和2500元左右。這類vr設備雖然價格更高,但是帶來的體驗也遠非前者可比,這些才算得上真正的vr。
處於兩者之間的國產vr設備們也不少,比如暴風魔鏡、樂視超級頭盔、小米vr、華為vr等等,但說句實話,這其中的大部分依然只能叫「手機盒子」,需要與所支持的手機設備連接才能使用,算不得真正的vr(教授才不會公布具體名單呢,怕挨揍)。
除了掏錢購買vr設備,目前我們也可以去線下的vr體驗店去體驗下什麼叫做虛擬實境。隨著vr潮的興起,各種vr線下體驗店也在各大城市落地開花,不妨查查看你附近有沒有體驗店,然後就可以體驗一下最新鮮的技術了。
前面有提到,目前的vr設備還存在技術方面的限制,有很多不足,這也給體驗vr設備帶來一定的風險:哪怕是最好的vr產品,用久了也會有眩暈感。這主要由平衡、延遲和焦距等多方面因素所致,越高端的產品,越會運用技術手段減少時延、提高自動對焦能力,也會儘快平衡適應。相反,廉價的設備很快就會讓人感到不舒服。畫面不清晰,延遲太厲害,眼睛會感到特別不舒服,看完後甚至會眩暈嘔吐,短時間吃不下飯都是小意思。
叨逼叨
谷歌提出Cardboard眼鏡的時候,很多廠商自以為看到了vr的新希望,自以為這個東西很簡單就紛紛入局,以期在vr熱潮中佔領一席之地。然而要實現真正的虛擬實境,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並不是一星半點,難度也絕不比智慧型手機市場目前的困境小,甚至可以說困難重重。
如果是因為自己的領域玩不轉,想利用這股熱潮轉型vr求變……幸運的話可以獲得資本上的支持,但絕大多數終將走向失敗:不要輕易涉水你不了解的東西,哪怕它看起來很簡單,做產品如此,做人亦然!
按照慣例,留言區交給你們啦,說啥都行!歡迎留下腳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