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張豪報導:疫情之下,郵輪產業該如何發展?26日,南沙舉辦2020第三屆廣州郵輪發展圓桌會(以下簡稱「郵輪圓桌會」)和第十二屆廣州南沙媽祖文化旅遊節(以下簡稱「媽祖文化節」)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郵輪圓桌會將於10月29日-30日在廣州南沙召開,媽祖文化節將在10月30日-11月1日舉行。
據悉,本屆郵輪圓桌會以「疫後華南郵輪市場展望與布局」為主題,會議主要探討疫情後華南郵輪產業發展機遇與前景、廣州郵輪產業與區域融合發展、廣州郵輪產業鏈構架與培育、郵輪旅客安心措施及行動等議題,同時將進行廣州、南沙郵輪發展扶持政策推介。
記者了解到,未來發展中,如果越來越多的郵輪公司將南沙當作航線的「母港+訪問港」,則船上的遊客在經停靠泊南沙時會下船,在南沙進行半天以上的短途旅行。按照國際慣例測算,一名郵輪旅客在郵輪停靠時消費能力為30美元/小時―40美元/小時之間,以最低花費30美元/小時計算,1萬名遊客在母港區域停靠10小時,將會帶來300萬美元的收入。
發布會上,郵輪圓桌會發起人鄭煒航表示,當前全國郵輪產業都處於復工不復產的狀態,海南自貿港推行的海南郵輪港口中資方便旗郵輪無目的地航線試點,是當前國內郵輪業在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積極復工復產的一個標誌,南沙等郵輪港口可以積極探索、爭取「無目的地航線」,推動郵輪產業發展。所謂無目的地航線,即指郵輪並不靠岸,僅在海上巡遊的航線。
據介紹,廣州南沙郵輪旅遊自2016年以來連續四年接待出入境旅客人數穩居全國第三。2016年-2019年,廣州南沙共運營出入境郵輪413航次,接待出入境旅客165萬人次。
南沙今年將非遺媽祖文化和郵輪海洋文化結合,實現非遺文化的傳承創新的同時,將郵輪產業與本地旅遊經濟融合,是南沙將郵輪「母港」向「母港+訪問港」方向轉化的一個重要舉措。「未來到南沙乘坐郵輪的旅客,在上船和下船後都可以順路到南沙天后宮參觀,祭拜媽祖,增加從南沙出發的旅遊儀式感。」南沙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局長洪旻琪表示。
來源:金羊網
【來源:金羊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