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理想ONE公布上月交付數據,3692輛的成績不僅超越了蔚來ES6、比亞迪唐DM等純電、插混車型,也連續兩個月成為中國新能源SUV的銷冠。
中國消費者對增程式電動車的認可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理想ONE的階段性成功,多少還得歸功於「生逢其時」:新能源雖然大勢所趨,但純電車時代尚未到來,兼有純電和燃油車優勢的增程式電動車,卻已然搶先迎來了春天。
其實國內市場上目前增程式電動車除了理想ONE,還有一個選項,就是與理想ONE有著同為增程式電動車的賽力斯SF5。
與理想ONE不同的是,賽力斯SF5身上,有著許多自主研發的原創核心技術。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兩款車,對比一下兩款增程式電動車的一些核心差異。
性能差異:700馬力對標326馬力
理想ONE當前的風風火火,其326ps/530N·m、零百加速6.5秒的動力表現是一大亮點。畢竟,如此數據,已經秒殺一大群同級燃油車。
但作為後來者的賽力斯SF5,在性能表現上更加出乎人們的意料。其四驅高性能版本最大可輸出700馬力,峰值扭矩1040N·m,整車重2.37噸的重量,卻可以實現零百加速更是低至4.8秒。最高車速可達230公裡/小時。可以說,賽力斯SF5樹立了增程式電動車的性能標杆。
也正是有了這700 馬力的底氣,賽力斯SF5在地上難覓同級對手。近日的一場官方試駕體驗活動中,直接將直升飛機拿來PK!
車神舒馬赫曾經駕駛法拉利F 2003賽車與戰鬥機競速,成為法拉利經典時刻。而賽力斯SF5也和貝爾407GX直升機來了一場急速狂飆。
雖然直升機的一般巡航速度達到246km/h,但在短距離加速賽上,卻依然敗給了賽力斯SF5。
賽力斯SF5這個700馬力是什麼水平?幾乎是可以直接正面硬剛蘭博基尼大牛的6.5L V12,直接媲美頂級超跑的水平。但是要知道,後者的價格,那可是從600多萬起跳了。
同樣是增程式電動車,為什麼賽力斯SF5的性能比理想ONE強了這麼多?這是因為賽力斯SF5的前後軸上各有一臺交流異步電機,每個電機的最大功率255kW,最大扭矩520N·m。外加一臺1.5T渦輪增壓發動機負責給電池供電。而理想ONE主要的設計初衷是滿足家用,所以前後電機的功率不大,前電機100KW,後電機140KW。外加一臺1.2T的三缸燃油機,負責給電池供電。從核心的發動機+電機的組合各項指標來看,賽力斯SF5主要強調的是運動高性能,而理想ONE更偏向家用。定位不同,兩者在性能表現上的差異,也就不難理解。
值得一提的是,賽力斯SF5還提供了一款後驅版本,只有一臺後置電機,電機最大馬力為347匹,最大扭矩為520牛·米。除了少了前置電機,後驅版跟四驅版在其它方面並沒有什麼差別。零百加速時間為6.8秒。相比理想ONE,賽力斯SF5即便是後驅版,其電機的最大馬力也比理想ONE略勝一籌。可見賽力斯SF5是將性能路線貫徹到底了。
性能車與奶爸車的內在差異
憑藉均衡的性能、不錯的車內空間和6/7座的車身結構,理想ONE在不少人心目中有著「奶爸車」的標籤,其實這並非吐槽,而是對其家用屬性的高度認可。
而賽力斯SF5走的就完全不是同樣的路數。除了上面說的動力上的差別,我們來看看兩車在其它核心部件上的差異。
賽力斯SF5的底盤採用了前雙叉臂四球節式獨懸+後多連杆梯形臂式獨懸,大家都知道,前雙叉臂懸架是一般在注重性能操控表現的豪華車上,才會出現的懸架結構。一來是成本高,二來體積大,佔用機艙空間較多,對底盤布局的要求更高,研發難度也更高。但是前雙叉臂的懸架結構帶來更好的橫向剛度,帶來車輛更好的操控穩定性,以及更強有力的側向支撐。對提高性能表現至關重要。在同級別的新能源車裡,擁有這樣底盤結構的可謂鳳毛麟角。
理想ONE採用的底盤懸架結構和一般的燃油車無異。即前麥弗遜式+後多連杆式的獨立懸架。前懸架之所以沒有採用雙叉臂,除了成本上的考慮,也可能是因為雙叉臂對空間的要求更高。理想ONE作為一個全新車企的首款作品,底盤布局借鑑其它車企的成熟做法,可以縮短研發周期,降低成本。
此外還有一個細節是,底盤部分體積最大最醒目的下控制臂。賽力斯SF5用了全鋁合金材質,而理想ONE的後輪下控制臂用的是衝壓鋼板,但被噴塗成了銀色。此外,賽力斯SF5還用了鋁合金副車架,這點也值得點讚!
不同的底盤結構也帶來了不同的駕駛體驗。賽力斯SF5在實際駕駛中,得益於它超過2噸的車重以及穩健的懸架支撐,保證了激烈駕駛時,也依然能有優秀的側向支撐。而在爛路行駛時,其底盤濾震性也表現的相當不錯。過坑窪路面時,幾乎很難有顛簸能夠直接傳入車內。
而理想ONE的底盤風格是偏向於舒適和家用風格,懸架支撐性不錯,但底盤的濾震性不是很到位,會將路面的一部分顛簸很明顯的傳入車內。此外,轉向手感很細膩,但回正速度稍慢了一些。很顯然,理想ONE本質上就是一臺奶爸車。
為了強化運動性能,賽力斯SF5用的輪胎是倍耐力P-Zero高性能輪胎,輔之以20寸運動型鋁合金輪轂,此外還配有彈射起步模式。理想ONE用的是米其林PRIMACY靜音輪胎,也是20寸鋁合金輪轂,側重於靜音和舒適。
所以,比較了兩款車的動力、底盤、輪胎等細節,不難看出,賽力斯SF5是在理想ONE之後,開了一個全新的細分領域——增程式電動車的運動高性能流派。
價格方面,理想ONE只有一種價格:32.8萬元,分六座和七座版本。而賽力斯SF5共推出三種配置,兩驅高性能運動版24.9萬元,四驅高性能運動版27.9萬元,四驅高性能版33.9萬元。相比理想ONE的準入門檻更低。
值得一提的是,賽力斯SF5可加92號汽油,理想ONE的 標號則是95號。
再聊聊賽力斯SF5的技術背景
關於理想ONE前世今生,大家都已經很熟悉了。不做贅述。但很多人對賽力斯這個新興品牌不甚了解,它是東風與金康聯盟的乘用車品牌,東風就不多說了,擁有50多年深厚的造車底蘊和經驗、強大的資本實力及豐富的國際資源,而金康汽車,是率先在美國矽谷建立研發中心的中國汽車品牌,特色是純電動和增程式平臺。此外它還擁有屬於自己的一座工業4.0智能工廠。
雖然賽力斯名氣不算大,但它確是少有的自己掌握了核心技術的新能源車企。賽力斯是目前國內唯一實現了三電(電機、電池、電控)矽谷垂直研發的品牌,擁有高集成度的三電一體化平臺技術,在其核心的三電系統領域,正在申請和已獲得的技術專利就有近1000個。
特別是電池方面,賽力斯是國內首家成功開發量產不起火、不爆炸電池pack的品牌,並且已經在賽力斯SF5實車上通過熱安全驗證,將用於後續車型,這對於中國新能源汽車整體而言,也是一項巨大的突破。
現在流行一句話叫「看一個人的層次,就要看他的朋友圈」,對一個企業來說,依然如此。賽力斯的供應商來自世界大牌。譬如塗裝供應商是德國的杜爾、焊裝則有美國的ABB、kuka,以及源自荷蘭、Model 3的供應商VDL;而軟體層面則有華為、西門子、洛克威爾、EPR等,可謂從源頭上,便保障其零部件和技術應用的高標準和高品質。
在賽力斯SF5增程車型之後,賽力斯SF5的純電版最快將於年內推出,而即將到來的2021年,將會是賽力斯的產品大年。一年之內,賽力斯將推出包括SUV、 MPV、轎車各個細分領域多達7款車型。渠道方面,目前賽力斯在北、上、廣、深等主要城市的體驗店和中心店已投入運營,預計今年內全國體驗網點將達到50個。
寫在最後
比較了理想ONE和賽力斯SF5,不難發現兩款車雖然同為增程式電動車,但內在差異其實很大,產品的設計思路也完全不同。
從市場上的傳播聲量來看,理想汽車的創始人李想同學,傳媒出身,對於傳播和營銷很有一套,理想ONE就是在其強大的、成體系的宣傳裡,成為話題和網紅車型。
相較於理想汽車,賽力斯在傳播中的音量就顯得比較小了。究其原因,這和賽力斯多多少少有點像「理工男」比較務實。
但通過對比,就硬實力來說,賽力斯SF5相比理想ONE在性能和操控上的優勢還是很明顯。一個市場不應該只有一種風格的產品,更多不同風格的車型,才能滿足消費者更多樣化的需求。
既要享受電動車的高性能和綠牌福利,又要規避裡程焦慮,增程式電動車是目前合適的不錯選擇。如果手握30萬,是買一款中規中矩、實力均衡的「奶爸車」,還是一款可玩性更高、操控更爽的「運動高性能車「?你的選擇會是什麼呢?
版權聲明:本文為線外邦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線外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