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結構正極材料在可充電電池中的應用與發展

2020-11-23 騰訊網

空心結構材料因為比表面積高和可存取空間大, 展現出在光能獲取、電子和離子傳輸以及質量載荷和擴散上的優勢, 因而成為一類重要的功能材料, 在能量存儲和轉換、氣體傳感、環境修復、生物醫藥等諸多領域中具有應用。

在電池材料中, 空心結構材料的應用可以顯著提升材料的電化學性能。一方面, 空心結構有利於電解液的浸入並且增加電解液與電極材料的接觸面積, 不僅提高了材料的可利用容量, 也通過縮短鋰離子的擴散路徑進而提升電池的倍率性能。另一方面, 空心結構可以緩釋材料在材料充放電過程中的體積變化, 從而減少材料在反覆充放電過程中的粉化, 延長電池的循環壽命。

近年來, 空心結構的應用不僅推動了很多新型負極材料的發展, 對於下一代正極材料的探索和改性也作出了一定貢獻。近日,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王連洲教授課題組在Science Bulletin2020年第6期發表了題為「Hollow structured cathode materials for rechargeable batteries」的綜述文章, 系統總結了具有空心結構的正極材料在可充電電池, 尤其是是在鋰離子電池和鈉離子電池中最新研究進展。第一作者為昆士蘭大學博士後研究員朱曉波

綜述總覽圖

該文首先探討了空心結構的分類以及其在正極材料中應用帶來的優勢和潛在的問題。隨後根據電池和正極材料類型, 具體介紹了空心結構應用在不同類型正極材料所取得的成果, 包括合成方法、結構特點和性能提升程度。對於下一代高比容量正極材料(比如富鋰層型氧化物、釩基氧化物、矽酸鹽等)的電學性能, 由於這些材料往往表現出較低的電子電導率、離子擴散係數和較高的體積變化率, 空心化策略的效果尤為突出。

最後, 文章對該領域未來的發展前景和方向進行了展望:

(1) 探索空心結構的空間結構精確控制, 尤其是控制得到平衡的空心體積率, 以兼顧倍率性能和體積能量密度;

(2) 探索空心結構的新型綠色低成本和規模化的合成, 為商業化應用提供基礎;

(3) 通過原位和非原位手段研究空心結構在電化學反應中的貢獻和演變, 從而指導新型微觀結構的設計;

(4) 關注空心結構在實際使用中的表現, 尤其是壓實條件對性能的影響。

相關焦點

  • 有機電極材料在鋰離子電池中的應用前景分析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南開大學教授陳軍團隊受《自然綜述—化學》編委會邀請,發表題為《有機電極材料在鋰電池中的實際應用前景分析》的綜述論文,對有機電極材料的結構特徵、作用機理、構效關係等進行了深入闡述,著重分析了有機電極材料的實際現狀和應用前景,有助於學術界和工業界充分了解有機電極材料的實際應用潛力和待解決的問題。
  • 詳解三類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工作原理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隨著社會發展速度的加快,人們對於電池的需求和依賴與日俱增。電池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廣泛應用於各種小型便攜電子設備中,隨著能源緊缺和環境汙染問題的突顯,其已成為電動汽車、清潔能源儲存設備等大型設備中的核心環節。在眾多的電池體系中,如圖1所示,最吸引人的當屬鋰離子電池。
  • 我國學者首次在《Science》發表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研究成果
    近年來,隨著全球化學電池市場的快速發展和人們對環境問題的日益重視,二次電池(又稱可充電電池或蓄電池)這種能實現電能與化學能轉化的新型儲能技術,在新一輪能源變革中受到廣泛關注。其中,鋰離子電池雖然已成為佔據全球電化學儲能規模市場80%份額的「絕對一哥」,但由於其資源的稀缺性和較高昂成本,產業發展面臨「天花板」,而資源儲量豐富、成本低廉的鈉離子電池,便成為了極佳的補充。
  • 物理所在高電壓鈷酸鋰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研究中獲進展
    鈷酸鋰(LiCoO2)是較早商業化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其具有很高的材料密度和電極壓實密度,使用鈷酸鋰正極的鋰離子電池具有較高的體積能量密度,因此,鈷酸鋰是消費電子用鋰離子電池中應用最廣泛的正極材料之一。隨著消費電子產品對鋰離子電池續航時間的要求提高,需要進一步提升電池體積能量密度。
  • 2020WNEVC前沿技術解讀|高電壓鎳錳酸鋰正極材料及電池技術
    近年來,隨著電動汽車的高速發展,人們對電池能量密度、安全性、成本和環保等方面有更高追求,高電壓正極作為提升電池能量密度的重要手段已成為目前液態鋰離子電池的發展趨勢,也是目前的研究重點。鎳錳酸鋰作為一種高電壓正極材料,其電壓平臺在4.7 V左右,比能量超過600 Wh/kg,由於鎳錳酸鋰材料主要由鎳元素和錳元素組成,不含鈷元素,因此較為環保,成本也較為低廉。
  • 鋰離子電池高鎳三元正極材料的產業現狀與未來發展的幾點建議
    在SMM舉辦的「2020(第五屆)中國國際鎳鈷鋰高峰論壇暨中國國際新能源鋰電材料大會」上,中南大學胡國榮在現場為大家講解了鋰離子電池高鎳三元正極材料的產業現狀與未來發展的幾點建議。鋰離子電池及正極材料的應用市場新能源汽車全球市場插電式混合動力、純電動汽車已開始步入應用普及的發展階段。預計至2050年,全球將有4400萬輛純電動汽車內燃機汽車市場將絕大部分被新能源汽車所代替。
  • 石墨烯材料在鋰離子電池中的應用
    摘要:伴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移動終端的全面普及,電動交通工具的廣泛推廣和資源的存儲利用等現代科技都與電池技術息息相關。鋰離子電池是作為儲能領域的主流技術,有著極高的發展前景。石墨烯憑藉其自身的高電導率、超大比表面積和高化學穩定性等獨特、優異的物理和化學特性而在鋰離子電池中佔據重要地位,被廣泛使用於鋰離子電池的正負極材料中。
  • 中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行業發展白皮書(2020年)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導語mybattery《中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行業發展白皮書(2020年)》針對2019年正極材料行業發展現狀、2019年正極材料競爭格局、正極材料產業鏈、正極材料成本和價格、重點正極材料生產企業、重點正極材料生產企業等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和分析。
  • 進展|高電壓鈷酸鋰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研究進展
    鈷酸鋰(LiCoO2)是最早商業化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由於其具有很高的材料密度和電極壓實密度,使用鈷酸鋰正極的鋰離子電池具有最高的體積能量密度,因此鈷酸鋰是消費電子用鋰離子電池中應用最廣泛的正極材料。
  • 中國團隊開發新型鋰硫電池正極材料 優化催化活性和穩定性
    (圖片來源:DICP官網)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中國研究團隊開發出由Fe1-xS修飾的介孔碳球納米反應器,可用於鋰硫電池的正極該材料具有良好的多硫化物催化活性和循環穩定性。 鋰硫電池的理論能量密度高達2600 Wh/kg,理論比容量為1675 mAh/g。然而,在充放電過程中,由於硫的轉換反應動力學過程較慢,導致硫利用率低,多硫化物穿梭效應嚴重,使鋰硫電池容量低,穩定性差。為了在高載硫狀態下,高效穩定地催化轉化多硫化物,提升鋰硫電池的循環穩定性,需要一種新的電催化體系。
  • ...無人機用高能量高倍率鋰電池鈷酸鋰正極材料的開發及產業化應用
    北京當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率先開發出國內首款無人機用高能量、高倍率鈷酸鋰正極材料,在滿足無人機等高功率電池對高輸出功率要求的前提下,質量能量密度提升20%以上,體積能量密度提升25%以上,構建了單晶型高倍率鈷酸鋰材料,提升材料壓實密度,設計了新型的Core-Shell結構,實現了倍率型材料的高電壓應用。
  • 鋰釩磷酸鋰正極材料結構及電化學性能的影響
    目前,安全問題已逐漸成為混合動力電動汽車和大型儲能系統中動力鋰離子電池未來發展的研究熱點與商業鋰化過渡金屬氧化物相比,單斜鋰釩磷酸鋰(Li;V2(P04)3)由於其共價鍵合的PO4基團日和由其獨特的三維離子擴散隧道引起的快速離子擴散行為國,表現出優異的熱穩定性,被視為最有希望的正極材料候選物之一,國內外研究者通過不同的合成方法對其進行大量的研究。
  • 歐陽明高:改進正極材料和電池包可有效抑制熱失控
    一直以來,動力電池安全對於現代出行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目前,全球動力電池業、電動汽車業、可再生能源汽車業都處在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因此,動力電池的安全問題以及安全風險控制也成為當前全球關注的要點。
  • 下一代動力正極材料:高電壓尖晶石材料
    文/憑欄眺 隨著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市場對於高能量密度的動力電池的需求正在不斷增大,提升動力電池能量密度主要有兩個方向:1)提高材料的容量,例如常見的高鎳三元材料就是通過提升鎳含量的方式提升材料的容量;2)提升材料的電壓,例如高電壓的尖晶石材料。
  • 鋰離子電池內部結構及充電原理
    正極---採用能吸藏鋰離子的碳極,放電時,鋰變成鋰離子,脫離電池陽極,到達鋰離子電池陰極。一般採用嵌鋰過渡金屬氧化物做正極,如LiCoO2、LiNiO2、LiMn2O4。負極----材料則選擇電位儘可能接近鋰電位的可嵌入鋰化合物,如各種碳材料包括天然石墨、合成石墨、碳纖維、中間相小球碳素等和金屬氧化物。
  • 研究人員開發可吸收陽光的正極材料 使鋰空氣電池可超低溫工作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導讀南京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可以吸收太陽光的材料研發出正極,可使鋰空氣電池在低溫下也能工作。(圖源:chemistryworld)據外媒報導,南京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可以吸收太陽光的材料研發出正極,可使鋰空氣電池在低溫下也能工作。採用無機固態電解質的鋰空氣電池,有潛力超越鋰離子電池,成為電動汽車首選電化學儲能技術。
  • 「超威集團」前沿|中科院高電壓鈷酸鋰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研究獲進展
    鈷酸鋰(LiCoO2)是最早商業化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由於其具有很高的材料密度和電極壓實密度,使用鈷酸鋰正極的鋰離子電池具有高的體積能量密度,因此鈷酸鋰是消費電子用鋰離子電池中應用廣泛的正極材料。隨著消費電子產品對鋰離子電池續航時間的要求不斷提高,迫切需要進一步提升電池體積能量密度。
  • 【博億工業】從電池性能角度來講講鋰電池對正極材料的要求
    在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研究方面,美國學者「鋰電池之父」GOODENOUGH教授作出了巨大貢獻:1980年在英國牛津大學就職期間發現了鈷酸鋰(LiCoO2,簡稱LCO)可用作鋰電正極,次年他在LCO專利中提及鎳酸鋰(LiNiO2,也稱LNO)作為正極材料的可行性;1983年,首次嘗試將錳酸鋰(LiMn2O4,簡稱LMO)作為正極材料用於鋰離子電池;1997年,他又開發出橄欖石結構正極材料
  • 故都科技:石墨烯材料在鋰電池中的應用與前景!
    通過對石墨烯結構、性能的分析,簡要地分析總結了石墨烯在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負極材料等方面的應用,從而分析目前石墨烯材料的優勢發揮和重點的研究方向,並對石墨烯在鋰離子電池領域的應用前景進行一定的展望。
  • 二硫化鎢納米片有望改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性能
    二硫化鎢納米片有望改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性能。在鋰離子電池工業化推廣中,正極材料正成為其發展的主要瓶頸。與其他材料相比,低維度二硫化物納米片因具有層狀結構和大表面積的特性,而被公眾認為是一種很有前景的鋰離子電池材料,可以有效降低與電解質溶劑發生熱化學反應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