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投網
(www.zt5.com)11月08日訊
新個稅後,這9種合法又實用的個稅避稅方法,財務必須收藏!
合理籌劃
個人所得稅,減少繳納
個人所得稅,不僅降低企業成本,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還有利於擴大內需,促進經濟發展。在不違反國家稅收政策的前提下,充分運用納稅優惠政策合理避稅,為職工減輕納稅負擔,對於個人所得稅較為現實的稅收籌劃方法,我們想到以下幾方面:
1巧用公積金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的有關規定,工薪階層個人每月所繳納的住房公積金是從稅前扣除的,也就是說按標準繳納的住房公積金是不用納稅的。同時,職工又是可以繳納補充公積金的。
2利用捐贈進行稅前抵減
個人將其所得通過中國境內的社會團體、國家機關向教育和其他社會公益事業以及遭受嚴重自然災害地區、貧困地區的捐贈,金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30%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3選擇理財避稅產品
隨著金融市場的發展,不斷推出了新的理財產品。其中很多理財產品不僅收益比儲蓄高,而且不用納稅。比如投資基金、購買國債、買保險、教育儲蓄等,不一而足。
4利用時間差避稅
個人投資者買賣
股票或基金獲得的差價收入,按照現行稅收規定均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這是目前對個人財產轉讓所得中較少的幾種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的項目之一。
5利用稅收優惠政策
政府為了扶持某些特定地區、行業、企業和業務的發展,或者對某些具有實際困難的納稅人給予照顧,通過一些制度上的安排,給予某些特定納稅人以特殊的稅收政策。
6利用發票進行避稅
我國稅法規定:凡是以現金形式發放通訊補貼、交通費補貼、誤餐補貼的,視為工資薪金所得,計入計稅基礎,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凡是根據經濟業務發生實質,並取得合法發票實報實銷的,屬於企業正常經營費用,不需繳納個人所得稅。
7利用年終獎金實現避稅
稅法規定,實行年薪制和績效工資的單位,個人取得年終兌現的年薪和績效工資按納稅人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單獨作為一個月工資、薪金所得計算納稅。納稅人可要求單位發放年終獎金,實現避稅。注意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對每一個納稅人而言,該計稅辦法只允許採用一次。
8提高公共福利支出實現避稅
企業可以採用非貨幣支付的辦法提高職工公共福利支出,企業替員工個人支付這些支出,企業可以把這些支出作為費用減少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個人在實際工資水平未下降的情況下,減少了部分應由個人負擔的稅款,可謂企業個人雙受益。
9利用級差利潤最大化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財產租賃所得分級次減除必要費用,每次收入不足4 000.00元的,必要費用為800.00元;超過4 000.00元的,必要費用為每次收入額×(1-20%)。
提醒:在採用第三、四種方式時避稅時,需向專家請教,適時學習相關知識,謹慎行事哦。
一、個稅起徵點5000
個稅起徵點將從2018年10月1日開始,由3500元調整為5000元,而且全國統一為5000元。所以到時候:北京個稅起徵點是5000,上海個稅起徵點是5000,廣州個稅起徵點是5000,深圳個稅起徵點是5000,天津個稅起徵點是5000……
二、新版個稅稅率表(綜合所得適用,個稅起徵點5000元) 級數 應納稅所得額(含稅) 應納稅所得額(不含稅) 稅率(%) 速算扣除數 1 不超過3,000元的部分 不超過2,910元的部分 3 0 2 超過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 超過2,910元至11,010元的部分 10 210 3 超過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 超過11,010元至21,410元的部分 20 1410 4 超過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超過21,410元至28,910元的部分 25 2660 5 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超過28,910元至42,910元的部分 30 4410 6 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超過42,910元至59,160元的部分 35 7160 7 超過80,000元的部分 超過59,160元的部分 45 15160說明:
1. 本表適用綜合所得,綜合所得是指工薪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2. 本表含稅級距中應納稅所得額,是指綜合所得金額 - 各項社會保險金(五險一金) - 起徵點5000元的餘額
三、個稅計算公式
使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方法如下:
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實發工資=應發工資-五險一金-繳稅。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工資-四金)-5000
扣除標準:個稅按5000元/月的起徵標準算
其中Excel個稅計算公式
==ROUND(MAX((A1-5000)*0.01*{3,10,20,25,30,35,45}-{0,210,1410,2660,4410,7160,15160},0),2)
註:公式中的A1指工資數額對應的單元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