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華為、小米、OPPO、VIVO等國產手機品牌近年來爭相開啟「向著高端走」戰略路線,部分頭部企業正陸續在該路線上站穩腳跟,這使火藥味十足的手機市場競爭格局再度生變。從最新披露的Q2手機市場數據來看,小米已經正式加入高端化陣營,此前由蘋果、三星、華為所構成的「三足鼎立」格局,正在逐步變成「四分天下」。
由於高端機型的利潤更高、更能體現手機廠商的技術能力、更加容易吸引到穩定的高消費人群,近年來國產手機頭部廠商相繼開啟高端化路線。
這種變遷迎合了市場需求變革的需要。近年來,全球消費者對高端機型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2019年第三季度,600美元到799美元區間的手機佔比達到了43%,同比提升39%;800美元到999美元區間的手機佔比達21%,同比提升59%。一年間手機市場向中高端遷移幅度明顯,在4G手機已經普及的情況下,手機從低端升級到中高端需求較為顯著。這為頭部手機廠商帶來了戰略轉型機遇及謀求中高端銷量增長的空間。
在去年,國產高端手機還呈現出「華V」兩家稱霸之式。根據IDC的2019年中國中高端價位智能機市場份額報告顯示,在2019年期間無論是在線上渠道還是線下渠道中,vivo和華為的市場份額佔比都是排在前列的。
而在今年,小米又在競爭中實現突圍。2020年第二季度,小米中高端手機銷量佔比再度提升,ASP同比上升11.8%。維持了一季度以來的手機出貨結構優化的趨勢。
ASP的提升,成為小米手機產品中高端化進展的重要作證。梳理來看,2019年,小米手機ASP同比上升2.2%。2020年第一季度,ASP同比上升7.2%。2020年第二季度,中高端手機銷量佔比再度提升,ASP同比上升11.8%。這說明,小米手機的平均售價不但連續同比提升,而且幅度越來越大。
在高端手機市場競爭中,5G手機成為觀測冷暖變遷的重要一維。5G元年開啟後,5G手機成為頭部廠商的必爭之地。隨著去年年底國內三大運營商正式獲得了5G商用許可,國內的各大手機廠商都是緊隨時代潮流推出了自己的5G旗艦機。可以說2019年下半年是國內手機市場競爭最為激烈的時刻,大大小小的手機廠商為了在5G手機這塊蛋糕上咬上一口都是各顯神通,無論是線上市場還是線下市場都能見到5G手機的身影。
不過,即便競爭熱潮剛起,已經呈現了強弱分化格局。從目前來看,隨著5G手機暢銷機型的漸次出現,國產手機已經明顯佔領了霸主地位。以2020年Q2為例,統計數據顯示,在全球手機4000元以上的機型中,三星7款,蘋果6款,華為4款,一加、小米、OPPO各1款;3000-3999元的暢銷機型中,蘋果、華為、OPPO各3款,小米、三星、一加、榮耀、vivo各2款,iQOO1款;2000-2999元的暢銷機型中,華為5款,OPPO4款,三星和榮耀各3款,小米和vivo各2款,蘋果1款。
頭部品牌5G手機產品力正在大幅提升。以2020年2月份出爐的小米10系列手機為例,這款年內首款5G高端旗艦手機,不到兩個月內出貨量超過百萬。採用當時綜合性能最強的配置,也率先利用Wifi 6、氮化鎵充電器、石墨烯導熱膜等創新技術。
值得注意的是,手機市場格局依然在不斷演進之中,尤其在新的全球形勢下,高端手機的演進趨勢也充滿波折和挑戰。
根據CMR日前發布的數據,在印度市場高端智慧型手機的前三名中,排名第三的一加手機市場份額15%,同比下降34%。這也被市場解讀為,一加之所以開始發布中低端手機,甚至連入門款機型都不放過的原因——因為高端市場受到打擊太大。
那麼,在「四分天下」的新格局之後,頭部廠商能否繼續突圍呢?
從目前來看,不排除新格局在不久後再度重構的可能。例如,華為的高端晶片供應鏈被切斷後,華為方面日前表示,所設計的麒麟9000晶片,代工企業臺積電只生產到特定日期。同時還表示,在全球化過程中,只做晶片設計是教訓。
同時,還有一些頭部廠商在憑藉所積澱的優勢有望繼續發力。以小米為例,這些年來,小米持續通過投資支持創新技術和應用,對產業鏈裡和5G、物聯網、人工智慧有關的材料、晶片和零部件公司進行投資,構建起強大的生態系統。截至2020年8月份,小米產業基金已投資了超過70家半導體和智能製造的公司。這種並不完全依靠內生,而是龐大繁榮的外延體系的技術模式,或在成為小米站穩中高端的重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