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總在悄然流逝,一不小心就會過往而不見蹤跡,也就成為了我們口中常見的「歷史」。關於歷史它其實對於一個國家十分重要,有悠久歷史的國家擁有更加豐富的人文特色,也擁有更加集中的民族凝聚力,所以學習本國歷史是特別重要的一件事。
而這時候文字就會特別重要,文字是記錄語言和史實的載體,是記錄歷史的重要工具,然而很多國家並不是沒有歷史,而是缺乏文字,所以他們的歷史雖然悠久,但被記錄的時間特別稀少。還有一些國家自古以來使用別人的文字,後來推行自己的文字,卻反而看不懂以前的史冊,這就告訴了我們文字的重要性,所幸的是我們的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語言。
01漢字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字之一,時至今日還發揮巨大作用
中國漢字根據考古記錄的研究,最少也有6000多年的歷史,它起源於象形文字,也就是古人通過事物的形體創造出來的,這讓我們的漢字成為了表意文字,和主流的拼音文字區別開來,我們有表音也有表意的成分,因此漢字特別成熟,歷經多年雖然字體改變許多,但內容變得更加豐富,成功記載了中國上下5000年的歷史,讓我們的歷史保存得比較完整。
不過流傳到今朝,漢字在歷經廢除漢字運動的困難後,也曾被認為是「落後的文字」,並且一些學者也打算試行「拉丁化文字」,所以後面漢字也進行了改變,在形體上經過簡化後成為了簡體字,但也有一些地區沒有完全這麼做,就比如港澳臺著三個地區。
02為何港澳臺依舊還在使用繁體漢字?
從繁入簡是漢字三大改革之一,是為了讓當時文盲率特別高的民眾,能夠真真切切地學習好漢字而採取的行動,成果也十分卓越,中國如今的文盲率有了明顯的下降。但為何港澳臺如今還堅持用繁體字呢?其實就是因為錯過了漢字簡化運動。三個地方在近代都曾被殖民,剛好沒有趕上中國漢字簡化的運動,所以最終沒有試行,不過這三個地區雖然沒有漢字簡化,但這三個地區的經濟比較發達,所以文盲率並不高,也就沒有那麼必要實行了。
03為何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卻在使用簡體漢字?
不過有趣的是雖然國內這三個地方沒有漢字簡化,但國外的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反而跟緊了漢字簡化的過程,如今在這些國家的漢字多數都是簡體字,這又是為什麼呢?其實這些的緣故主要有兩點,一點就是為了和中國構建更加密切的交流,因為這兩個國家的華人多,所以和中國的經濟交流也多,如果有一個共同的語言,也就會讓合作更加密切。
其次的話,也是為了維護他們國內華人的權益。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華人多數來自福建和廣東,這兩個地方的方言眾多,所以早期文盲率也不低,因此連帶著到新馬的華人文盲率在早期也很高,對此新加坡立馬進行了漢字簡化,因為當地的華人數量佔據70%,更好地學習漢字對他們十分有益。
而馬來西亞早期是強烈推行馬來語的,但後來經濟發展後欠缺人才,華人人才又語言不通,因此也就推行了漢字簡化,以此帶動華人參與生產。
所以這樣的條件下,簡體字流行在了新馬,而港澳臺則是還有繁體字的流行。不知道你如何評價簡繁體呢?你認為漢字是一個怎麼樣的文字呢?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