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關節外科智能化技術 2020北醫三院人工關節論壇暨熱點與前沿...

2020-12-25 瀟湘晨報

10月18日,由中國醫藥教育協會骨科專業委員會主辦,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承辦的2020北醫三院人工關節論壇暨熱點與前沿技術研討會在北京舉行,來自國內骨關節外科的20餘位知名專家,以及160餘位關節外科的醫生、學者等參加了本次會議。本次會議聚焦人工關節領域近期的熱點話題和前沿理論,通過專題講解、話題討論等形式重點討論了以機器人手術、3D列印、計算機導航等為代表的數位化、智能化手術技術,也對目前關節外科發展的重要方向進行了深入探討。

除開幕式以外,會議還包含「前沿與發展」、「創新與結合」和「探索與討論」這三個主題。本次會議開幕式由本次大會主席、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骨科副主任、關節外科主任田華教授主持。

開幕式上,中國醫藥教育協會骨科專業委員會關節分會主任委員、解放軍第八醫學中心黃迅悟教授在致辭中指出,以機器人手術、3D列印等為代表的前沿技術是目前關節外科發展的重要方向,本次研討會恰是聚焦前沿,共話發展,是難得的學術盛會。

在「前沿與發展」主題中,中華醫學會骨科分會候任主任委員兼關節外科學組組長、中國醫師協會骨科分會副會長、西安交通大學關節外科中心主任王坤正教授回顧了我國人工髖關節外科的發展歷史,總結了現狀和瓶頸,並圍繞關節外科的發展方向進行了討論。此外,田華也作了題為「智能化技術在人工關節外科應用」的主旨演講,總結了骨科智能化技術的發展現狀,並分享了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智能化骨科手術的經驗和結果。

在「創新與結合」主題中,北京積水潭醫院周一新教授作了題為「機器人全髖關節翻修術」的主旨演講。他結合臨床病例,對機器人輔助手術在全髖關節置換術中的應用及注意事項進行了演示和講解。他認為,機器人輔助手術在全髖關節置換術中的應用切實可行,具有良好的準確性和精準性。此外,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的楊佩教授、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骨科李子劍教授分別作了題為「國產機器人系統在關節置換中的應用」、「可攜式導航設備在膝關節置換術的應用」的主旨演講。

在「探索與討論」主題中,楊佩、李子劍等嘉賓分別介紹了國產機器人系統、可攜式導航設備以及壓力傳感器在關節置換領域中的應用,也就計算機導航、機器人手術、虛擬實境、人工智慧等智能化技術在關節外科的應用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等進行了辯論和深入探討。

最後,由北醫三院關節外科的趙旻暐、李鋒、李子劍和劉延青4位教授對幾款最新的人工關節假體進行了介紹,分析了它們的特點,並分享了使用經驗。

【來源:人民網-人民健康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北醫三院人工關節論壇暨熱點與前沿技術研討會舉行 聚焦關節外科...
    央廣網北京10月19日消息 10月18日北醫三院人工關節論壇暨熱點與前沿技術研討會在北京舉行,來自國內骨關節外科的20餘位知名專家,以及160餘位關節外科的醫生、學者等各界人士參加了本次會議。會議聚焦了人工關節領域近期的熱點話題和前沿理論,重點討論了以機器人手術、3D列印、計算機導航等為代表的數位化、智能化手術技術,探討了目前關節外科發展的重要方向。大會主席、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骨科副主任、關節外科主任田華教授(主辦方供圖 央廣網發)本次會議主席由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骨科副主任、關節外科主任田華教授擔任。
  • 北醫三院人工關節論壇在京舉行—新聞—科學網
    圖為田華教授在開幕式講話(主辦方供圖)   10月18日,北醫三院人工關節論壇暨熱點與前沿技術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會議聚焦了人工關節領域近期的熱點話題和前沿理論,重點討論了以機器人手術、3D列印、計算機導航等為代表的數位化、智能化手術技術,探討了目前關節外科發展的重要方向,共吸引來自國內骨關節外科的20餘位知名專家以及160餘位關節外科的醫生、學者等相關人士參加。 據悉,本次會議主席由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骨科副主任、關節外科主任田華教授擔任。
  • 上海第九人民醫院集團骨科專科聯盟論壇暨第二十四期骨科關節外科...
    2020年12月26日,上海第九人民醫院集團骨科專科聯盟論壇暨第二十四期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骨科關節外科學習班在我院成功召開。本次聯盟論壇藉助第二十四期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骨科關節外科學習班,圍繞關節、脊柱、創傷等多個專題開展深入的學術交流。整場活動環節分設兩個分會場,分別為人工關節學習班和脊柱外科以及創傷骨科專題,其中上海市醫學會骨科分會浦菁薈關節組組長李慧武主任醫師組織了浦菁薈關節病例討論專題,邀請該領域知名專家進行針對性的授課。
  • 關節外科加速康復示範中心落戶北部寬仁醫院
    ');}-->   2020年12月13日,重慶市醫學會社會醫療機構骨科分會首屆會議,暨重慶市醫學會骨科分會關節研討會,於重慶北部寬仁醫院召開。全國骨科界大咖、200餘位專家齊聚一堂,共話骨科領域的新研究、新技術、新理念。
  • 【每日學術】微創與精準時代的關節外科
    導讀 微創人工關節置換的觀念是在20 世紀90 年代初時被提出,之後,國內外的醫學研究者都在手術技術 假體 器械等方面進行了不斷地嘗試和探索 2006 年8 月,在全國關節外科學組召開的「微創關節置換專家研討會」上將小切口和不切斷肌肉的髖關節置換都歸於微創關節置換
  • 北醫三院運動醫學研究所成功轉讓一項科技成果
    8月20日上午,北醫三院與北京納通科技集團就運動醫學研究所餘家闊教授「半個性化和完全個性化全膝置換用人工關節及其微創精準手術工具」的科研成果共21項專利舉行了轉讓籤約儀式,轉讓金額為5000萬元人民幣。
  •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延安分院骨科成功實施多例關節置換術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延安分院骨科成功實施多例關節置換術 發布時間:2020-01-17 09:13:03
  • 北醫三院舉行2020年教師節總結表彰大會暨迎新會
    年教師節總結表彰大會暨迎新會在五官科樓科學報告廳舉行。北京大學醫學部常務副主任、北醫三院院長喬傑院士,醫學部黨委副書記徐善東,北醫三院副院長李樹強、王健全、付衛、沈寧、宋純理,北醫三院黨委副書記劉東明、總會計師李春出席。醫院教學管理委員會資深專家、各科室主任、教學副主任、教學秘書、導師代表、護理部主任、縱向班班主任、獲獎教師,以及2020級研究生新生等共200餘人在現場或通過線上形式參會。會議由教育處處長韓江莉主持。
  • 股骨頭壞死除了換關節,還有哪些選擇?
    李曉明,關節三科主任、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導師、北京大學訪問學者、河北省「三三三人才」中國中西醫結合骨科微創專委會骨關節病學組副主任委員中國老年醫學會骨科分會保膝學組常務委員河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骨關節病委會主任委員
  • 鍵嘉科技:公司關節外科手術機器人將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全景網8月13日訊 全景鳳凰營·灣區科創大賽海選項目路演(第17場)暨科發資本科創價值投資專場活動本周二下午在杭州市濱江區全景網杭州路演中心舉行,杭州鍵嘉機器人有限公司(簡稱:鍵嘉科技)CTO喬天在本次活動上介紹,公司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手術機器人,致力於提供關節外科的整體解決方案,提高關節外科醫生手術水平的一致性和穩定性
  • 二附院舉辦ERAS下人工智慧計算機輔助關節置換技術高級培訓班暨...
    11月4日,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骨關節外科成功舉辦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蛇牌學院第五屆ERAS下人工智慧計算機輔助關節置換技術高級培訓班暨第三期大師面對面系列學術會議。大會由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骨關節外科副主任副教授楊佩、宋金輝主持。
  • 國產七軸關節外科機器人輔助全髖關節置換手術完成
    5月6日,由陝西省骨與關節學會會長、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關節外科中心主任王坤正教授主刀,陝西省骨與關節學會副會長楊佩主任醫師、田潤副研究員協助,成功完成了全國首例七軸協作機器人輔助全髖關節置換手術。此前,全球主要使用六軸機器人輔助醫生手術。
  • 北醫三院舉辦2020年歡迎新職工大會
    新的疾病總會出現,如「非典」和「新冠」,只有不斷更新對已有疾病的認識,不斷學習、掌握新技術和新本領,才能不負醫者的職業本質——救死扶傷。她表示,要成為北醫人、三院人,只有做到有擔當和責任,才能融入這個新集體。「人是要有信仰的,有信仰的人,就有方向和不同尋常的力量,希望新同事不斷完善和實現自我,為三院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 北醫三院:科技創新 驅動學科群建設
    作為北京大學的附屬醫院,北醫三院既是一家疑難疾病會診中心,又是一家醫學新技術的研發中心。醫院創新的動力源於臨床一線的醫務人員,源於他們面對患者病痛、希望給予幫助的醫者仁心。 作為醫院,對創新的激勵方式,除了營造創新文化之外,最重要的是打造創新平臺。所謂創新平臺,就是要為創新者提供最好的資源和服務,同時去承擔創新可能帶來的風險。
  • 北醫三院崇禮院區:為冰雪運動提供強有力的醫療保障
    張家口市崇禮區人民醫院原是一家縣級二甲醫院,專科分科不細,日常診療還停留在傳統大內科、大外科的粗放式診療模式,多年未進行過大型外科手術。北醫三院全面接管後,按照北京標準推廣規範化診療,招聘各類人才充實臨床隊伍,選派骨幹醫護赴京進修學習,購買先進醫療設備,派專家出診教學等,使崇禮院區的軟硬體實力得到迅速提高。
  • 北醫三院:優勢學科群成長秘訣
    2015年7月3日,健康界傳媒與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以下簡稱「北醫三院」)共同主辦"北鬥學院標杆醫院學習之旅——北醫三院站」,探訪這家醫院光環背後的實踐。"就綜合學科實力和管理水平而言,北醫三院堪稱全國最好的醫院之一,她所展現的內涵力量值得全國同行近距離觸摸。"健康界傳媒總編輯趙紅女士如此描述此行的價值。
  • 一個人工關節能用多久?人工關節到底能用多長時間?
    一個人工關節能用多久? 相信很多朋友在置換關節手術之前都會提出這樣的問題。據山東省立醫院骨關節外科副主任醫師袁林介紹,人工關節的壽命一般是20-30年。 人工關節置換術有優點,也有缺點。
  • 北醫三院男醫生畫「骨」走紅:有「強迫症」才越畫越好
    北京青年報記者近日獨家採訪到了主人公——北醫三院運動醫學科醫生邵振興。自2012年獲得北京大學醫學部運動醫學博士算起,他進入北醫三院運動醫學科工作已有4年,這樣的年紀在醫院尚屬「年輕」大夫。目前,邵振興擔任住院總醫師,平日裡負責所在一病房住院床位的周轉,包括每天入院出院的病人、手術的安排等等都需要「住院總」來完成,相當於病房的「大管家」。同時他還要完成每周10多臺的手術和半天的門診。
  • 北醫三院開心臟瓣膜病門診,換瓣可以不開胸!
    有了新技術和新模式的雙重保駕護航,中重度主動脈瓣狹窄或反流患者將有更好的獲益。TAVR手術創造更多治療機會10月15日,在北醫三院心內科的胸痛中心介入手術室,一場高難度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順利完成。由唐熠達教授帶領的專家團隊,為一位84歲的高危主動脈瓣狹窄合併心力衰竭患者換瓣,老人重獲「心」生。
  • ...大伽|雲集|護理|北醫三院|護理部|護士長|主任|管理|-健康界
    10月9日~10日,在「2018中國醫院創新發展峰會及北醫三院建院60周年學術研討會」上,以「效率•質量•安全•發展護理管理創新之路」為主題的護理分論壇順利舉行。,及張燕輝護士長出席本次論壇並做精彩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