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王瑜 于娜 北京報導
隨著國民經濟收入提高和對美容觀念的改變,醫美市場進入了高增速階段。而其中注射類輕醫美因見效快、安全性高、價格選擇範圍廣成為美容消費者的首選。
根據Frost & Sullivan數據顯示,2019年玻尿酸行業市場規模達到42.7億元,2015-2019年複合增長率為22.8%,預計未來將以12.8%的複合增長率在2024年達到76億元。
巨大的市場需求和高額利潤,引發了玻尿酸醫美市場的種種亂象。中國整形美容協會曾發布數據,國內市場銷售的玻尿酸和肉毒素類產品,70%是假貨和水貨。除此之外,由於正規美容機構供不應求,導致「黑機構」、「黑醫生」、「黑培訓」橫行,成為醫美市場的重大隱患。
聯合麗格醫療美容集團董事長李濱告訴《華夏時報》記者,違法成本低而獲利畸高,導致這個市場亂象叢生。他呼籲儘快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以促進醫美行業良性發展。
高需求、高利潤
根據《新氧2019醫美行業白皮書》數據顯示,注射類醫美在中國醫美總消費量中佔比為57.04%,遠高於美國的44.17%和日本的42.08%。注射類醫美主要有兩大類產品,玻尿酸和肉毒素,兩者中玻尿酸的消費佔比為67%。從年齡來看,我國醫美消費者平均年齡為24.45歲。25歲以下消費者超過50%,三四線城市已經進入市場教育階段,有望成為未來醫美最大的增量市場。
Frost & Sullivan數據顯示,2019年玻尿酸行業市場規模達到42.7億元,2015-2019年複合增長率為22.8%,預計未來將以12.8%的複合增長率在2024年達到76億元。
李濱指出,因為操作簡單、見效快、安全性較高和價格選擇範圍廣,玻尿酸越來越受到消費者歡迎。
值得注意的是,玻尿酸行業利潤非常高。記者查閱愛美客招股書發現,2019年寶尼達的單位成本價為32.34元/支,銷售均價為2547.49元/支,而新氧APP上的終端售價每0.5ml從6000元到10000萬不等。
市場亂象
巨大的市場需求和高利潤使得注射類玻尿酸被美容機構青睞。但與之相隨的是玻尿酸假貨橫行。中國整形美容協會數據顯示,國內市場上銷售的玻尿酸和肉毒素類產品中,70%是假貨和水貨。
中日友好醫院整形外科副主任醫師路會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假的玻尿酸不會被吸收,長時間存在體內會引起組織的改變,皮膚會發紅,填充的膠粘劑會下流,使局部出現凹凸不平。最可怕的是,一些不良商家以奧美定、矽膠等充當玻尿酸。奧美定是一種無色透明凝膠狀的化學合成物,注入到人體內可能會分解並產生劇毒,世界衛生組織已將這種物質列為可疑致癌物之一。
除了玻尿酸造假以外,「黑診所」、「黑醫生」也屢禁不止。
目前,正規醫療美容機構主要分為公立醫院整形外科和民營美容醫院兩大陣營。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統計,全國在衛生部門註冊的醫療美容機構超過10000家,其中公立整形醫院和公立醫院整形科佔比約11%。除了在冊的民營美容機構外,還有大量無法統計的私人診所充斥著醫美市場。
記者向一家不具備醫美資質的美容院詢問是否可以打玻尿酸,美容院回復可以單獨約「醫生」打。記者與該「醫生」聯繫,她自稱是某正規民營美容機構醫美醫生,如果在這家機構購買項目,費用在8000元左右,而私下打,費用在4000左右。
中國整形美容協會數據顯示,從事醫療美容行業的醫生共計10萬餘名,但具有專業資質的整形醫生不足3萬人。
巨大的需求讓「黑診所」、「黑培訓」層出不窮。很多「黑醫生「出自「五天速成班」,學員用雞腿練手,僅用一周左右就能拿到所謂培訓機構頒發的證書。而正規整形醫師至少要經過3年的專業培訓,才可以考取職業醫師證。
路會表示,玻尿酸注射看似簡單,實則如果注射不當會給人體帶來傷害。「如果不小心注射到血管會導致栓塞、皮膚壞死,甚至失明。」他告訴記者。
據中國消費者協會統計的數據顯示,在中國美容整形業興起的10年中,平均每年因美容毀容的投訴高達兩萬起,10年間已有20萬張臉因此毀容。
監管法規滯後
發布於2002年的《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在2016年進行了修正,但李濱認為,該項辦法已經無法適應目前複雜的醫美市場。比如在監管主體的認定上,正規醫美由衛健委監管,而數量高於正規醫美10倍之多的「黑醫美」卻沒有明確的監管主體。
針對醫美亂象,路會呼籲希望監管機構加大對藥品的管制和對醫院資質的審核。
李濱則認為,目前歐美國家沿用的「醫生責任制」能夠更好的杜絕美容機構為追求暴利而造成的市場亂象。同時,他呼籲儘快出臺適合目前醫美市場的法律法規,促進行業良性發展。
責任編輯:方鳳嬌 主編:陳巖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