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努力研發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藍色藥物方案

2020-12-24 海報新聞

當前,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近1個月來,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主動對標國家海洋科技戰略力量的總要求,自覺擔當為國家重大需求提供技術支撐的使命,發揮多學科交叉、大平臺、大團隊、大協作的優勢,集智攻關,科研團隊克服困難,夜以繼日持續開展科學實驗,不斷夯實研究假設,正在逼近既定的科學目標。據悉,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適時啟動了主任基金應急專項,迅速組織相關團隊尋找可在環境中使用阻斷病毒傳播的和直接用於人體治療病毒感染的藥物和方法,可望提出2~3種有效的防控策略及潛在海洋藥物。海洋化合物結構多樣、活性高、成藥性強。與陸生天然產物相比,海洋化合物的結構相對有更好的剛性,74%以上都符合Lipinski的「成藥五原則」,成藥性比陸生天然產物及隨機有機合成小分子高達一倍以上。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基於前期已經建立的國際上首個海洋天然產物三維結構資料庫、「智能超算與生物實測耦合的全鏈條創新藥物研發體系」,以海洋創新藥物篩選與評價平臺、高性能科學計算與系統仿真平臺、海洋分子生物技術公共實驗平臺為支撐,組織海洋藥物與生物製品功能實驗室、海洋生物學與生物技術功能實驗室等創新科研團隊優勢力量,開展協同攻關。與中國海洋大學、青島海洋生物醫藥研究院、中山大學、復旦大學、蘭州大學和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通力合作,鎖定潛在的藥物篩選靶點8個並構建可用於超算篩選的模型;收集化合物信息74,382個,其中來源於海洋的天然產物分子近6,000個;已完成針對2019-nCoV水解酶(Mpro)等三個靶點的分子對接工作,正在開展分子動力學模擬;獲得2,000餘個苗頭化合物,其中26個經過分子動力學模擬驗證,成藥潛力大。目前研究團隊正加速開展相關分子及細胞實測研究工作, 力爭為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提供藍色藥物方案。當前,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藍色開發計劃「穩步推進,其中「藍色藥庫」完成170多個成藥靶點與全部已知35,000餘個海洋化合物的對接,基本建成基於智能超算與生物實測耦合的海洋藥物發現體系,其中,海洋天然產物三維結構資料庫、智能超算海洋藥物篩選技術為本次應急攻關奠定了基礎。(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亞楠 通訊員 馬文哲 報導)

相關焦點

  • 抗新型冠狀病毒藥物篩選虛擬模型開放共享
    6日,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傳來喜訊:為了加速對抗新型冠狀病毒的藥物篩選進程,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基於「藍色藥庫」研發基礎,利用全國各地科學家們貢獻的海洋天然產物信息,通過生物信息學分析研究病毒基因的保守性,結合知識圖譜技術收集類似蛋白結構信息
  • 海大確立7個藥物篩選靶點 靶點模型向社會開放共享
    半島記者 劉金震 通訊員 呼雙雙當前,正處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期,全國科技戰線上的工作者們,正在夜以繼日地不懈奮戰,力爭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提供有效策略和物質基礎,用科學支援疫情防控前線。2月9日,記者從中國海洋大學了解到,以海洋研究為顯著特色的中國海洋大學,也在思考並實踐著如何為抗擊病毒貢獻「藍色藥庫」力量。
  • 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基本實現與國際一流並跑,若干方向具有領跑優勢
    800多位優秀海洋科技人才匯聚鰲山灣畔,集中展示了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試點運行以來的發展成就:五年來,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全球影響力大幅提升,基本實現了與國際一流海洋科研機構並跑的態勢,若干研究方向具備了領跑優勢。
  • 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運行五年獲佳績
    記者從此間正在舉行的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2020學術年會上了解到,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運行五年來屢獲佳績,透明海洋、海底發現、藍色生命、健康海洋、海洋高端智能裝備等重點任務穩步推進。
  • 南開團隊揭示冠狀病毒主蛋白酶催化機制 助力抗新型冠狀病毒藥物研發
    天津北方網訊:經過持續科研攻關,南開大學藥學院、藥物化學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尚魯慶副教授課題組近日揭示了冠狀病毒主蛋白酶的催化機制,討論了冠狀病毒MERS-CoV與SARS-CoV主蛋白酶在催化過程中的區別,進而優化了主蛋白酶抑制劑的生物活性。
  • 海洋觀測的「第二次革命」!探索藍色未知世界!
    而這一重大創新成果的產出,離不開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為天津大學水下滑翔機團隊搭建的「舞臺」。來到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之前,天津大學海燕團隊已經有超過10年的水下滑翔機研發基礎,來到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後,依託海洋試點實驗室提供的強有力支撐,海燕水下滑翔機發展提速。
  • 國家實驗室牽手武漢理工大學!海洋新材料交叉研究中心在青開建
    日前,海洋新材料交叉研究中心在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啟動建設,同時海洋新材料聯合實驗室揭牌成立。近年來,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積極深度融合新材料技術研發成果與海洋科技發展需求,拓展藍色發展新空間。
  • 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運行五周年 基本實現與國際一流...
    12月18日,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2020學術年會在青島開幕。記者從此次學術年會上了解到,經過五年的運行, 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全球影響力大幅提升,基本實現了與國際一流海洋科研機構並跑的態勢,若干研究方向具備了領跑優勢。
  • 俄羅斯正在研發快速檢測新型冠狀病毒的試劑
    科技戰略 俄羅斯聯邦衛生部戰略規劃中心正在研發快速檢測新型冠狀病毒的試劑 據新京報1月20日消息,俄羅斯聯邦衛生部戰略規劃中心正在研發快速檢測新型冠狀病毒的方法,即將研發出來的試劑預計僅需
  • 日本病毒專家談新型冠狀病毒:不排除既存藥物有治療效果
    日本病毒專家談新型冠狀病毒:不排除既存藥物有治療效果 北裏海雄在實驗室。他認為,「不排除既存的藥物有治療效果,隨著更多的患者被臨床治癒康復出院,最佳的治療藥物及治療方案也將會浮出水面」。北裏海雄是研究微生物學、免疫學、基因治療及抗病毒、抗癌藥物開發和藥理方面的專家,曾成功開發出日本首個基因治療用病毒載體。
  • 對抗新型冠狀病毒,美研發單株抗體療法
    美國官員4日表示,政府正與製藥公司合作,針對引起武漢肺炎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利用一種曾在感染伊波拉病毒患者身上提高存活率的藥物類型來研發療法。法新社報導,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HHS)與雷傑納榮製藥(Regeneron)將合作研發單株抗體以對抗感染。在尋找對抗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方法的過程中,有人曾提到採用抗反轉錄病毒藥物及流感藥物的可能性,而利用單株抗體與這些療法都不同。
  • 海洋新材料交叉研究中心和海洋新材料聯合實驗室揭牌
    未來網高校頻道6月19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韓建軍 胡劍)6月17日,海洋新材料交叉研究中心暨海洋新材料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在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簡稱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理工大學校長張清傑,中國科學院院士、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主任吳立新,該校副校長王發洲
  • 重慶市知識產權局: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專利資料庫上線免費開放
    13日,記者從重慶市知識產權局了解到,該局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專利資料庫於2月11日正式完成部署,免費向社會公眾開放。 據介紹,重慶市知識產權局信息中心以全球專利數據為基礎,通過建設專題專利資料庫、開展專利信息分析,為在渝企業、科研院所和社會公眾科學開展控制疫情傳播、研製確診試劑、加快臨床藥物篩選等工作提供專利信息服務。 重慶市知識產權局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專利資料庫於2月11日正式完成部署,免費向社會公眾開放。
  • 抗擊新型冠狀病毒 廣盛原中醫藥在行動
    臨近春節,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牽動著全中國人的心,位於山西北部的老字號中藥企業廣盛原中醫藥有限公司也開始積極行動,為這次抗擊新型冠狀病毒奉獻力量。1月23日農曆臘月二十九日,深夜十一點已經返鄉的董事長徐勝緊急成立新型冠狀病毒應急工作組並召開視頻會議,徐勝董事長首先強調做好職工預防措施,確保職工及家屬的安全,並全力以赴在抗擊新型肺炎的戰役中盡到中醫藥企業的社會責任。
  • 加速新冠肺炎藥物研發,BAT 滴滴向科研機構免費開放 AI 算力
    此前類似的 SARS 等疫情爆發後,醫學界留有大量的歷史藥物研發以及臨床數據,還有很多醫學文獻散落全球各地,這些都可能成為這次新型冠狀病毒治療突破口。早前,國家科技部緊急啟動了相關的應急研究項目,中山大學藥學院羅海彬教授團隊入選了「2019-nCoV的保護性抗體、疫苗研發和藥物篩選與評價研究」的課題,負責遴選具有治療作用的候選藥物等工作。為此,騰訊雲迅速調度了一批 GPU 伺服器節點,並為羅教授團隊開通了高性能計算帳號,免費提供所有計算資源,支持羅教授的團隊進行抵抗新型冠狀病毒的藥物篩選和病毒突變預測。
  • 抗擊疫情:如何在實驗室檢測新型冠狀病毒?
    由於與SARS的相似性,國際病毒命名委員會,將原來我們把它叫做2019新型冠狀病毒改名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冠狀病毒2即SARS-CoV-2。SARS-CoV-2表明它跟原來SARS病毒之間的關聯性還是比較近的。前不久德國科學家的論文也說明這個新的SARS冠狀病毒和原先的SARS病毒確實在攻擊細胞的時候採用的策略極為相似,通過進攻同樣的蛋白來侵入細胞。
  • 生物醫藥行業深度報告:抗擊冠狀病毒的先鋒
    2010 年 1 月 7 日,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實驗室取得了新型冠狀病毒的全基因組序列,1 月 10 日中國疾控中心向全球公開了新冠病毒的基因組數據。基因序列的公布為 IVD 企業研發核酸檢測產 品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截止 1 月 15 日,聖湘生物、達安基因、碩世生物、之江生物、華大基因、優 思達等企業就已經推出了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
  • 國家衛健委:防止新型冠狀病毒實驗室洩露或人員感染,確保萬無一失
    今天,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發布了《關於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中進一步加強實驗室生物安全監督管理的通知》明確,新型冠狀病毒要按照第二類病原微生物進行管理,各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強化新型冠狀病毒實驗活動監督檢查,防止實驗室洩露或人員感染,確保實驗室生物安全萬無一失。
  • 「變色龍」遇到「瞄準鏡」——新型冠狀病毒變異整體檢測方案萊蕪...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南3月6日訊(記者 亓秀寶)近日,位於濟南市萊蕪醫藥產業園的山東仕達思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成功設計研發出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的整體解決方案,使診斷試劑盒具備抗突變能力,為試劑的可靠性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 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獲批開展新型冠狀病毒相關實驗
    楚天都市報1月29日訊(見習記者李碗容 通訊員陳熙 王以豪)今日,記者從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獲悉,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已獲國家衛健委批覆,可開展新型冠狀病毒相關實驗活動。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由中科院武漢病毒所承建,是我國生物安全防護等級最高的綜合性技術平臺。2019年12月30日,武漢病毒所已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樣本的收集和標準化入庫工作,於2020年1月2日確定了新型冠狀病毒(以下稱2019新型冠狀病毒)全基因組序列,1月5日成功分離到病毒毒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