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底在學什麼英語?
1)Personne n』a besoin de porter un masque si un médecin ne vous demande d』en porter un.
Nobody needs to wear a mask if the doctor doesn’t require it.
如果醫生不要求,沒必要戴口罩
我相信,這句法語我無法做到一個字母都不錯地準確無誤地寫下來,雖然它的英語在我看來是那麼簡單容易。
同樣道理,我相信,這句英語肯定很多人無法做到:一個字母都不錯地、準確無誤地寫下來。雖然它的中文在我看來是那麼簡單容易:學習英語N年,「形」首先出了大問題,「形」首先都不過關,如何該去談別的。有幾個人這句簡單英語曾經動詞書寫過10遍以上(不說多了)。
「字形」都不過關,你就去學那些你認為「實用地道」的英語口語嗎?不認字,不會寫,只想光會說光會聽,那就叫典型的「文盲式英語」:中文文盲也是如此狀態。
好吧,就算你想偷懶,只學「文盲式英語」吧。
2) Personne n』a besoin de porter un masque si un médecin ne vous demande d』en porter un.
Nobody needs to wear a mask if the doctor doesn’t require it.
這句法語在我「說」它的時候,耳根根本沒有一種或是巴黎市中心發音,或是巴黎市郊發音或是我自己的發音,很流暢很熟練的聲音,以及一定的語音語調在耳畔「響起」,而是「聲音」如此「生澀」的感覺。
然而,讀到同樣是它的意思的英語時,耳根裡的「聲音」如此清晰流暢,帶響亮的語音語調,「耳洞」裡滿滿都是飽滿的美音或英音。
同樣道理,相信很多人「讀」這句很簡單的英語的時候,他們耳根根本沒有一種或是美國發音,或是英國發音或是他們自己的發音,很流暢很熟練的聲音,以及一定的語音語調在耳畔「響起」,而是「聲音」如此「生澀」的感覺。
然而,讀到同樣是它的意思的中文時,耳根裡的「聲音」如此清晰流暢,帶響亮的語音語調,「耳洞」裡滿滿都是飽滿的標準普通話或帶有他家鄉口音的普通話。
也就是說,英語學了N年,你連「音」都沒有過關:這句普通的英語你曾經為它耗費過多少個小時,付出或多少?
不學「有形」英語,「形」不過關,就說學「文盲式英語」,現在一檢查連「音」都不過關,難道要改學「啞巴英語」了嗎?
3) Personne n』a besoin de porter un masque si un médecin ne vous demande d』en porter un.
Nobody needs to wear a mask if the doctor doesn’t require it.
這句法語我在讀它的時候,「義」(意思,中文意思)都讓我讀得零零碎碎,來回「復讀」幾次才基本能用英語「讀懂」它。可是,看到它的英語時,我「一次過」就能讀懂它(還帶流暢的英語語音語調),而且我是「用」英語讀懂它的It's totally/completely unnecessary to use a mask without a request to do do from your doctor.
也就是「義」 必須是英語的在我這裡根本不是問題。
同樣道理,我堅信,這句英語很多人在讀它的時候,「義」(意思,中文意思)都讓他們讀得零敲碎,要來來回回「復讀」幾次才基本能用英語把它讀順暢,「讀懂」它。不要說「義」是英語的,連「義」是中文的估計也要反應「延遲」幾秒才「到達」大腦「解碼中心」。
可是,看到它的中文語時,大家肯定都能「一次過」就能讀懂它(還帶流暢的中文語音語調)。
也就是「義」 必須是英語的在我這裡根本不是問題。
我通過我的法語對同樣一句英語在「音形義」三個方面的體驗,感受著我的法語:「形」不過關,那我就不學「形」了,j我只學「文盲式法語」吧,只學它的「口語」就好。可「口語」的「音」卻一樣不過關,「文盲法語」學不成了,最後。「義」也是個大問題。通過比對此心態和分析,我想問:你到底要學什麼英語?你學英語時的「音形義」,你都分別為它們認真努力地付出過多少小時?還是只用眼睛無語無聲無義地用中文「讀」它幾遍,也就是用中文「理解」它幾遍算是「學了」,「學過」和「學完」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