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甦如履薄冰 旅遊演藝艱難求生

2020-12-18 中國經濟網

「旅遊演藝項目從1月底開始停演,2月進入票房零收入的狀態,預計2020年整個市場或將折損票房收入的近8成。」4月29日,道略文旅產業研究院院長毛修炳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疫情暴發後,其接觸了10多家旅遊演藝企業,大家都希望能儘快復演。

錯失了整個春天的旅遊演藝,將在「五一小長假」迎來復甦?

4月28日,三湘印象(000863.SZ)相關負責人告訴時代周報記者,4月30日―5月20日,該公司旗下的《印象劉三姐》《印象·大紅袍》《印象·武隆》》《最憶是杭州》4大旅遊演藝項目將陸續迎來復演。

在此之前,國內對旅遊演藝項目的復演一直較為謹慎,3月僅應允了少數室外旅遊演藝項目的復演。

3月31日,被稱為「中國演藝第一股」的宋城演藝(300144.SZ)還曾緊急叫停原定於4月3日恢復開園的《宋城千古情》《桂林千古情》《張家界千古情》等。

4月28日,宋城演藝披露一季報,報告期內營收、淨利潤分別同比下滑83.71%、86.50%。

「公司正在經歷一個前所未有的開局,受疫情影響,旗下各景區於2020年1月24日起暫停運營。」宋城演藝在業績報告中稱,疫情對一季度業績造成了重大影響。

此前數日,擁有大型實景演出《印象麗江》的麗江股份(002033.SZ)發布一季報表示,公司營收同比下滑67.77%至4140.20萬元;歸屬淨利潤同比盈轉虧至2145.92萬元。

4月28日,麗江股份董事會秘書楊寧回復時代周報記者,公司旗下印象演出於1月24日起停演,恢復運營時間暫不確定,因疫情影響,有較多不確定因素,即使恢復運營,客源市場恢復預計也需要一定的時間。

「旅遊演藝項目從1月底開始停演,2月進入票房零收入的狀態,預計2020年整個市場或將折損票房收入的近8成。」4月29日,道略文旅產業研究院院長毛修炳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疫情暴發後,其接觸了10多家旅遊演藝企業,大家都希望能儘快復演。

票房歸零

「項目還未進入到現場施工階段,在完成初步設計後,正在進行招投標等工作,因此受疫情影響較小。」4月27日,桂林旅遊(000978.SZ)《境SHOW生動蓮花》項目的相關負責人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據公告信息,桂林旅遊擬投入1.1億元打造《境SHOW生動蓮花》文旅演藝項目,建設周期14個月,計劃在2021年一季度完成竣工驗收並試演。

對於初入旅遊演藝行業的桂林旅遊來說,疫情對項目的影響並不算大。然而,放眼整個旅遊演藝行業,卻仍處在「寒冬」之中。

數據顯示,2015―2018年,國內旅遊演出市場持續走高,但增速明顯放緩。從2015年的34.9%滑落至2018年的13.5%。

毛修炳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中國的旅遊演藝項目有300多個,整個市場的年票房收入超60億元。「是一個相對小眾又被巨頭環伺的市場。」

毛修炳對時代周報記者算了一筆帳,旅遊演藝項目從1月底開始停演,2月進入票房零收入的狀態,預計9月份才會完全恢復市場常態,這就意味著全年可能損失掉近7成的票房收入,如果拖延更長時間,票房收入損失或將達到8成。

與此相對應的是,國內旅遊演藝項目資金投入大、回報周期長、項目製作運營需要專業團隊操盤。

「目前市場上80%左右的項目都不盈利,僅10%的項目可以實現大賺。」毛修炳表示,疫情影響下,所有企業一起停演歸零,沒有進帳,還要養活龐大的演員團隊,預計債務數額大、成本支出多的企業將最先倒下。

4月29日,一位不願具名的旅遊行業分析師同樣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預計全年少部分旅遊演藝項目能夠實現盈虧平衡或略有盈利,絕大多數項目將面臨虧損、退出等變局。

業績分化

旅遊演藝項目艱難求存背後,行業內的上市公司也有不同的際遇。

近日,打出「主題公園+文化演藝」組合拳的宋城演藝披露一季報表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1.34億元,同比下降83.71%;歸屬淨利潤4996.03萬元,同比下降86.50%。

「公司正在籌備復演工作,開演時間要根據當地政府的統籌安排。」4月28日,宋城演藝證券事務代表侯麗告訴時代周報記者。也就是說,宋城演藝目前還沒有明確的復演時間表。

除了宋城演藝,今年對於麗江股份,也是異常艱難的一年。根據麗江股份披露,一季度公司營收同比下滑67.77%至4140.20萬元;歸屬淨利潤同比巨降160.76%至2145.92萬元。

《印象麗江》由張藝謀、王潮歌、樊躍等策劃、創作、執導,2019年印象演出佔到麗江股份營收的24.55%。

2015―2018年期間,印象麗江業績持續下滑,直到2019年才通過調整營銷策略扭轉下滑局面,營收同比增長85.28%。今年遭遇疫情「黑天鵝」後,其發展再次迎來變數。

在此情況下,提出「文化+地產」雙主業的三湘印象,與大部分旅遊演藝公司的業績下滑不同,其一季度還實現了文化板塊的逆勢增長。

據介紹,三湘印象的文化演藝板塊主要以觀印象公司為業務平臺,接近三湘印象的業內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疫情對三湘印象文化板塊的影響相對可控。2020年一季度,觀印象確認製作收入1.2億元,超過2019年全年文化演藝營收7343萬元。

「目前的盈利模式為『演出創作』+『智慧財產權許可』+『藝術團運營管理』+『股東權益分紅』模式,主要收入來源於演出藝術創作、演出票務分成、內容維護、運營管理費以及股東權益分紅等。」4月28日,三湘印象相關負責人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五一復甦?

自疫情暴發以來,國內對旅遊演藝項目的復演一直持謹慎態度。

3月開始,包括宋城演藝《宋城千古情》、清明上河園《大宋·東京夢華》等在內的多個旅遊演藝在發布開演消息後很快被緊急叫停。直到「五一小長假」臨近,《長恨歌》《印象·劉三姐》《最憶是杭州》等大型旅遊演藝項目相繼釋放出回歸信號。

道略文旅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中國旅遊演藝票房收入由2014年的27.03億元增加至2018年的58.96億元。每年的「春節黃金周、五一小長假、十一黃金周」是旅遊演藝的3個旺季。

錯失了「春節黃金周」的旅遊演藝,「五一小長假」能否復甦?

「目前來看,企業都希望能儘快復演,但政府方面也有自己的考量,要評估疫情防控的風險。」毛修炳對時代周報記者說,在可控的情況下,逐步推動旅遊演藝項目復演是必要的。

「停演期間,公司一方面苦練內功,強化員工培訓,停工不停練,進行舞蹈基訓及服務禮儀等培訓;另一方面提升設施設備的改造,自力更生、降低支出。」楊寧向時代周報記者介紹稱,目前正在等待相關主管部門的準許開演通知。

侯麗則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宋城演藝正在進行景區的升級改造和劇目的編創工作,並推進新項目建設,其中西安、上海項目將在今年推出,九寨溝項目也將恢復運營,佛山、西塘等項目的建設也在按計劃推進。

對旅遊演藝企業來說,與春天失之交臂後,夏天更充滿挑戰和期許。

來源:時代周報

相關焦點

  • 特稿:如履薄冰 艱難「重啟」——全球旅遊休閒及餐飲行業復工復產...
    新華社北京8月6日電 特稿:如履薄冰 艱難「重啟」——全球旅遊休閒及餐飲行業復工復產「掃描」  新華社記者何夢舒  新冠疫情來勢洶洶,帶來生命之殤,亦造成生計之困。  泰國旅遊業尚未對國際遊客開放,政府通過發放酒店、餐館、機票優惠券以及獎勵抗疫前線醫務人員旅遊等方式,刺激國內旅遊。在度假勝地沙美島,幾乎所有酒店的收費標準都降了一半,小島所屬羅勇府還舉辦美食節、音樂節等活動吸引國內遊客。
  • 疫情下誰在裸泳、誰在復甦、誰在創新?盡在2020中國旅遊演藝大會...
    (原標題:疫情下誰在裸泳、誰在復甦、誰在創新?本次大會由中國文旅內容聯盟、道略文旅產業研究院聯合主辦,來自全國各地的旅遊界精英、專家學者,以及文旅景區、投資機構、文商旅綜合體、小鎮等項目方與旅遊演藝內容機構、媒體代表共400餘人齊聚一堂,並就演藝主題公園、沉浸式演出、夜遊+演藝,以及2020年新冠疫情下旅遊演藝復演、復甦等熱點話題進行分享,深入交流行業經驗,探討未來趨勢,共享合作資源,攜手助力旅遊演藝創新發展。
  • 敦煌旅遊演藝6月中旬重啟
    作為敦煌旅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又見敦煌》、《敦煌盛典》等大型經典演藝將於6月中旬重啟,助力旅遊市場復甦。大型情境融入式演藝項目《又見敦煌》,作為敦煌繼莫高窟、鳴沙山、月牙泉之後又一張國際旅遊名片,備受遊客喜愛。近日,敦煌市又見敦煌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已積極做好恢復開園的各項準備工作,落實防控措施,確保場館安全有序開放,為遊客營造安心舒適的觀演環境。
  • 《這裡有妖氣》被封,另推五本靈異復甦小說,恐怖降臨,艱難求生
    今天我給大家推薦五本靈異復甦類小說,恐怖降臨,看主角如何艱難求生。一《神秘復甦》 【佛前獻花】【簡介】: 「我叫楊間,當你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已經死了......」一張詭異的羊皮卷,一隻窺視黑暗的眼睛,這是一個活下來的人經歷的故事。
  • 宋城演藝:中國旅遊演藝第一股的進擊之路
    01 文旅老兵作為文旅產業老兵,宋城演藝成立於1994年,距今已過去26年。2010年,公司在深圳創業板上市,股票代碼為300144,成為中國旅遊演藝第一股。上市至今,公司股價一路走高,走出了一波波瀾壯闊的上漲行情。
  • 旅遊演藝體驗經濟新時代——沉浸式旅遊演藝的三大開發策略
    近年來,中國旅遊產業逐漸走向縱深化發展,傳統旅遊業態被不斷迭代升級,以滿足遊客不斷被拉高的體驗期待值。其中,以旅遊演藝為例,逐漸從大規模大投入發展為投資可控、趨於理性,從單純的門票經濟發展為多業態融合、多元創收,從單一形式觀演發展為多元互動、動線靈活組合。
  • 與手遊跨界合作的「泉城夜宴·明湖秀」、《大唐夜宴》等旅遊演藝...
    《好漢山東》《大唐夜宴》、與手遊跨界合作的「泉城夜宴·明湖秀」……近日,濟南旅遊演藝項目不斷「上新」,讓濟南的夜越來越有看頭。作為文化與旅遊的有機融合,旅遊演藝一經誕生就被各界寄予了厚望,專業研究機構預測,2021年中國旅遊演藝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269億元。
  • 文旅市場強勁復甦 宋城演藝黃金周期間收入超億元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吳文婧藉助國慶中秋黃金周,我國文旅業正強勁復甦,A股文旅上市公司代表宋城演藝在經歷疫情衝擊後重整旗鼓,《證券日報》記者從宋城演藝相關負責人處了解到,黃金周期間,宋城演藝收入破億元
  • 疫情下旅遊業復甦艱難:上海一家旅遊公司老闆被迫裁員關閉境外分社...
    來源:華夏時報華夏時報記者 胡金華 上海報導疫情之下百業艱難復甦,而旅遊業尤其是跨境旅遊的恢復則是跌入「冰谷」。「因為境外疫情仍然在肆虐,我們做境外線路旅遊的機構基本仍然處在停工中。今年的旅遊市場格外艱難。」5月17日,上海一家旅行社老闆張華(化名)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全球新冠疫情還在蔓延,中國率先遏制了疫情發展勢頭,國內各個產業在有序復工復產之中,但是對於全球的旅遊市場而言,復甦的苗頭依然沒有顯現。
  • 馬蜂窩旅遊陳罡:做好內容是旅遊業復甦「原動力」
    如何在疫情之後重建遊客的旅遊消費信心,提高疫後旅遊消費決策效率的密鑰在哪裡,中國旅遊業還應為全球旅遊的重啟做好哪些準備,國內旅遊又該如何抓住出境遊暫停的窗口期迅速打開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陳罡給出的答案是——深耕旅遊內容。極致旅遊攻略是破局關鍵疫情進一步拉大了旅遊的信息差,在線下旅遊受到重創時,線上內容幾乎是彌合疫後信息差的唯一途徑。
  • 「五一」旅遊各地怎麼做:精品線復甦,防控為先確保旅遊安全
    「五一」旅遊各地怎麼做:精品線復甦,防控為先確保旅遊安全 周洪雙 李曉東 李建斌 常河 龍軍 禹愛華/光明日報 2020-04-29
  • 宋城演藝增長頹勢初顯,轉型城市演藝挑戰不小
    同時他強調做旅遊項目區位是第一重要要素,珠海市不像杭州、三亞、麗江、九寨溝等一線旅遊目的地擁有大量遊客量,並且本市市民消費能力有限,再者廣東周邊-粵港澳大灣區客群是否喜歡宋城千古情演藝產品存在巨大不確定性。」
  • 中國旅遊演藝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前景研究報告(2020年版)
    這為旅遊演藝發展提供了良好環境。  **年演出市場各類收入對比圖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旅遊演藝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前景研究報告(2020年版)認為,在國內旅遊市場較快發展的同時,國務院陸續出臺了一系列促進旅遊產業發展的意見和政策,旅遊呈現加碼助力的發展態勢。
  • 開啟夜公園模式 聚集新城人氣 廈門靈玲國際馬戲城探索夜間演藝...
    8月1日起馬戲城開啟夜公園計劃後,國寶大熊貓延長了展出時間,國內原創馬戲版《花木蘭》也加開夜場,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品質化、多元化、便利化的消費需求,激發新一輪消費升級潛力,推動文化旅遊產業快速復甦。擁有近萬個座位的靈玲國際馬戲大劇院、788間客房的靈玲大酒店、能同時容納1000人的自助餐廳、瞬時容量達1.5萬人的靈玲動物王國、3萬多平方米的商業購物街……圍繞著「吃住行娛樂購」六大旅遊元素,靈玲成為能滿足遊客多元化需求的綜合性旅遊目的地,走出了獨具特色的「酒+景+戲+研學」的經營之路。全新的靈玲演藝業態,為集美區打造「廈門城市演藝中心」添磚加瓦。
  • 上海迪士尼復工每天限流24000人,國內主題樂園開始復甦
    但隨著疫情防控形勢不斷好轉,文旅部門有序推動復工復產,民眾的文旅消費熱情不斷恢復,國內旅遊市場復甦明顯加快,主題樂園景區復甦腳步加速。北京時間5月6日凌晨,華特迪士尼公司總部與上海迪士尼度假區均發出告示宣布,上海迪士尼樂園將於2020年5月11日起重新對公眾開放。這也是受疫情影響全球迪士尼樂園全部關閉後,首個恢復運營的迪士尼樂園。
  • 俞敏洪,如履薄冰
    事實上,不光是說話,在執掌新東方的整個過程中,如履薄冰是俞敏洪的一貫行事風格。回顧新東方的整個發展階段,尤其是每一個變革期,都能看到俞敏洪如履薄冰的狀態。在俞敏洪還是北大的一位英語老師時,他曾試圖兼顧教學和賺錢這兩件事。1984年,俞敏洪從北京大學畢業,留校做英語老師,每月拿著120元的工資。
  • 「沉浸式」旅遊演藝:「技術」站在山頂,「內容」還在半山腰
    最近,一些知名景區推出的演藝項目幾乎都打上了「沉浸式」的標籤:寧波老外灘歷史街區上演了18場「沉浸式」表演、浙江建德推出大型「沉浸式」實景演出《江清月近人》、武漢《夜上黃鶴樓》「光影+演藝」「沉浸式」故事演繹……「沉浸」,正在成為旅遊演藝項目滿足觀眾體驗的共同策略。
  • 貴州習水土城古鎮旅遊演藝產品:沉浸式演藝秀《土城往事》片段
    多媒體沉浸式演藝秀《土城往事》於2018年6月16日在貴州省遵義市習水縣土城古鎮文化創意園土城演藝中心首演!從此在此地常態化演出,為國內外遊客近距離直觀地了解土城歷史、感受土城文化打開了一個窗口。劇場所有座椅也配備智能控制系統,隨劇情變化而產生如墜落、震動等互動反應,為觀眾呈現出一場新穎刺激的多媒體沉浸式演藝秀。對於土城來說 ,這裡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豐富的旅遊資源和鮮明的紅色基因,承載著歷史的厚重,也經受著現實的考驗。
  • 韓生:《虛擬·現實 文化旅遊演藝》
    專注於綜合文化旅遊、影視、體育娛樂、演藝活動、會展、文創策劃諮詢、視覺設計、綜藝娛樂、數字娛樂產業等的內容製造及服務。服務板塊:綜合文化旅遊、大型節慶活動、文化旅遊演藝、會展、影視、視覺設計等文化產業領域的創意策劃、設計及落地執行服務。
  • 專家解讀海南旅遊消費:發展彩票、演藝娛樂 - 瓊臺往來
    新華網海南頻道1月24日電(喻濤)2013年海南省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與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在共同編寫的《促進海南旅遊消費的政策研究》(以下簡稱《研究》)中提出,提高海南旅遊消費水平,需建立與國際接軌的文化市場,擴大文化體育娛樂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