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中市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基本建成

2020-12-24 記者杜利勇

12月23日,在晉中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去年以來,新組建的晉中市司法局黨組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及時出臺了《關於加強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方案》,大力推進市、縣、鄉、村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建設和熱線、網絡平臺建設。晉中市縣、鄉兩級公共法律服務機構連續兩年圓滿完成了省市兩級政府確定的實施免費法律諮詢便民工程任務,收到了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今年10月10日,晉中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的正式啟動運行,標誌著晉中市實體、熱線、網絡「三臺共建」,市、縣、鄉、村「四級聯動」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基本建成。晉中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以滿足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法律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按照「法律事務諮詢,矛盾糾紛化解,困難群眾維權,法律服務提供和指引」的功能定位,以市法律援助中心為母體,整合新組建的司法行政機關所有面向人民群眾服務的法律服務業務,在晉中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選擇市城區中心地段,在臨街一層設立對外法律窗口,建立公共法律服務大廳,大廳設有8個對外窗口,後臺設有12348法律服務熱線和遠程視頻服務,後臺一層、二層設有多個法律援助,人民調解等其他法律服務業務辦公場所。建設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由法律服務工作者全天候為人民群眾提供面對面的法律諮詢和「一站式」的法律服務,同時,健全完善了「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打造了集法律諮詢、普法宣傳、法律服務指引、投訴建議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熱線平臺,引入「全科醫生」接聽熱線,實現將複雜疑難問題轉介至實體平臺或網絡平臺進行深度服務。積極推進「網際網路+公共法律服務」,逐步實現為群眾提供信息綜合查詢、法律服務預約、網上辦理、滿意度評價等綜合性法律服務,中心大廳設有法律宣傳顯示屏和觸控一體機。

市縣鄉村四級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穩步推進。按照全業務,全時空的公共法律服務建設要求,晉中市司法局著眼於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實際需要,立足公共法律服務的功能定位,把市縣鄉村四級公共法律服務機構作為基礎性、示範性工程,整合司法行政資源,打造公共法律服務實體、熱線和網絡三大平臺。在實體平臺建設中,明確以市縣鄉三級為重點,分別建立市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1個、縣級11個,鄉級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142個,村級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1942個。在熱線建設中,明確了熱線平臺對外服務功能和後臺管理功能。網絡平臺建設方面,構築了以省公共法律服務網為支撐的公共法律服務網站集群,各級公共法律服務機構通過多種終端提供法律服務。形成了實體、熱線、網絡三大平臺「三臺同步」,整體聯動,互聯互通,一體推進。市縣鄉村四級公共法律服務機構聯合聯動,一併推動,強化了多元化、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務功能。在制度體系建設上,建立健全了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法律顧問、律師值班和免費法律諮詢、公證和司法鑑定、法律援助、人民調解等六項公共法律服務制度,有效推進了公共法律服務體制機制建設,將公共法律服務三大平臺打造成晉中市提供多種公共法律服務產品的有效載體,司法行政系統直接面向人民群眾提供法律服務的綜合窗口,彰顯司法行政職能作用,提升司法行政系統能力水平的亮點名片。

公共法律服務成效明顯。在圍繞中心,充分發揮公共法律服務職能中,今年以來,晉中市司法局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要求和晉中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緊緊圍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整合法律服務資源,深入開展省市重點工程項目、民營企業、困難群眾三大領域的公共法律服務三大專項行動,取得了明顯成效。一是圍繞重點工程提供「全程式」服務,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得到有效推進。按照山西省司法廳發揮公共法律服務職能,服務中心工作的要求,晉中市司法局及時研究出臺了《關於圍繞「三治三零」創建開展公共法律服務三大專項行動的實施方案》,緊緊圍繞服務省市重點工程項目,市縣兩級司法局長親自掛帥,堅持「項目落地、屬地服務」的原則,組織律師、公證、人民調解等法律服務團隊,通過一個項目一方案、一個項目一小組的方式開展法律服務,深入重點工程現場及周邊,實施法律宣傳30 餘次,出動法律服務人員600餘人次。在項目拆遷工程中,晉中市司法局組織以公證處牽頭,市直律師事務所配合的法律服務團隊,採取共性問題集中辦理,個性問題分別辦理,疑難複雜問題整合資源重點辦理的方式,召開座談會76次,提出法律建議120餘條,配合徵收辦工作人員入戶100餘家,化解重大矛盾糾紛150餘件,送達法律文書2000餘件,確保了全市重點工程項目的順利推進。二是圍繞民營企業提供「精準式」服務,全市的法治營商環境得到優化。市縣兩級司法局組織機關工作人員及律師、公證等業務骨幹深入市縣兩級民營企業,通過與企業家召開座談會、發放徵求意見卡、點對點問答互動等方式,梳理出了民營企業設立過程中的組織形式、設立協議等法律風險268個,股權轉讓、融資風險、勞動用工等方面的法律風險336個。針對梳理出的企業問題,採取集中企業「上大課」、分赴企業解難題,「法治小體檢」,防控「大風險」。今年6月4日、7月14日,8月11日,晉中市司法局分別聯合市工商聯、中小企業局、金融辦召開百家重點民營企業家參加的「創優法治營商環境 法律服務專項行動」等活動,現場解決企業法律問題,取得了明顯成效。據統計,截止目前,共為企業出具法律意見890條,出具法治體檢報告125件,幫助企業梳理法律風險點604個,完善企業規章制度191項,化解企業矛盾糾紛339件。三是圍繞困難群眾提供「普惠式」服務,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在全市開展「法援惠民生 扶貧奔小康」品牌活動,引導困難群眾通過「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山西法律服務網等渠道進行法律諮詢和申請法律援助,推行法律援助「預約辦」「郵寄辦」「在線辦」「網上辦」。實行經濟困難證明告知承諾制,困難群眾通過公共法律服務熱線、網絡平臺申請辦理的案件346件,實行經濟困難證明告知承諾68件,為殘疾人、老人提供上門法律援助138件,為受援群眾達成和解、調解協議176件,為農民工、殘疾人和退役軍人優先提供法律援助216件。深入推進「放管服效」改革,跟蹤監督2縣5部門證明事項承諾制試點,22個證明事項承諾制試點共辦理3464件。

晉中市司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晉中市司法局還要強化微信公眾號,小程序等移動端建設,實現法律諮詢和法律服務「掌上辦」「指尖辦」,建立公共法律服務網絡平臺與相關部門數據共享,業務聯動機制,真正實現「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達到讓人民群眾上一次網就能找到哪裡辦事,打一次電話就能知道怎樣辦事,跑一次就能見到辦事的人的目標要求。(杜利勇)

相關焦點

  • 張家口市深入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 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一站式...
    據介紹,張家口市公共法律服務是由市政府主導,市司法局統籌提供服務資源,旨在保障公民基本權利,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和保障人民安居樂業所必需的法律服務。近年來,在張家口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委政法委和相關各部門的支持幫助下,市司法局聚焦全省系統爭創一流的工作標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立足「法律事務諮詢、矛盾糾紛化解、困難群眾維權、法律服務指引和提供」的功能定位,加快推進以市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為主導、鄉鎮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和村居法律顧問為前沿的實體平臺,以「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為渠道的熱線平臺和以網站、客戶端為承載的網絡平臺「
  • 南寧市公共法律服務網絡體系覆蓋城鄉
    原標題:我市公共法律服務網絡體系覆蓋城鄉  12月25日,記者從南寧市司法局召開的2020年公共法律服務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我市已基本形成覆蓋城鄉、功能完備、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務網絡體系,實現公共法律服務的標準化、精準化、便捷化。  群眾遇到法律問題,可隨時隨地撥打「12348」法律服務熱線諮詢。
  • 綿陽市遊仙區深化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
    綿陽市遊仙區深化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三個全覆蓋」助力鄉村振興趙銀熙王婧近日,綿陽市遊仙區司法局以《「三化」聯動固本強基法治助推鄉村振興》為題,在全省司法所服務鄉村振興現場推進會上作書面經驗交流。該局積極爭取區財政落實公共法律服務專項建設資金和每年運行經費,全區12個司法所全部建成省級規範化司法所,實現了公共法律服務平臺、人員、業務「三個全覆蓋」,為遊仙區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線上線下 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全覆蓋建成區鎮村三級實體平臺。
  • ...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引領 加快推進全市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
    近日,為全面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加快推進天水市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全面提升公共法律服務能力和水平,中共天水市委辦公室、天水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制定出臺《天水市關於加快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對加快推進全市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作出了安排部署
  • 加快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山東打算這麼幹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林媛媛12月4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省司法廳主要負責同志等介紹全省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情況。省司法廳黨委書記、廳長王玉君在發布會上介紹說,瞄準群眾期盼、突出工作重點、提升工作水平,著力從四個方面上下功夫,努力滿足人民群眾的法律服務需求。一、在實現基本公共法律服務均等化上下功夫。加大法律服務資源供給。
  • 山東全力打造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
    山東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體會議《建議》指出,要完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始終把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作為平安山東、法治山東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程和戰略性任務來抓,各項工作走在了全國前列,今年9月,我省出臺了全國首部公共法律服務法規《山東省公共法律服務條例》,標誌著我省公共法律服務納入了法治化軌道。下一步,省司法廳將認真落實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體會議精神,銳意進取、乘勢而上,推動工作再上新臺階,全力打造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
  • ...服務平臺建設 著力打造公共法律服務實體、熱線和網絡三大平臺
    法制網9月4日訊 記者 王芳 近日,司法部印發《關於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建設作出部署。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要「推進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國務院《「十三五」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規劃》對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作出部署。
  • 重慶已初步建成「1+5」公共數據開放服務體系
    12月29日,重慶市公共數據資源開放情況新聞發布會舉行,重慶市大數據發展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楊帆表示,重慶高度重視公共數據開放應用工作,目前已初步建成「1+5」的公共數據開放服務體系。其中,1是開放系統,為公共數據開放服務體系核心載體;5是配套支撐體系,即:一套制度提供法制保障、一套規範健全標準體系、一個聯盟優化數據治理生態、一批創新應用促進數據開放、一個大賽激發數據創新應用活力。
  • 蘇州工業園區湖東多舉措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
    為推進司法行政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公益性、普惠性和均等化法律服務需求,蘇州工業園區湖東社工委採取多種措施開展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及時調整充實基本公共法律服務內容,力求讓基本公共法律服務惠及全民。
  • 五級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覆蓋海南城鄉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23日消息(記者 陳棟 通訊員 陳弼)12月22日,海南省司法廳召開全省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儋州現場會,通報全省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工作情況,並為儋州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和儋州市多元化解矛盾中心舉行揭牌儀式。
  • 2020年度全省公共法律服務工作「三率三感」培訓班在大理彌渡舉辦
    全省建成「一條主幹、四張網」的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16個州(市)、129個縣(市、區)、1407個鄉鎮和14371個村居實現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工作站全覆蓋;12348雲南法網和雲南掌上「12348」公眾號累計有113萬人次群眾訪問,共辦理法律諮詢22萬人次、法律服務事項8萬餘件,出具法律諮詢意見3萬餘份;「戰疫法治保障綠色通道」和「復工復產法治同行通道」,更是為群眾及時提供疫情實時信息並支持在線辦理各類法律服務
  • 墾利區堅持「四化並進」健全農村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苟金鈴 通訊員 劉菲 東營報導  近年來,墾利區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立足「覆蓋城鄉、便捷高效、均等普惠」要求,積極在構建優質均等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上進行了嘗試和探索
  • 上海市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推進會召開,為建設人民城市築牢法治基石
    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於紹良在會上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把牢重點、以點帶面,進一步提高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能力和水平,讓公共法律服務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市民,為持續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為更好建設人民城市,築牢堅實的法治基石。
  • 我市推動全市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 馬明龍徐曙海作出批示
    12月23日下午,全市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推進會召開,會上落實了市委書記馬明龍、市長徐曙海的批示要求,推動全市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更進一步
  • 山東出臺公共法律服務條例 利於民眾「按圖索驥」
    12月4日,山東省人民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該省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情況。 孫宏瑗 攝  中新網濟南12月4日電 (孫宏瑗)「公共法律服務點多、線長、面廣,與民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是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第一道防線。」
  • 健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等方面國家基本公共服務制度體系
    同時,各國政府和社會慈善機構還在為殘疾兒童少年提供特殊教育服務,在幫扶資助貧困家庭學生上發揮主要作用,這些均被視作公共教育服務制度範疇。兒童早期發展和後續教育是相互包容遞進的過程,對這一領域服務屬性的定位,完全出於各國法律政策的自行選擇。
  • 改革惠民生|定西市「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務覆蓋城鄉觸手可及
    ,加快建設完備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基本形成覆蓋城鄉、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務網絡,讓公共法律服務觸手可及,讓社會矛盾、風險隱患化解於萌芽。積極打通公共法律服務「最後一公裡」一體的「窗口化」服務平臺、「一站式」法律服務……定西市司法行政部門不斷統籌整合現有資源,建成集法律援助、法律服務、法治宣傳、人民調解等司法行政職能於一體的「窗口化」服務平臺,為人民群眾提供了「一站式」法律服務,充分發揮了司法行政工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作用。
  • 打造深港法律服務平臺!鹽田區深港合作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成立
    據悉,該中心可提供涉外法律查明、商事調解等涉港涉外六大類創新法律服務,將為建設深港國際旅遊消費合作區和推進產業興鹽戰略提供更好的法治保障。揭牌儀式深圳市司法局黨委委員、市律師行業黨委專職書記曹海雷,鹽田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王琨等出席活動,並為鹽田區深港合作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揭牌。
  • 晉中市防震減災中心:貫徹市委四屆九次全會精神服務 晉中轉型發展...
    ,紮實推進新時期黨的建設偉大工程,以提升全社會地震災害風險綜合防範能力為重點,堅持深化改革,夯實基礎,不斷推進新時代防震減災事業科學發展,推進全市防震減災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努力構建地震災害風險防治、地震基本業務、地震科技創新和防震減災社會治理現代化的發展框架,為助推晉中高質量轉型發展決勝全面小康作出了積極貢獻。
  • 全國首部公共法律服務法規《山東省公共法律服務條例》將於明年施行
    人民網濟南12月4日電(公雪)今天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山東省司法廳相關人員介紹全省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有關情況。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9月,山東省出臺《山東省公共法律服務條例》,將於2021年1月1日施行,這是全國首部公共法律服務的省級地方性法規,標誌著山東省公共法律服務工作步入法治軌道。《條例》共7章53條。包括總則、公共法律服務設施建設、公共法律服務提供、保障激勵、監督管理、法律責任、附則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