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英國「脫歐」過渡期結束僅剩一個多月時間,英歐雙方關於未來關係的談判仍然存在嚴重分歧,「無協議脫歐」風險仍存。
在此背景下,最新民調顯示超過半數的英國民眾認為「脫歐」是一個錯誤的決定,38%的人認為此舉正確。這是否意味著英國人後悔了?英國「脫歐」又將何去何從?
差距擴大
11月11日至12日,民調機構輿觀聯合英國《泰晤士報》對1632名英國成年人進行了一項民意調查。
當被問及「事後看來,你認為英國投票離開歐盟是對還是錯」時,超過一半(51%)的受訪者表示「錯了」,38%的人表示「正確」,11%的人表示「不知道」。如果排除立場不明確的受訪者,調查發現57%的人認為「脫歐」錯了,43%的人認為正確。
據悉,這是自輿觀開展「脫歐」民調以來,認為「脫歐」錯了的民意達到最高水平,支持和反對兩大陣營之間13%的差距也是民調開展以來最大的。
調查還發現,近三分之二(59%)的受訪者認為詹森政府處理英國「脫歐」問題的方式「不佳」,28%的人認為政府做得「不錯」,13%的人表示他們「不知道」。
實際上,近來一系列民調均顯示,越來越多的英國人認為「脫歐」錯了,而且兩大陣營的差距不斷加大。輿觀9月民調顯示,50%的受訪者認為「脫歐」錯了,39%的人認為正確。
英國《獨立報》早前聯合BMG民調機構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英國民眾在「脫歐」問題上仍然存在分歧,近一半(約46%)的受訪者希望英國重新加入歐盟,而54%的人認為英國應該「脫歐」。民調還顯示,英國民眾在「脫歐」問題上有著明顯代溝——年輕人希望英國加入歐盟,而老年人希望英國「脫歐」。
此外,每兩年進行一次的歐洲社會調查顯示,「脫歐」公投四年後,過半(56.8%)英國受訪者現在會選擇「留歐」,這一比例高於2018年上次調查發布時的49.9%。另有34.9%的人表示會投票支持「脫歐」,8.3%的人表示不會投票。
對於這種民意變化,有評論稱,這盆冷水來得太晚,無法挽救英國的經濟和國際聲譽。
也有分析認為,這種民意變化只是描繪了英國政治不明朗圖景的一部分。在去年12月的大選中,詹森以「完成脫歐」這一簡單的競選綱領獲得了壓倒性的勝利,這表明在延宕三年多後,「脫歐」仍受選民歡迎。
「很多人,不管他們傾向於『脫歐』還是『留歐』,都相信公投是一次民主投票,不論他們如何看待公投結果。所以用首相的話來說,他們可能會同意『我們需要完成脫歐』,」南安普頓大學政治學教授威爾·詹寧斯說,「問人們如果現在舉行公投,他們會怎麼投票,可能會得到一個有趣的答案。但這是一個完全不同的問題。」
民意撕裂
2016年6月23日,英國民眾以52%支持,48%反對的全民公投結果決定「脫歐」,震驚世界。有分析指出,這不是一個「壓倒性」勝出的結果,儘管贊成「脫歐」的人略佔多數,但不容忽視的是,不贊成的人也接近一半。
這種巨大的民意分歧也可以從今年1月31日英國「脫歐日」的街頭景象看出。對於「脫歐派」來說,這是值得慶祝的一天。而對於「留歐派」來說,這是失落、遺憾和悲傷的一天。
與分裂的民意並存的是,英國「脫歐」進程四年多來遭遇多重阻礙,屢屢陷入僵局,「脫歐」日期一再延後,持續引發英國政壇動蕩。
英歐雙方至今還在進行拉鋸戰。英國今年1月「脫歐」後進入與歐盟關係維持現狀的過渡期。英歐原定利用過渡期敲定明年起適用的貿易規則等未來關係安排,但談判迄今沒有明顯進展。
前景不明
最新民調結果出爐之際,英國和歐盟談判代表正競相在今年底前敲定未來關係安排。本周,由戴維·弗羅斯特領導的英方團隊在布魯塞爾繼續與由米歇爾·巴尼耶領導的歐盟代表進行談判。
雙方都認為,必須在下周左右達成協議,才能在過渡期結束前將其作為法律生效,以免在明年1月面臨「無協議脫歐」的局面。但據報導,「脫歐」依然難解,雙方談判圍繞漁業、確保政府援助等競爭規則的公平性以及未來爭端解決機制,仍難取得突破。
如果英歐沒有在過渡期內達成貿易協議,雙方貿易自2021年起將回到世貿組織框架下,重新實施邊檢和關稅。「無協議脫歐」還可能令遭受疫情重創的英歐經濟形勢雪上加霜。
在此背景下,英國自民黨領導人埃德·戴維周二致信詹森,敦促他就英國企業的「調整期」進行談判,並警告稱,他們需要時間「適應新的貿易安排並保住就業」。
英國物流協會等行業組織也警告稱,英國各地的企業還沒有準備好在短短7周內與歐盟建立新的貿易關係,需要更多操作細節,以便為英歐關係的變化做好準備。
英國民意變化也引發了關於「脫歐」前景的另一個疑問——英國會重新加入歐盟嗎?《大西洋月刊》早前刊文指出,在英國,關於「脫歐」和「留歐」的分歧仍然存在。沒有人知道英國是會重新加入歐盟,還是會永遠留在歐盟之外。如果英國重新加入歐盟,將意味著又一次公投和又一輪談判。英國國內政治周期的現實也意味著,重新加入歐盟的努力可能需要幾年時間。
此外,英歐之間的裂痕已經存在,而且可能無法修復。「今天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英國『脫歐』已經永久地改變了英國和歐洲,就這一點而言,真的沒有回頭路可走。」
(編輯郵箱:ylq@jf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