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學習#
新冠肺炎來襲,變長的寒假讓本該坐在教室的學習成了一種奢望。「學習不能停滯」的關鍵時刻,初三學生應該如何展開數學備戰,才能確保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績,希望本文能給大家提供一些思考與借鑑。
一、制訂可行的學習計劃,積極備戰中考
「中考」之前,總發現自己沒有弄懂的東西太多,需要學習的內容太多。面對繁雜的學習需求,我們有必要把數學的學習重點、階段劃分、日程安排等有效地銜接起來,既圍繞「中考」目標,又各行其是,互相協調,這就要求我們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
在這裡,與大家分享一個學生的《中考衝刺計劃》(部分)。其中的設計理念,很值得大家學習借鑑,但對於複習內容的安排,大家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確定。
這份計劃是一個數學期末考試成績只有78分的同學制訂的(計劃中不包括他在學校課堂學習中的內容)。經過4個月的努力,他提升到「一診」的97分,再上升到中考的112分,實現了數學成績的逆襲(滿分120分)。
這個計劃用表格形式,把中考衝刺的總目標(總分),學科目標(數學),現有實際水平(當前水平),階段目標(一診目標),中考目標等羅列了出來。確定從哪裡去實現目標(提分點),怎樣去實現目標(主要措施),實現目標的過程(執行記錄),以及在執行目標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反思(階段反思,每兩周一次)等都反映了出來,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
今年備戰中考,大家面臨居家學習,這個時候,更是比誰有一個執行力強的計劃的時候。同學們可以結合自己在線學習的實際條件和自己的數學基礎,特別是居家學習時的自我控制能力等,制訂好自己的數學複習計劃。在制定計劃時,建議大家主動與你的任課教師進行聯繫溝通,請他們幫你提供一些意見建議。
二、五官齊上陣,提升學習效率
居家學習過程中,教育部門、學校和老師都為我們精心準備了在線學習課程。無論是上新課,還是進入複習階段,大家要學會在線學習,特別是要學會聽老師的直播課。
我們應該怎樣參與數學在線學習呢?個人的建議是用好「五官」(眼看、耳聽、腦想、口問、手做)。
用眼睛多看——看PPT或視頻;用耳朵多聽——聽老師講的內容,弄清這一節課學的「是什麼」,培養自己的直觀想像和數據分析能力,增強數學問題意識。
用大腦多想——思考知識的引入和形成過程,對重點難點多建立聯繫,要做到邊聽課邊想,邊閱讀邊想,邊做練習題邊想,要把書本、網絡中的數學知識,通過自己的邏輯思考,深刻理解數學知識之間的邏輯關係,獲得自己對數學規律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的獨特認識,真正把書上的、網絡中的、老師講的知識都變成自己的知識,最終明白「為什麼」,培養自己的數學建模、數學抽象能力,增強數學創新意識。
用嘴巴多問——通過連麥、視頻等方式參與重點難點問題交流,把沒看懂、有質疑的地方「問」出來;動手多做——學數學一定要把重點和關鍵知識「點」出來,把公式、法則「劃」出來、把自己的理解、重要的結論「圈」出來。學數學還要多做習題,參與在線學習時要快速動手演算、推理,積極探究這該「怎麼做」的問題,認真審題,獨立思考,探尋解題方法和簡便解法,及時進行總結,增強自己的數學運算、邏輯推理能力,增強數學科學素養。為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如何參與在線學習,特製作簡明示意圖如下:
三、結合自身實際,開展個性化學習
數學在線課堂針對的是一個班,甚至是一所學校,一個地區的所有學生,教學的內容、方法等都帶有普遍性。每一個同學,自身知識水平、認知能力、經驗經歷和學習條件等各不相同。這些就導致在線課堂不能完全滿足我們的個體需要,所以在在線學習之餘,同學們要有具體的個性化學習安排。但在安排時要注意以下事項:
㈠在「三輪複習」時間分配上要關注數學的基礎性
中考時,數學試題考查的知識面全,注重基礎。居家學習要從基本的做起,多看課本。重視例題學習、精準掌握數學概念、熟練識記公式法則,做好⑴過教材、梳理考點的工作。這個工作可以獨立完成,也可以結合單元複習同步進行。建議基礎弱的同學,時間安排多一點、長一點,基礎強的同學,時間安排可以少一點、短一點。然後做好⑵攻專題、提升能力工作,努力拓展自己(特別是成績處於中間水平的那一部分同學)的成績上升空間。最後在考前1-2周要做好⑶驗成效、綜合自測工作,優秀的學生可以在這裡多花一些時間研究一下壓軸題,盡最大可能把自己的數學成績發揮到極致。
㈡在作息時間安排上要體現數學學習的特殊性
數學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自然科學,其學習方式與語言文字學科有別。數學思維需要在安靜的、能連續進行的時空中進行,數學能力需要在反覆的演算推理中進行提升,數學創新需要立即動腦動手去進行驗證。居家學習過程中,要把可連續支配、能固定安排的時間儘量先留給數學等自然學科,儘量創設一個安靜的思考環境和方便書寫的條件,以促進自己進行有效的居家學習。比如每天中午午休前後,人比較疲倦,可安排30-60分鐘時間學習數學,調節大腦的興奮狀態;每天晚上8-10點,對自己影響的因素或外出活動較少,可以安排一定的時間學習數學等。
㈢利用在線學習的精準信息提高居家備考的有效性
在線學習能向每一位學生提供精準的個性問題信息,利用好了,可以切實有效地提高備考的有效性。
在線學習過程中,大量的作業都是在學習平臺或APP上完成的,比如釘釘家校本、菁優網、洋蔥數學、QQ課堂、CCtalk、微信等,大家進行練習後,能第一時間形成錯題資源,有效地節約了大家建立錯題本的時間。
同時,部分APP還通過分析單個學生練習題目的過程,智能過濾已經熟練掌握的題型,對不會題、易錯題進行集中推送,甚至是通過視頻解析幫助同學進行知識理解,比如洋蔥數學、菁優網等。用好這些精準信息,讓我們把主要精力放在專攻自己的薄弱項上,更有利於學習效率的提升。
對於錯題的處理,如果是自己會做,因為粗心做錯了的,要及時分析錯誤原因,有什麼教訓,下一步如何預防;如果是自己根本就不會的題目,要經過獨立思考,多方突破,實在不行就通過網絡向老師或同學請教。原則上不建議同學們通過網絡查詢答案,因為老師或同學會告訴你思路、為什麼那樣做,而網絡答案往往就是一個解答過程。在問題獲得解決後,還要及時地進行解題思路和方法總結,以逐步提升自己的解題技能。
有人贏在了在線學習,有人輸在了居家學習。在線學習讓我們有機會接觸更多的知識,為我們增添了學習的精準性和便利性。我們在克服網絡文化良莠不齊的現狀的同時,要依託在線的優勢,積極對既有的知識體系進行反思、整合、運用、創新;同時,居家學習讓我們少了束縛,也容易與懶惰與貪玩為伍。我們要制訂一個可行的計劃,積極參與在線學習,在提升數學素養的過程中,實現對中考的備戰,把在線學習轉化成為人生而奮鬥之路上最美麗的數學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