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的「簡體字」早已普及,為何港澳臺還在使用「繁體字」呢?

2021-01-08 森哥讀史

大陸的「簡體字」早已普及,為何港澳臺還在使用「繁體字」呢?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華夏五千年的文明一直延綿不絕,說到最能代表我們中華文化的,就不得不說到漢字了,漢字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根,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魂,我們都知道,漢字的演變過程是非常漫長的,從商周時期的甲骨文,到秦始皇統一文字為小篆,再到後來的大篆,金文,等等,直到最後,才確定漢字為我們通用的文字。因為中國民族比較多,地域也比較廣,人口也多,排在世界第二位,為了各民族更好的交流,我們將漢字作為通用的文字。

雖然現在我們把使用的文字定為了漢字,但是大陸的「簡體字」早已普及,為何港澳臺還在使用「繁體字」呢?有人曾經提出過這樣的一個問題。以前我們的祖先用的都是繁體字,現在如果我們要簡化它們,是不是就失去了漢字原有的意思,是不是對歷史的不尊重,還是把漢字改過來吧,用以前的繁體字多好,有人提出來要把簡體字重新變繁的想法,在我看來,想要傳承我們古老的文化,簡體字也可以做到,不能說,簡化了文字,就繼承不了我們祖先的文化了。當時漢字由繁變簡的過程可是一波三折。

一開始提出來要把漢字由繁變間的是在新文化運動時期,那時候提倡白話文,反對文言文,當時,錢亥同在《新青年》的報紙上面發表了一篇文章,呼籲政府簡化漢字,因為當時正值西方思想的傳入,為了更好的讓人們接受西方思想,才提出這個想法,當時的教育部部長王世傑看見了這篇文章,覺得他寫的非常有道理,他也贊同錢亥同的主張,就馬上制定簡化漢字的策略,這個任務,由當時的北大教授黎錦熙全程跟進,這件事情在當時也是被人們所接受,並且支持的,但國民黨人戴季陶卻不同意,他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認為這是破壞了傳統文化,有違自己的祖先,他就給當時當政的政府告狀,不讓簡化漢字,最後,他勝利了,漢字的簡化被他壓了下去。

直到新中國成立,當時,我們國家百廢待興,許多人大字都不認得,為了解決這種情況去,我們的毛主席制定了《簡化漢字法》,明確提出要簡化漢字,簡化後的漢字,成效頗豐,受到了當時人們的喜愛。因為簡化後的漢字,不像以前的繁體字那樣既難寫又難懂,所以很受歡迎,連當時著名的詩人冰心,都十分讚嘆。

但簡化後的漢字,在一段時間裡面,也受到了很長時間的質疑,並遭受到議論,畢竟那麼長時間的傳統,說改就改讓人們思想觀念可能一時難以接受,但時間長了,大家都知道這個好處了,自然就沒有人在議論了。實際上,不止我國,世界上的其他國家也都在簡化自己的文字,現在外國人學習我們的語言時,也有些吃力,因為我們有些地方是簡化字,而有些地方是繁體字。

看到這裡,我們現在應該知道,為什麼中國大陸使用的是簡體字,而港澳臺同胞們用的是繁體字了吧,當時,簡化漢字的時候,這幾個地方都沒有回歸到祖國的懷抱,所以現在才會出現這樣的局面。其實無論是簡化字還是繁體字,只要能讓中華文化傳承下去,用哪一種都可以,那麼你的看法是什麼呢?歡迎大家留言。

相關焦點

  • 大陸早已用簡體字,為何港澳臺卻仍在用繁體字?看完漲見識了
    大陸早已用簡體字,為何港澳臺卻仍在用繁體字?看完漲見識了我們都知道,如今是網際網路的天下,這是個數字代碼的時代,書寫於人而言和從前不同了,然而漢字在真實世界裡還是很重要。平常漢字有兩部分,一是經常用的簡單的字體,二是不經常用的複雜的字體。是否有人了解它們的不同呢?
  • 港澳臺為何至今仍用繁體字,而新加坡等地卻使用簡體字?
    尤其是我國漢字不僅有簡體字,還有繁體字,要學會就更難了。即便是從小就學習漢字的很多中國人也不會寫繁體字,畢竟我國大陸幾乎都以簡體字為主,就連新加坡和馬蘭西亞也都是用簡體字,只有港澳臺依然堅持在使用著繁體字,但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 為什麼大陸用簡體字,而港澳臺用繁體字呢?至今很多人不懂
    現在很多人都只會寫簡體字,不會寫繁體字,但是小編相信我們大家都一樣,雖然不會寫繁體字,但是卻看得懂,雖然沒有經過系統的學習,但是不知道是時有看到還是本身骨子裡帶的血液讓我們知道。我國的文字也經歷的無數朝代的變革,從甲骨文到現在的簡體字,其實,每一個朝代多多少少都會有變化。
  • 為何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一直使用簡體字,而港澳臺卻仍在用繁體字?
    就比如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受到漢語的影響就非常明顯,並且和大陸一樣,使用的都是簡體字,但是為什麼反而同個國家的港澳臺卻一直堅持使用繁體字呢?這其實是很多人一直以來的疑問。漢字簡化的歷程既然說到了漢字的繁簡,就不難要說到漢字簡化的歷史。
  • 港澳臺堅持使用繁體字,隔壁新馬反而使用簡體字,這是為何?
    就比如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受到漢語的影響就非常明顯,並且和大陸一樣,使用的都是簡體字,但是為什麼反而同個國家的港澳臺卻一直堅持使用繁體字呢?這其實是很多人一直以來的疑問。漢字簡化的歷程既然說到了漢字的繁簡,就不難要說到漢字簡化的歷史。
  • 為何臺灣港澳用繁體字,中國大陸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用簡體字
    我們大家都知道呢,在我國的港澳臺地區啊,依然使用繁體字,在大陸地區呢,那麼為什麼在港澳臺地區,而在大陸地區使用簡體字呢,歷史哥就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簡化漢字的小歷史,很多人呢都以為簡體字呀,是在新中國之後才開始發明的,其實不是這樣的,在整個中國歷史的發展過程當中呢,簡體字啊經常出現
  • 為什麼港澳臺使用繁體字,堅決抵制簡體字,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卻大大...
    漢字在很多地區都有使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推行中文的主要原因還是華人群體太大,為了便於管理,不得不推廣漢字,而它們都使用簡體字的原因,也是出於使用方便而考慮的。
  • 我們沒有學過繁體字,為何卻能輕鬆看懂?改為簡體字真是好事?
    我們沒有學過繁體字,為何卻能輕鬆看懂?改為簡體字真是好事?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而文字早在商朝以前就出現了,後來在商超的時候才開始使用甲骨文,經過了一系列的演化,又出現了多種文字,直到秦始皇實現大一統之後,才規定小篆成為全國通用文字。
  • 我們現在用簡體字,為什麼港澳臺用繁體字?是這些原因
    現在大家在工作生活中,都用到的是手機電腦,寫字也是用到的很少,最多就是寫自己的名字,現在的簡體字大家已經很習慣了,一看就知道是什麼意思,但是有的時候,我們也看見有的電視節目用的是繁體字,雖然繁體字和簡體字都是漢字的字體,但是為什麼港澳臺用的卻是繁體字,我們一起去了解原因吧。
  • 為什麼港澳臺堅持用繁體字,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反而用簡體字?
    建國初期的掃盲運動到1955年,《漢字簡化方案草案》經全國文字改革會議討論通過,1956年正式推廣簡體字。我們現在使用的簡體字,大多來自於1965年出版的《簡化字總表》,俗稱「一簡字」,共2236個。由於歷史原因,當時發起的簡體字運動並沒有傳入香港、澳門和臺灣,港澳臺三地至今仍使用繁字體。
  • 為什麼我們使用簡體字,港澳臺使用繁體字,看完終於知道了真相
    為什麼我們使用簡體字,港澳臺使用繁體字,看完終於知道了真相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很多智能軟體的出現,大家減少了書寫,往往會覺得在手機或電腦上明明都認識的字,但當自己要寫出來的時候,卻感覺不知道怎麼寫,即使寫出來了,可能看著也不太像,也會懷疑自己寫錯了
  • 為什麼港澳臺使用繁體字,堅決抵制簡體字?
    漢字在很多地區都有使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推行中文的主要原因還是華人群體太大,為了便於管理,不得不推廣漢字,而它們都使用簡體字的原因,也是出於使用方便而考慮的。香港和澳門這兩個地區,在回歸之前都是外國的殖民地,他們沒有權利去簡化漢字,回歸後,由於實行的是「一國兩制」制度,所以他們認為漢字沒有必要和大陸一致。
  • 繁體字變為簡體字後很容易普及,但為什麼「二簡字」很快被廢止呢
    我們現在使用的是簡化漢字,但很少有人知道,以前我們國家還出現過二簡字,二簡字是我們現在使用的一簡字的升級改良版,但由於種種原因,使得二簡字在推行了半年後就以失敗告終。我國自古(從有漢字起)就使用繁體字,包括數字。
  • 中國為何要捨棄繁體字而改用簡體字?
    文|佳文簡體字與繁體字的爭論總是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在網絡上,有一些人認為捨棄繁體字不利於繼承傳統文化,另一方則認為簡體字有利於普通人學習生活。那麼中國為何要廢棄繁體字而整出簡體字呢?因此自從民國時期起就開始搞簡體字了。在建國初期的50、60年代政府曾舉辦了很多識字速成班、掃盲班來普及文化教育,這也反映了舊時代國人普遍低識字率的事實。繁體字在過去大多數是用於官府公文、文人作品、經典古籍等層面,普通人在實際生活中則大多使用不同程度簡化了的字,這也被成為俗體字。除了民眾識字率低下,素質較低的原因外。
  • 傳播深遠的中國漢字,為何新馬都在用簡體,港澳臺卻在用繁體字?
    不過流傳到今朝,漢字在歷經廢除漢字運動的困難後,也曾被認為是「落後的文字」,並且一些學者也打算試行「拉丁化文字」,所以後面漢字也進行了改變,在形體上經過簡化後成為了簡體字,但也有一些地區沒有完全這麼做,就比如港澳臺著三個地區。
  • 很神奇,我們沒學過卻認識繁體字,簡體字真的比繁體字好麼?
    再後來宋朝時期的宋體字也和我們現在使用的文字基本相同了。隨著時代的發展,到了1956年我國逐漸推行簡體字,也就是我們現在使用的文字,不過在我國港澳臺地區仍然在使用繁體字。不過令人稱奇的是,雖然說我們從上學開始就是在使用的簡體字,但是很多人對繁體字並不陌生,甚至一看就能認得出來,那這到底是為何呢?
  • 為什麼大陸人天生就能看懂繁體字?將繁體字改為簡體字真的好嗎?
    為什麼大陸人天生就能看懂繁體字?將繁體字改為簡體字真的好嗎?文/古今名將錄我們都知道,現如今人們使用的大多數都是簡體字,無論是平常所見,還是平常所寫,很少再看見繁體字,因為簡體字相比較於繁體字更能讓人看懂,更能讓人明白,其實我國不是一開始就使用的而是簡體字,在正式推行簡化字之前,使用的都是繁體字,但是現如今也是有地區依然在使用繁體字,比如臺灣、香港以及澳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疑惑,那就是大陸的很多人都未學過繁體字,可還是能天生看懂繁體字
  • 人民日報海外版:港臺有人宣稱「繁體字正統、簡體字劣等」
    不料卻因中文部分用的是簡體漢字,遭香港網友嗆聲:用簡體字就不要在香港開店!人民日報海外版23日就此發表評論文章「繁簡之爭 莫讓『亂花』迷了眼」,批部分港人將漢字繁簡之爭政治化。 文章稱,對於一個不遠萬裡使用中文的外國人,港臺部分人士因其使用簡體漢字而橫加刁難,並宣稱「繁體字正統、簡體字劣等」,實為無理且失禮的行為。
  • 簡體字繁體字均可傳承文明
    原標題:簡體字繁體字均可傳承文明  不論是作為文明載體,還是作為表達工具,繁體字到簡體字的演變,只是載體和工具狀貌的變化,並不會構成對文明內涵的損害與削減。  香港知名演員黃秋生近日在微博發聲:「在中國寫中文正體字居然過半人看不懂,哎,華夏文明在大陸已死。」
  • 為何大陸用簡體字多年,港澳臺仍用繁體字?
    我們都知道現在中國大陸常使用的漢子,都是已經經過了簡化後的漢字,早前的漢字筆畫更為繁多。但是港澳臺卻一直沿用著繁體字,這是為什麼呢?漢字的演化經歷了漫長的時間,直到唐代才基本上 開始定型。漢字的簡化歷史,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時間。五四運動開始後,提倡用白話文替代文言文,白話文的普及,也就涉及到了漢字的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