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交控集團開發的首個海上風電項目 如東H5海上風電場首颱風機...

2020-12-21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江蘇交控集團開發的首個海上風電項目 如東H5海上風電場首颱風機併網發電

  19日16點43分,如東海域河豚沙東北側,隨著直徑146米的風機葉輪迎風緩緩轉動,蘇交控如東H5海上風電場項目首臺4兆瓦風電機組成功併網發電,標誌著江蘇交控集團開發的首個海上風電項目進入陸續投運階段。

  蘇交控如東H5海上風電場項目是當前國內已投運海上風電場中海上升壓站最重、海纜路由最長、無功過電壓補償容量最大的項目,離岸約48公裡,總投資約55億元,規劃布置75臺上海電氣4兆瓦風電機組,總裝機容量30萬千瓦,同時配套建設一座220千伏海上升壓站及一座陸上集控中心。項目建成後年上網電量約9.4億千瓦時,與同等規模的燃煤電廠相比,每年可節約標煤約29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72萬噸、二氧化硫約313噸,實現利稅超億元。

  作為江蘇省2018年一次性核准的24個總裝機容量670萬千瓦海上風電場項目之一,蘇交控如東H5項目於2019年8月陸上工程開工,同年12月海上主體工程建設拉開序幕。一年多來,江蘇交控集團旗下雲杉清能公司採取有效措施,先後克服審批周期長、審批部門多、設備供貨難、海上天氣多變、風大浪高、有效作業時間短等困難,搶抓海上作業窗口期,科學組織、精心施工,順利完成首批風機吊裝、220千伏海纜敷設、陸上集控中心和海上升壓站倒送電等工程,實現了海上工程開工後1年內首颱風機併網發電的驕人成績,為項目早日實現全場併網奠定了堅實基礎。

  蘇交控如東H5項目的順利推進,是雲杉清能公司以實際行動踐行江蘇交控集團「交通+能源」發展戰略、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重要舉措,為如東培育千億級綠色產業集群、打造中國綠色能源之都注入新動能。

(文章來源:南通日報)

(責任編輯:DF522)

相關焦點

  • 魯能如東H14#200MW海上風電場項目50颱風機實現全容量投產併網
    打開APP 魯能如東H14#200MW海上風電場項目50颱風機實現全容量投產併網 上海甌洋海洋工程 發表於 2021-01-15 11:24:29
  • 國內離岸最遠海上風電項目 「如東H8 」完成首颱風機吊裝
    起吊、空中組對、脫鉤……25日,筆者從如東縣發改委獲悉,中廣核如東H8#海上風電場項目首颱風機吊裝順利完成,標誌著國內離岸距離最遠的海上風電項目距離併網發電目標又近了一步。作為中廣核集團在如東投資建設的第二座海上風電場,中廣核如東H8#海上風電場位於如東黃沙洋海域,離岸距離65公裡,是目前國內在建海上風電項目中離岸距離最遠的海上風電場之一。一般工程船由如東小洋口風電母港碼頭出發,需要航行七個多小時才能抵達該項目現場,是普通近海風電場一到兩倍的行程。
  • 「全國海上風電第一縣」項目詳情速覽
    如東海上風電項目是省重特大項目,也是江蘇「海上三峽」建設中的重點項目,總投資達686億元,投資額居如東省級重特大項目之首,包含13個海上風電項目。它的加快實施,將有效助推如東風電新能源產業邁入「千億」大關,推動江蘇沿海綠色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 到底有哪些項目呢?
  • 如東13個海上風電項目「追風逐電」
    今年如東縣已核准13個38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預計可完成投資超300億元海上風電場項目建設包含陸、海施工兩部分。陸上集控中心是陸上建設部分的核心關鍵,是整個海上風電場的「大腦」,主要負責分析處理風力發電機組、海上升壓站以及連接海纜等設施運行狀態的反饋信息,並發出調度指令,以保障風電場平穩運行。
  • 打造國內首個全生命周期數位化智慧型海上風電場,「北鬥+」發力如東
    近日,在離岸44公裡的如東竹根沙東側海域,隨著1號機位順利沉樁至設計標高,魯能新能源如東H14海上風電場總投資約35億元,規劃布置50臺4兆瓦風電機組,總裝機容量200兆瓦,同時配套建設1座220千伏海上升壓站、35千伏場內集電線路、220千伏送出海纜和1座陸上集控中心。
  • 我國東北地區首個海上風電項目全容量併網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風力發電網訊:11月25日15時52分,隨著#45風機併網發電,標誌著三峽新能源大連市莊河Ⅲ(300兆瓦)海上風電項目正式全容量併網,成為東北地區首個建成達產的海上風電項目。
  • 國際能源網-風電每日報,3分鐘·縱覽風電事!|海上風電|上海電氣...
    4、三峽集團牽手江蘇如東,「百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場御風而來6月10日,在離岸50公裡以上的如東東部黃沙洋海域,隨著直徑5.5米、長73米、重681噸15號單樁基礎穩穩「嵌入」大海,三峽新能源如東8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主體工程進入全面施工階段,標誌著三峽集團在江蘇沿海建成「百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拉開大幕。
  • 風電母港補短板 項目強鏈育新機
    字體:[ 大 中 小 ] 12月18日,江蘇如東九思300兆瓦海上風電場項目實現全場併網;12月19日,魯能如東200兆瓦海上風電場項目50颱風機實現全容量投產併網,蘇交控如東H5海上風電場項目首臺4兆瓦風電機組成功併網發電……近期,如東風電產業重大項目建設喜訊頻傳
  • 海上風電的發展現狀和前景分析
    在環境保護形勢日益嚴峻和海洋資源豐富且可循環利用的情況下,風力資源巨大的海域成了各國目光的焦點,歐洲多個國家已建立了多個海上發電廠而且規模巨大。中國也積極投身其中,並有後來者居上的勢頭。我國海岸線悠長,具備豐富的海上風能資源條件,只東部沿海的海上可開發風能資源就約達7.5億kW。2004年,廣東南澳總投資2.4億元的海上2萬kW風電場項目,是我國首個海上風電場建設項目。
  • 海上風電「2022關口」!江蘇平均造價上漲了1000-2000元/kW
    8月10日,江蘇鹽城射陽港,海闊雲淡。1臺4兆瓦主機、6隻葉片裝船出海,運至射陽南區H2風電場。今年1-7月幾乎每天都有大型風電裝備進出港,至7月底已累計運輸182臺套。8月7日,江蘇如東外海,距岸30多公裡的竹根沙海域,正緊張吊裝一臺6兆瓦風機。周邊浩渺海面上,已矗立著36颱風機,如一群旋轉不息的長臂巨人。
  • 國家能源集團攜手法國電力集團建設全國首個中外合資海上風電項目
    10月20日,國家能源集團與法國電力集團(EDF)合資建設的國華投資江蘇東臺5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落地揭牌暨深化中法合作儀式在南京舉行。這標誌著我國首個中外合資海上風電項目正式落地,為「一帶一路」倡議再添能源合作項目。 2019年3月25日,國家能源集團與法國電力集團籤署了江蘇東臺海上風電項目合作協議。
  • 國內首個全生命周期數位化智慧型海上風電場併網數位化驅動新能源
    (資料圖片)12月19日,江蘇近海海域,一臺臺嶄新的「大風車」在海風中徐徐轉動,白色的葉片與藍色的大海相映成趣,標誌著國內又一座數位化智慧型風電場——中國綠髮江蘇如東H14海上風電場已全面完工,開始併網發電。所謂智慧型風電場,顧名思義,就是像人一樣具備感知能力、分析能力,乃至決策能力的風電場。
  • 江蘇竹根沙H2#300MW海上風電項目全部風機安裝完成
    2020年12月23日12時09分,大型風機安裝平臺船-海洋風電69號承擔吊裝任務的49#風機最後一枚葉片順利脫鉤,標誌著華東院第一個海上風電EPC總承包項目——江蘇竹根沙(H2#)300MW海上風電場項目全部67颱風機順利安裝完成,代表著本工程海上主體施工任務全部順利結束!
  • 全球首個極地海上風電場,零補貼!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芬蘭開發商Suomen Hytytuuli宣布,將在靠近北極圈的海域開發一個海上風電場,這將是全球首個建設在極地的商業化的海上風電場。公司表示,計劃建設一個規模為500MW的風場,安裝40~45臺11~13MW風機,電價零補貼。目前,開發商已提交場址所在地,Bothnia灣135平方公里海域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同時,陸上併網設施的規劃工作也已開始。
  • 中天科技全資子公司組成聯合體籤署海上風電場項目EPC總承包合同...
    挖貝網 5月10日消息,中天科技(證券代碼:600522)發布公告稱,公司之全資子公司中天科技集團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與中國電建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電氣風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組成聯合體分別與如東和風海上風力發電有限公司籤署了《國家電投江蘇如東H4#海上風電場項目EPC總承包合同
  • 如東:掘金南黃海「種」出綠色大產業
    環港海域,150颱風機矗立在海面上迎風搖曳,這裡先後實施了5個風電項目。「這片潮間帶風電場,是我們公司第一個『吃螃蟹』吃出來的。」海上龍源風電場負責人說。 2009年6月,一群施工隊來到環港潮間帶,建設3兆瓦全球首座海上試驗風電場,第二年9月28日,16颱風機全部竣工投產,宣告國內第一個近岸試驗風電項目、第一個海上風電示範項目大功告成。
  • 「百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乘風而來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近日,在離岸50公裡以上的如東東部黃沙洋海域,隨著直徑5.5米、長71.5米,重達666噸的37號單樁基礎穩穩「嵌入」大海,三峽新能源如東800MW海上風電項目主體工程正式進入全面開工階段,也預示著三峽集團在江蘇地區建成
  • 中國遠海風電再前探一步!
    近日,江蘇如東H5#海上風電場項目首颱風機順利吊裝完成。該風場總裝機300MW,安裝75臺上海電氣G4.0-146海上風機,離岸距離約48KM,這是上海電氣目前吊裝的離岸最遠的海上風場。這意味中國遠海風電發展再前探一步,上海電氣開始引領中國海上風電向中遠海發展。江蘇如東H5#海上風電場項目由蘇交控投資開發,位於如東規劃區域的中部、河豚沙東北側,場區中心離岸距離約48km,場區水深在10—18m 之間,海底地形有一定起伏。風電場形狀呈矩形,東西方向長約為12km,南北方向寬約為4.4km,規劃海域面積48平方公裡。
  • 華銳風電首個海上風場——東海大橋商運十周年,成績斐然
    2020年,華銳風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銳風電」)的首個海上風場項目迎來第一個十年裡程碑——上海東海大橋風電場商運十周年。   上海東海大橋風電場是我國第一個大型海上風電示範項目,也是亞洲第一個海上風電項目,該項目一期工程採用華銳風電生產的34臺SL3000/90離岸型風電機組,總裝機容量10.2萬千瓦。
  • 國內首個競爭性配置海上風電項目開工
    國內首個競爭性配置海上風電項目開工 來源: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