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下稱《規劃》)印發下來之後,SERES(賽力斯)可算是鬆了一口氣。
過去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談到技術路線時,只提到了純電動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和節能車,沒有明確提到增程式電動車。這讓不少專家產生些疑慮:「增程式到底算不算插電式混合動力?」
這種疑慮也導致了車企在研發增程式電動車的過程中慎之又慎,甚至直接放棄了這一技術路線,讓增程式電動車處於一個「不明不白」的尷尬定位。
但在新的《規劃》裡,增程式電動車總算是名正言順了。
《規劃》裡提到了三縱三橫的研發布局。所謂「三縱」指的就是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燃料電池汽車;所謂「三橫」指的是動力電池與管理系統、驅動電機與電力電子、網聯化與智能化技術。
給增程式電動車擺正牌位,是理所應當的事情,也是市場選擇出來的結果。畢竟,理想ONE(參數丨圖片)每月幾千臺的銷量已經驗證了市場上確實有一部分消費者青睞這一技術路線,即便它本身受到許多非議。
政策上的利好,對於SERES(賽力斯)來說,無疑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前有理想在増程式電動領域的「江湖地位」,後有小牛創始人李一男宣布進軍增程式電動領域,SERES(賽力斯)夾在中間,可真有點前後夾擊的味道。
好在SERES(賽力斯)已經深耕增程式電動車多年,掌握其多項核心技術,並有一款極具競爭力、有著差異化定位的產品——賽力斯SF5。
01,市場不缺理想ONE,但缺賽力斯SF5
說到SERES(賽力斯),大家或許有些陌生,雖然它已經誕生有四年之久。如果說到東風和小康,估計大家會熟悉許多。他就是這兩位老牌裡出來的新生力量,2016年在矽谷誕生,在矽谷研發,但紮根在中國。
它和理想汽車有著非常相識的歷程——不僅技術路線一樣,就連車型發布的時間也差不多,不同之處在於兩臺車的性格。
理想ONE主打的是家庭用戶,「奶爸」的標籤就像是牛皮蘚一樣緊緊貼在了它身上。可賽力斯SF5不一樣,它是一款「大鋼炮」。它沒有超過5米的車身,也沒有7座的布局,它有的是4.8秒破百的加速能力,跑車級的操控水平。
我想,在寫賽力斯SF5的研發報告時,項目負責人應該把「我要造跑車」寫在封面上。因為在賽力斯SF5身上,你能看到的跑車基因實在太多了。
例如它用上了倍耐力P-Zero高性能輪胎,這一般只會出現在跑車級別的車上;例如它配有彈射起步模式——一種能讓你踩下油門就緊貼椅背的功能,這同樣也不太可能出現在家用車上;還例如它用上了輕量化的鋁合金底盤、前雙叉臂後梯形多連杆獨立懸掛,並配上了歐洲賽車級的調校風格……
你說哪款車型更符合這個時代的潮流?不可否認是理想ONE。畢竟中國消費者大多以家庭用戶為主,要從三千弱水中取上一瓢還是一件相對容易的事情。但如果你問中國這個市場最缺哪一款車型?我會說賽力斯SF5。中國這個市場迎合消費者口味的車太多太多了,而能特立獨行、獨當一面的車型卻又少之又少。
在很多人看來,特立獨行、獨當一面這類詞都是用來形容異類的。我不反對這一觀點,但在汽車裡頭,這類詞也意味著極致,高門檻。我們不妨換個角度來想想,大空間和高性能這兩個賣點,誰更容易做到?
市場的答案無疑是最權威的——你看過有便宜的高性能車麼?便宜的大車倒是不少。從另一個角度,我們也能看出性能與空間哪一個含金量會更足一些。寶馬3系從325i升級到325Li只需多花3.4萬元,但從325i升級到330i卻要4.8萬元。
02,家用車宜做,但性能車難做
毫無疑問,造性能車的都是有夢想的人!因為這確實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畢竟這個市場對家用車的需求很多,但對性能車的需求很少。可是,論造車難度,後者無疑是前者的數倍,因為它需要掌握真正的核心技術。
同樣都是超跑,為什麼法拉利、蘭博基尼要遠比瑪莎拉蒂有份量?無他,因為前兩者的發動機是自家的,是自己掌握的核心技術,而瑪莎拉蒂不是。
SERES(賽力斯)顯然知道掌握核心技術的重要性,所以在品牌誕生前幾年,它沒有急於推出新車,搶佔融資風頭,而是潛下心來專心致志幹研發,打造世界領先,達到工業4.0標準的重慶金康兩江智能工廠。
從2016年到2019年,SERES(賽力斯)整合全球技術資源,與眾多國際品牌供應商及一流科研機構達成戰略合作,如博世、英偉達、華為、伯克利大學、密西根大學等,正在申請及已獲得的全球技術專利超過1000項。這當中不乏行業裡首創的技術,例如四電機獨立驅動技術和領先的車載一體化增程器平臺。
掀開賽力斯SF5的外殼,你會聞到濃厚的自主研發的味道。
SERES(賽力斯)不僅自主開發了核心的「三電」技術,「三電」產品也是SERES(賽力斯)自主生產的。電機,電池,電控技術都是SERES(賽力斯)在矽谷的原創,從零開始,完成了概念原型、工程樣件、試驗驗證、產品定型的全過程。
傳統燃油車在高原嚴寒等氣候會有動力衰減的情況,可賽力斯SF5沒有,它全路況全天候沒有動力損失,動力表現始終一致。
味道不僅是自主的,同時也是世界級的。
在賽力斯SF5身上,你能看到一個最大功率達到510kW,最大扭矩達1040Nm的三合一電驅動。這無疑是超跑級別的動力參數。而這些參數背後是一臺最高轉速達到每分鐘16000轉,最高效率超過了95%,峰值功率密度達到了每公斤5.5千瓦,連續功率密度達到了每公斤2.1千瓦的銅轉子異步電機。
這些技術讓賽力斯SF5成為了與眾不同的電動車。
現在的電動車加速都很快,0-100km/h加速隨隨便便都能在5秒以內。不過,這加速能力就像是過敏反應,來的快去的也快——過了時速100之後再加速,甚至只是過了60km/h的再加速,許多車都會「萎靡不振」,像軟腳蟹一樣。
可是賽力斯SF5不同,它0-100km/h的加速時間不算快,只是4.8秒而已,但是它在後端的加速中卻越踩越有,你很難感受到它有動力衰減的現象。
這就是掌握核心技術的魅力!
03,高科技、高性能=高價格嗎?
我和你一樣,看到賽力斯SF5有著過500kW的功率,過千牛米的扭矩之後,也以為這輛車的價格不會便宜。
在過去純電動車還沒大動靜的時代,這樣的動力往往意味著百萬價位,例如將近千萬的蘭博基尼大牛,其最大功率不過770kW,最大扭矩不過720Nm罷了。而50萬以下的車,300kW/700Nm大概就已經到頭了。
可是,沒想到SERES(賽力斯)讓動力變得如此「不值錢」!
賽力斯SF5兩驅版的價格不過24.90萬,而四驅版的入門價僅僅為27.90萬,頂配也不過33.90萬元。作為對比,大眾途觀L的四驅入門價格也要去到26.98萬,只比帶綠牌的賽力斯便宜9千塊錢罷了,本田UR-V的四驅版入門價更是去到了29.29萬,比賽力斯SF5貴了萬把塊。
要知道,賽力斯SF5是一款電動車,但是它和這些燃油車一樣,沒有裡程焦慮症,沒有充電樁的煩惱,加油就能跑。另外,它還有傳統燃油車享受不到的綠牌政策,免購置稅……
即便電動車享受著如此多的優惠,但SERES(賽力斯)依舊堅持油電同價,把優惠最大限度給到消費者,這體現出他們想要顛覆傳統燃油車的決心。
這是一款真正能甩掉「充電保姆車」走川藏線的電動車。
今年,在疫情之下,所有車企都不好過,甚至有些老牌車企面臨倒閉退市。但SERES(賽力斯)還是堅持著自己的節奏,在今年四月開始交付新車給用戶,在七月份的成都車展上市新車型。
目前,SERES(賽力斯)的交付量還不算多,但對於這麼一款極致之作,這一切才剛剛開始。就像已經把萬元手機做透的華為,做千元手機還會有難度嗎?
文 | 青主、大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