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3 09:41:52 來源:黃山日報
原來有5畝多茶園,近幾年利用產業幫扶資金更新品種、加強管護,在龍頭茶葉企業的帶動下,茶葉銷售也還好
連日來,黃山市黃山區新明鄉葛湖村包家組的貧困戶柯忠寶一直在忙著茶事。走進他家,只見柯忠寶正在翻炒茶葉,請來的十幾個茶工正在理條整形。他說:「雖然去年秋天乾旱和今春凍害給茶葉生產造成了一些影響,但今年他家幹茶產量預計仍有300多斤,毛收入可達8萬餘元。」柯忠寶2014年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幾年來,鄉村結合該戶實際,幫扶發展茶葉生產,使其家庭收入不斷增加,2016年成功脫貧。他介紹說,原來有5畝多茶園,近幾年利用產業幫扶資金更新品種、加強管護,在龍頭茶葉企業的帶動下,茶葉銷售也還好。這兩年,村裡還安排他管護龍王山道路,一年也有8000元收入,生活比過去好多了。柯忠寶家的脫貧致富是新明鄉產業扶貧成效的一個縮影。
新明鄉是典型的山區庫區,也是太平猴魁茶的核心產地。近些年來,該鄉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充分利用資源優勢,積極引導扶持貧困戶發展茶葉、香榧等特色優質農產品生產、加工,以扶貧「造血」加快脫貧致富步伐。
茶葉是新明鄉最大的優勢特色產業,全鄉有茶園2.6萬畝。該鄉發揮聯農帶農機制,加大貧困戶特色產業扶持力度,每年都為符合條件的貧困戶積極申報產業幫扶資金,採取集中培訓、現場指導等方式,加強茶葉生產技術服務。如猴坑村聯繫猴坑茶業有限公司每年開展技術培訓10餘次,由公司選派技術骨幹對貧困戶在良種推廣、科學管理、病蟲害防治、猴魁製作等方面統一幫扶,並配發生物農藥和有機肥,推廣太陽能殺蟲燈設備。
鄉裡一些茶企和貧困戶籤訂產品訂購合同,按照高於市場價10%左右的價格統一上門收購,幫助貧困戶增收。猴坑村還探索建立了「支部+企業+農戶」的黨建扶貧模式,貧困戶每戶增加純收入5000餘元。今年該鄉有40多戶貧困戶和龍頭企業籤訂了產銷協議,茶葉銷售有了保障。
樵山村香榧資源豐富,但由於山高路遠,過去是個貧困村。近年來,該村在「念好『山字經』,種好搖錢樹,打好特色牌」思路上做足文章,在擴大香榧基地規模的同時,發展產業化經營。樵山村黨支部牽頭創建樵山香榧協會,通過「支部+協會+農戶+基地」的現代經營模式,組織種植戶到浙江參觀學習,邀請技術專家傳授香榧品種改良、日常管理、加工生產等技術,實施千畝香榧林工程,改造、新建近750畝香榧林,提高香榧品質、產量。2019年香榧成熟的季節,新明鄉還舉辦了首屆香榧文化節,外地客商絡繹不絕,爭相搶購,為村民解決了香榧銷路問題,而且價格也漲了許多,果農笑逐顏開。幾年前,村民餘孝寬因上山務農不慎摔倒受傷,治療花光了家裡所有積蓄,還背上了債務,2014年他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幫扶幹部通過走訪,幫助他制定詳細的脫貧計劃,參加香榧嫁接等技術培訓,通過種植新品種香榧20餘畝,2016年餘孝寬家實現了脫貧,近兩年香榧收入年均超過6萬元。樵山村以香榧產業為支柱,2017年實現村出列,2018年實現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目前樵山村共有天然香榧林1100餘畝、人工林2000餘畝,香榧年產量近14萬公斤,產值300多萬元,村民人均增收3000餘元,2019年樵山村人均年收入達23760元。
·胡曉發朱健冬·
責任編輯:劉鳴
免責聲明: 網站內所有新聞頁面未標有來源:「安青網-安徽青年報」或「安青網」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安青網聯繫。轉載稿件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