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能否「救」華為於水深火熱之中?

2020-09-13 國家了解者

9月15日,美國對華為新禁令正式生效。之前的文章介紹過華為晶片受制於美國的環節有很多,除了上篇文章說的EDA設計軟體外,這次將帶你了解中芯國際身上的重任。

1996年,以西方國家為主的33個國家籤署了《瓦森納協議》,安排成員國對在控制清單上的物項的出口實行國家控制,但實際上「安排」完全受美國控制,美國甚至可以直接出面幹涉。《瓦森納協議》確定了中國大陸能得到的技術設備,比如光刻機,要落後國際尖端水平兩代,有的甚至落後三代或更長。2018年,之前提到的荷蘭阿斯麥公司想要出口最先進的EUV光刻機給中國,美國就曾多次對荷蘭方面施壓。

中芯國際從2015年就開始研發晶片14nm工藝大概在去年第三季度開始量產,14nm指的是單個電晶體的大小,可以簡單的認為電晶體越小晶片的性能就越高。對比其他代工公司,臺積電的7nm EUV已經量產中,今年內5nm有可能投產,英特爾10nm的產品已經投產,或許2021年就可以進入7nm EUV工藝,顯然中芯國際距離臺積電和英特爾還是有一定差距。

不過中芯國際量產14nm本身意味著其已經進入市場主流行列。在晶片市場,用得起更先進工藝的不多,14nm是現在的主流,也是英特爾、臺積電和三星主要的業務營收來源。就在今年1月份,有消息傳出,中芯國際憑藉自身14nm工藝從臺積電手中搶走華為海思的訂單。

可以預見,當有國家支持、隊友給力的中芯國際進一步減少與臺積電、英特爾的差距後,美國一定會加強對中芯國際的技術封鎖。不過有了國家的支持,除了光刻技術的突破,如蝕刻機,中微半導體已經做到了5nm。

相信等到中芯國際達到頂尖水平後,不會忘記華為對其的幫助,美國對華為制裁的突破口或許就在中芯國際上。

相關焦點

  • 中芯國際,就華為「晶片」問題,再做表態!!!
    就在華為晶片斷供的艱難險境下,人們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中芯國際」上,那麼「中芯國際」能否為華為正常提供晶片拯救華為於「水深火熱」之中呢?8月8日,中芯國際2020年二季度業績說明會上CEO梁孟松表示:「中芯國際絕對遵守國際規章,9月14日之後不能繼續支持華為。
  • 中芯國際救不了華為,但這次華為沒有退路,必須迎難而上!
    ​生活中各種智能設備,都用得上晶片,然而臺積電不給華為代工晶片是在9月14號之後,也是受美國制約,臺積電才無法代工華為晶片,事實上,華為跟臺積電已經有很多年的合作,這一次臺積電的選擇,會導致關係回暖有困難。
  • 晶片的故事(八)中芯國際能救華為嗎
    中芯國際能救華為嗎?上期講到中芯與臺積電長達六年專利糾纏,在中芯崛起的關鍵時刻,創始人張汝京被迫出局,中芯群龍無首,內鬥不斷,無奈之下,中芯原董事長江上舟邀請王寧國加盟,臨時掌舵。以後他又加入中芯國際之後,在300天內實現了28納米向14納米技術的升級,良品率高達95%,中芯國際終於進入晶片高端玩家局,但中芯國際卻被euv光刻機卡了脖子,早在2018年中芯就向阿斯麥爾下了單
  • 中芯國際正式回應,網友:救華為等於抱團去送
    為了解決國內沒有晶片代工企業的難題,近些年國家大力扶持中芯國際,希望中芯國際能夠撐起中國晶片製造的一片天。但是,讓很多人感到意外的是,在華為被美國制裁之際,中芯國際的態度卻跟臺積電、三星一樣,選擇對華為緊閉大門。
  • 中芯國際卻「救不了」華為!美國「如願」了?
    如今,美國再度對華為下手。不僅無法自研晶片,華為還將無法對外採購包含「美國技術」的晶片。此前,作為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巨頭,中芯國際在製程工藝上的突破,以及率先對14nm進行量產,曾一度被外界認為是華為的「救命稻草」。然而,事實卻比想像要殘酷的多。
  • 一個壞消息,中芯國際正式回應,網友直呼該怎麼救華為?
    大家好,我是王科技如果說之前臺積電不給華為代工我們尚可理解,但是,當中芯國際不給華為代工的時候,我們就詫異了,這簡直就是一個晴天霹靂,但是,中芯國際也不能給華為代工了。除了臺積電,三星也已經表示拒絕代工華為,於是有人想起了中芯國際,畢竟這是國內唯一可以追趕臺積電的企業,但是一個壞消息傳來,中芯國際也不給華為代工了!
  • 中芯國際拒絕華為,到底誰能救華為
    在中國,很多人都把中芯國際看成華為的救命稻草,而且中芯國際目前也在為華為生產14nm的晶片,總體來說,中芯國際確實也是中國這邊最好的晶片製造商了,但是和國際上先進的企業還差的很遠,並且很多的設備和技術都是依賴美國的,所以中芯國際基本上對華為的幫助是微乎其微的。
  • 中芯國際救不了華為,但這場晶片「戰爭」依然要打,華為不能倒
    中芯國際救不了華為,但這場晶片「戰爭」依然要打,華為不能倒2020年5月,美國方面宣布,凡是使用美國設備進行晶片生產的企業,在未獲得美國的允許下,禁止向華為提供晶片,否則將遭受和華為同等制裁。此消息一出,頓時引起軒然大波。
  • 華為、中微半導體、中芯國際能否支撐起晶片的全面國產化
    談到晶片製造,不得不提及兩大國人看好的公司:中微半導體和中芯國際。中微半導體公司中微半導體設備股份有限公司是生產晶片製造工具的一家公司,核心產品代表為蝕刻機,注意這裡不是光刻機。中芯國際晶片製造公司,也是華為反制裁的重要一員大將。曾被國人萬眾矚目般的期待,奈何仍然繞不開美國的技術,無法為華為代工。
  • 麒麟晶片之殤:中芯國際難救華為,但是這場戰不得不打
    ,「換芯」成為了其最有可能選擇的方案之一。提供生產,更多人就想到把希望寄託於中芯國際身上。確實,華為可以尋求中芯國際來生產麒麟,但是首先要面臨的難題就是生產工藝的差距,中芯國際的14nm工藝與臺積電的7nm工藝相去甚遠,在高端光刻上中芯國際以目前的情況替代不了臺積電。
  • 臺積電、三星拒絕合作,「中芯國際」無能為力,華為該何去何從?
    眾所周知,華為與美國的技術之爭已經進入水深火熱的過程中,美國為了打壓華為的技術發展,已經無所不用其極,甚至於連禁令都已經用上!禁令之下,很多美國企業都將禁止與華為進行業務合作,比如說其中的臺積電就是其中之一!美國對華為的制裁到目前依舊沒有結束,為了打壓華為的技術已經用盡一切手段。
  • 臺積電在美建廠事件,對華為影響多大?中芯國際能否突破技術支持
    反觀全球智慧型手機晶片已經向著5nm級邁進,但全球7nm晶片的代工僅有臺積電有能力量產,中國中芯國際目前也僅具備14nm的批量生產能力,作為中國唯一一家研製出7nm級晶片的企業,華為目前的臺積電一旦受限於本次管制計劃,華為下半年搭載5nm晶片的Mate 40能否按時發布或者量產我們都不得而知。
  • 臺積電、三星果斷表態,「中芯國際」愛莫能助,華為該何去何從?
    眾所周知,華為與美國的技術之爭已經進入水深火熱的過程中,美國為了打壓華為的技術發展,已經無所不用其極,甚至於連禁令都已經用上!禁令之下,很多美國企業都將禁止與華為進行業務合作,比如說其中的臺積電就是其中之一!近日,臺積電正式對外宣布,稱「受美國5月份禁令的影響,臺積電將從9月14日開始停止向華為供貨!」
  • 晶片戰爭:中芯國際救不了華為,但這場仗不得不打
    華為因晶片被捏住了咽喉,被看作華為救星的中芯國際,A股上市以來榮光在短短一周內消散,然後,人們發現,只憑一個中芯國際,救不了華為,也救不了中國的晶片產業。在華為陷入困境之時,中芯國際回歸A股上市,被看做是希望的曙光,然而,抽絲剝繭下來,中芯國際的光芒邊緣,仍然夾雜著濃厚的陰影。
  • 無「芯」可用的華為 進退維谷的中芯國際
    華為能和中芯國際循環嗎?答案是很難,小編的觀點很悲觀,原因有三:中芯國際的14nm不能滿足高端晶片業務的需求,華為系和海思系的高端晶片需求的工藝中芯國際暫時真給不了結論,中芯國際一是沒有能力和華為系海思系循環,同時,中芯國際也不敢給華為提供支持,如果把壓力壓到
  • 斷供當日中芯國際表態,華為「芯」能否重燃?
    伴隨禁令生效,主流晶片代工企業:中芯國際、臺積電等都受到影響,並且無法繼續為華為進行供3、禁令正式生效,中芯表態斷供當天,國內晶片製造領域「老大哥」——中芯國際表態。中芯國際依然堅持原有態度,絕對遵循國際貿易法規,在未被許可的情況下,不會對華為進行晶片代工。華為擁有巨大的市場體量,中芯國際並不會就此放棄華為,且目前已將申請信息,提交給美政府,請求減輕壓制強度,並恢復自身與華為間的合作關係。
  • 中芯國際囤貨,華為重金研發光刻機,美晶片不容樂觀
    大家好,我是老曹晶片斷供受到影響的不單單是華為,美晶片每年或將損失超百億!或許令美沒有想到的是,美對晶片的管控已經令美半導體行業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此前包括比爾蓋茨在內的行業大佬發聲,這樣做對美沒有什麼好處,如今或將應驗。
  • 寫在華為斷「芯」前夜:無「芯」可用的華為,進退維谷的中芯國際
    華為能和中芯國際循環嗎?答案是很難,小編的觀點很悲觀,原因有三:中芯國際的14nm不能滿足高端晶片業務的需求,華為系和海思系的高端晶片需求的工藝中芯國際暫時真給不了結論,中芯國際一是沒有能力和華為系海思系循環,同時,中芯國際也不敢給華為提供支持,如果把壓力壓到
  • 中芯國際也不能幫華為造晶片,為什麼還要全力支持中芯國際?
    臺積電這樣的決定也在大家的預料之中,畢竟臺積電不但與美國技術和設備聯繫緊密,而且在美國上市,其主要客戶都在歐美,自然不敢違背美國的要求。但是另外一家國產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近日也表示將遵守國際規章制度,暗示將不能繼續給華為海思代工。
  • 美國打壓無底線,中芯國際或將被限制,華為低端晶片也難了
    距離9月15日只有10天了,華為能否購買聯發科晶片都還不確定,美國8月17日修改禁令,華為或將面臨無法購買聯發科晶片,聯發科此前也表示會遵循相關規定,如果美國執意按照修改的禁令辦事,聯發科也無能為力,畢竟聯發科生產晶片的技術以及相關設備都涉及到美國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