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診所」、「黑醫生」、假貨充斥 玻尿酸醫美行業亟待整頓

2020-12-19 手機鳳凰網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王瑜 于娜 北京報導

隨著國民經濟收入提高和對美容觀念的改變,醫美市場進入了高增速階段。而其中注射類輕醫美因見效快、安全性高、價格選擇範圍廣成為美容消費者的首選。

根據Frost & Sullivan數據顯示,2019年玻尿酸行業市場規模達到42.7億元,2015-2019年複合增長率為22.8%,預計未來將以12.8%的複合增長率在2024年達到76億元。

巨大的市場需求和高額利潤,引發了玻尿酸醫美市場的種種亂象。中國整形美容協會曾發布數據,國內市場銷售的玻尿酸和肉毒素類產品,70%是假貨和水貨。除此之外,由於正規美容機構供不應求,導致「黑機構」、「黑醫生」、「黑培訓」橫行,成為醫美市場的重大隱患。

聯合麗格醫療美容集團董事長李濱告訴《華夏時報》記者,違法成本低而獲利畸高,導致這個市場亂象叢生。他呼籲儘快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以促進醫美行業良性發展。

高需求、高利潤

根據《新氧2019醫美行業白皮書》數據顯示,注射類醫美在中國醫美總消費量中佔比為57.04%,遠高於美國的44.17%和日本的42.08%。注射類醫美主要有兩大類產品,玻尿酸和肉毒素,兩者中玻尿酸的消費佔比為67%。從年齡來看,我國醫美消費者平均年齡為24.45歲。25歲以下消費者超過50%,三四線城市已經進入市場教育階段,有望成為未來醫美最大的增量市場。

Frost & Sullivan數據顯示,2019年玻尿酸行業市場規模達到42.7億元,2015-2019年複合增長率為22.8%,預計未來將以12.8%的複合增長率在2024年達到76億元。

李濱指出,因為操作簡單、見效快、安全性較高和價格選擇範圍廣,玻尿酸越來越受到消費者歡迎。

值得注意的是,玻尿酸行業利潤非常高。記者查閱愛美客招股書發現,2019年寶尼達的單位成本價為32.34元/支,銷售均價為2547.49元/支,而新氧APP上的終端售價每0.5ml從6000元到10000萬不等。

市場亂象

巨大的市場需求和高利潤使得注射類玻尿酸被美容機構青睞。但與之相隨的是玻尿酸假貨橫行。中國整形美容協會數據顯示,國內市場上銷售的玻尿酸和肉毒素類產品中,70%是假貨和水貨。

中日友好醫院整形外科副主任醫師路會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假的玻尿酸不會被吸收,長時間存在體內會引起組織的改變,皮膚會發紅,填充的膠粘劑會下流,使局部出現凹凸不平。最可怕的是,一些不良商家以奧美定、矽膠等充當玻尿酸。奧美定是一種無色透明凝膠狀的化學合成物,注入到人體內可能會分解並產生劇毒,世界衛生組織已將這種物質列為可疑致癌物之一。

除了玻尿酸造假以外,「黑診所」、「黑醫生」也屢禁不止。

目前,正規醫療美容機構主要分為公立醫院整形外科和民營美容醫院兩大陣營。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統計,全國在衛生部門註冊的醫療美容機構超過10000家,其中公立整形醫院和公立醫院整形科佔比約11%。除了在冊的民營美容機構外,還有大量無法統計的私人診所充斥著醫美市場。

記者向一家不具備醫美資質的美容院詢問是否可以打玻尿酸,美容院回復可以單獨約「醫生」打。記者與該「醫生」聯繫,她自稱是某正規民營美容機構醫美醫生,如果在這家機構購買項目,費用在8000元左右,而私下打,費用在4000左右。

中國整形美容協會數據顯示,從事醫療美容行業的醫生共計10萬餘名,但具有專業資質的整形醫生不足3萬人。

巨大的需求讓「黑診所」、「黑培訓」層出不窮。很多「黑醫生「出自「五天速成班」,學員用雞腿練手,僅用一周左右就能拿到所謂培訓機構頒發的證書。而正規整形醫師至少要經過3年的專業培訓,才可以考取職業醫師證。

路會表示,玻尿酸注射看似簡單,實則如果注射不當會給人體帶來傷害。「如果不小心注射到血管會導致栓塞、皮膚壞死,甚至失明。」他告訴記者。

據中國消費者協會統計的數據顯示,在中國美容整形業興起的10年中,平均每年因美容毀容的投訴高達兩萬起,10年間已有20萬張臉因此毀容。

監管法規滯後

發布於2002年的《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在2016年進行了修正,但李濱認為,該項辦法已經無法適應目前複雜的醫美市場。比如在監管主體的認定上,正規醫美由衛健委監管,而數量高於正規醫美10倍之多的「黑醫美」卻沒有明確的監管主體。

針對醫美亂象,路會呼籲希望監管機構加大對藥品的管制和對醫院資質的審核。

李濱則認為,目前歐美國家沿用的「醫生責任制」能夠更好的杜絕美容機構為追求暴利而造成的市場亂象。同時,他呼籲儘快出臺適合目前醫美市場的法律法規,促進行業良性發展。

責任編輯:方鳳嬌 主編:陳巖鵬

相關焦點

  • 打擊「三黑」醫美診所需打「組合拳」
    近期,上海警方會同上海市場監管、藥監、衛健等部門開展深度排查和集中打擊行動,搗毀2個非法經營走私入境醫美產品的犯罪團夥,查處60餘家無證醫療美容診所,再次暴露醫美行業一直存在的「黑藥品、黑醫生、黑診所」問題。
  • 徒手整骨、換血排毒、無證打針,暴利「黑醫美」毀你沒商量
    據德勤《中國醫療美容市場分析》報告顯示,我國醫美行業自2006年以來便成指數級增長,十多年來複合增長率達52.6%,預計2020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將達4640億元。誘人的利益蛋糕下,隱身於市井的黑診所們開始走向臺前,池子裡的水越來越渾。
  • 揭秘武漢讓你無法拒絕的醫美騙局!背後真相絕對讓你無法想像!
    像叨叔表妹一樣迷迷糊糊就去微整的更是大有人在,但你們真的知道醫美行業內的貓膩嗎?還是老規矩,知道的扣1,不知道的扣2。我今天就和你們叨一叨!一、速成醫生,也能年入百萬!走在街上,看到鋪天蓋地的醫美廣告裡堪比回爐重造的對比效果圖。回到家裡打開手機,看到社交軟體裡又有人說自己通過整形改變了人生,你是不是很心動,打算去她推薦的醫院諮詢一下?不會吧!
  • 醫美國際股價腰斬、賺錢費勁,背後還有6萬整形黑診所野蠻生長
    持續飆高的銷售費用反映了醫美國際經營壓力愈發加大的事實,與此同時,看似「性價比」更高的黑診所「遊擊隊」正在擠壓市場空間。而在整個行業亂象頻出之際,醫美國際「正規醫美機構」的定位也開始在層出不窮的醫療服務訴訟糾紛中受到質疑。
  • 從野蠻到自律,醫美與黑醫美的撕裂與博弈
    但遺憾的是,與大多數新產業崛起的過程類似,醫美行業的發展也不可避免地伴隨各種亂象。 黑機構、黑醫生、黑針劑等黑醫美問題正在給無辜的消費者帶來終生難彌的創傷,也給正規醫美行業的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 是的,黑醫美的害人之處,除了會給用戶造成健康和生命風險,更有可能讓你陷入捆綁貸款的牢籠。很多黑醫美機構打著「現在貸款變美,未來完美老公幫你還」的無底線營銷,誘惑剛剛畢業、沒有經濟能力的大學生一步步踏入無法償還的醫美貸陷阱。
  • 醫美行業:品牌連鎖和精品診所勢頭迅猛,醫美APP頭部平臺趨於穩定...
    對於少部分求美者來說,醫美整形已經是一種輕奢「上癮型」消費,每幾個月就要約見一次整形醫生。  不僅是消費者,醫美從業者,在見證了行業的野蠻生長之後,也從最初的羞於跟人啟齒,變成醫美行業的積極推動者、參與者和變革者。  以女性為主體的醫美「顏值經濟」,隨著社會文化的變遷,在爭議中成長、成熟,其潛在增長潛力著實不可小覷。
  • 只有醫生自律,醫美行業才有未來
    具體而言,自律就是從業者與黑醫美、黑機構、黑醫生、黑項目「徹底宣戰」——「抵制黑醫」是合法合規開展醫美服務;「整治黑機構」是要嚴查無照違規醫美治療;「制裁黑醫生」是要維護專業醫美醫師聲譽;「拒絕黑項目」則是要打擊虛假浮誇醫美宣傳。
  • 合法醫美機構僅佔行業14%,顏值造夢背後的隱秘困境
    8月19號中國醫師節當天,一名醫生怒斥黑醫美、倡導行業自律的視頻短片在網上發布,兩個月前,該醫生曾在廣州白雲萬達藝術廣場進行了一場「爸爸怒潑黑醫美」的行為藝術,將數桶墨汁潑向了一家1:1復原的非法醫美門店。
  • 我在醫美「拉皮條」,賺錢越多越虛
    「經常有整容機構的銷售人員上門來談合作,現在已經習慣了,我們店都是一些做美甲和繡眉之類的業務,(醫美銷售人員)競爭太激烈了,細分的領域很多,比如玻尿酸、肉毒素、脂肪填充之類的,我們都不專業,都是直接介紹給醫美的銷售人員,不過他們的流動性很大。」
  • 新氧公益救助迎來首例乳房修復手術 主刀醫生吳毅平痛斥黑醫美
    缺乏醫美認知 掉入黑醫美陷阱「小琳,多年來被「巨乳症」困擾,因掉入「黑醫美」陷阱,在一家不正規醫美診所進行了巨乳縮小手術《中國醫療美容行業洞察白皮書(2020年)》顯示, 醫療美容行業事故高發於黑醫美,平均每年黑醫美致殘致死人數大約10萬人,且多數消費者投訴維權困難。
  • 醫美的中場戰事:洗牌、重生,和「輕」
    來源:《2019年中國輕醫美消費趨勢研究報告》但不可忽視的是,因為黑診所、黑醫生等亂象的存在,國內的醫療美容在很長一段時間確實頗受爭議,並因帶有「負面詞彙」的色彩而難以進行更大眾化的普及。可隨著社會轉型、經濟發展、消費主義和女性主義的興起,供需兩端的變化讓醫美變得炙手可熱起來,輕醫美項目更風靡女性及時尚圈層,讓人忍不住一探究竟。醫美不「美」?
  • 怒懟黑醫美,新氧為何「頂風作案」?
    到了5月31日,廣州又出現了一個戲劇性的一幕:在一家「黑醫美」診所門口,一位爸爸正在憤怒地朝牆上潑黑顏料,引來很多人圍觀。這是怎麼回事?經過一番了解,才知道原來這是新氧聯合中整協發起新氧公益救助項目發起的「爸爸噴黑醫美」快閃事件,主要目的就是抵制黑醫美。
  • 會所打溶脂針潰爛,住宅打玻尿酸栓塞,又有多名女子被黑醫美毀容!
    無獨有偶,深圳的小芳在朋友的介紹下,到私人住宅裡打了玻尿酸,結果導致血管栓塞、面部腫脹,到醫院治療後才緩解。小芳想找打針者要求賠償時,對方也把她拉黑了。 有醫美專家提醒,求美者到美容會所、私人工作室做醫美項目是十分危險的,打針者不具備專業醫療知識和技術,手術環境也不達標,一針下去輕則感染毀容,重則失明致殘,甚至栓塞導致死亡。
  • 噤聲的醫美需要一道光
    而與頻繁事故同時出現的是醫美行業不斷刷新大眾認知的高額暴利,出廠成本不到40元的玻尿酸到消費者手中時價格竟能達到近萬元,如此種種,關於醫美產業的未來走向或許也值得我們去深思一番。起底醫美產業鏈:逐利博弈論下的亂象迭生?如今,不少人發現網際網路"萬金油"的效果似乎越來越差了。
  • 成本19元的玻尿酸,醫美機構賣1000元!這居然不是暴利
    我們算了一筆帳成本19元的玻尿酸,機構為什麼賣1000目前,按照醫生能力與原料質量來分類,醫美項目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較為依賴原材料的針劑類項目,該項目對醫護人員的水平要求較低。第二類則更加依賴醫生醫術,比如眼部綜合、臉型磨骨。
  • 新氧浴火:探索醫美行業的「信任經濟」
    2)醫生資源短缺,國內本科教育未開設美容醫學學科,缺乏成熟的醫美醫生培養體系,艾瑞數據表示行業合法醫生僅27.7%,非法醫美機構中90%醫生設備都是假貨。3)逐利驅動,以上兩點導致這個行業營銷驅動且定價高昂(收費平均比美國高2-3倍),黑醫美在某搜索競價平臺十分猖獗。
  • 凱德mall一服裝店內竟然可以注射玻尿酸,醫美亂象何去何從?
    種草日記造假、整形致人死亡醫美不再那麼「美」近期,更美被多位明星起訴,給醫美行業的2019年畫上了一個不完美的句號。行業事故頻頻,監管出手整治,醫美行業進入洗牌期,一年中就有數千家醫美機構倒閉。《2018年醫美行業白皮書》顯示,國內90%以上的醫美事故都出自三非之地,即非正規機構、非正規醫生、非CFDA藥品。由於行業準入門檻低,非正規機構遠遠大於正規醫美機構。正規診所少,持證上崗的醫生更如熊貓般珍貴。
  • 愛美客:「輕醫美」熱潮上遊的爆款捕手
    來源:艾瑞、元氣資本混亂的業態:「黑醫美」然而,「千億」只是這個市場的開始,混亂的行業生態以及監管的缺失,導致大量市場份額流失至非正規市場,這樣的景象在許多處於成長早期的賽道中屢屢得見。2011-2019年,正規醫美機構數量年複合增速為12.69%,增長速度尚可,但與醫美市場規模2012-2019年高達 28.97%的年複合增長率相比,醫美機構增速不及同期醫美整體市場需求規模的1/2,遠無法匹配滿足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供不應求的市場為「黑醫美」的滋生提供了土壤。
  • 60多家無證醫療美容診所被查處了!醫美產品...
    今年4月,上海警方會同上海市市場監管、藥監、衛健等部門和醫療美容行業協會,針對醫美行業違法違規亂象開展了深度排查,梳理出了一批違法犯罪線索,並於近日開展了集中打擊行動,一舉搗毀2個非法經營走私入境醫美產品的犯罪團夥,查獲未經國家批准進口的肉毒素、玻尿酸等醫療美容類藥品和醫療器械14.7
  • 醫美行業水有多深?虛假廣告多見,整容前後照片要PS
    他說,那些求美者整形前後的照片大部分是通過PS技術合成的,大家不要相信。全國「兩會」召開在即,部分醫健領域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將目光聚焦到醫美行業。5月10日,以「推進醫美產業健康發展對話美好生活需要」為主題的座談會在「雲」端舉行。多位全國政協委員、專家學者探討了醫美產業現狀,並建言行業規範發展,正向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健康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