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份真摯的快樂擺在我面前,我卻沒有珍惜。等到我失去才追悔莫及,人世間的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此。如果上天能夠給我以此重新來過的機會,我會對我的快遞說:「馬上來」。如果非要在這份快樂上加上一份期限,我希望是——一整天。
網購幾乎已經成為這個社會中每一位成員都會做的事情,上班一天累成狗,回家取回自己的快遞,可能已經成為繼心靈雞湯之後,讓上班族們最開心的事情。然而這份開心已經隨著2020年4月30日的倒計時慢慢飄遠。就在今天豐巢正式宣布,超12小時的快遞豐巢不再免費保管,而且豐巢將於4月30日開始上線會員服務。
此宣布從發布起便引起了無數用戶的熱議,有人覺得不介意,每天上班白天收不了,快遞員那麼辛苦我也不想他們晚上再跑一趟。有人卻覺得顧客是付了送到收貨地址的快遞費的,放快遞櫃是減少了快遞員的工作量,方便了他們,憑什麼還要顧客付費?誰不想送到目的地想省事兒這費用就應該讓誰出!引出巨大爭議的背後其實是順豐的無奈,更是整個物流業最後一公裡格局的巨大變化。
事情要從2015年4月8日說起,就在那天由順豐牽頭的豐巢正式成立,隨後通過王衛的遊說,申通、中通、韻達正式加入其中組建起了豐巢」智能快遞櫃,以提供體驗最佳的平臺化快遞收寄交互業務。
豐巢科技創始股東團隊不僅聚合了順豐等老牌快遞公司逾20年的物流服務經驗,還包括五大物流巨頭在國內總共擁有的超過87000個的服務網點,85萬名一線配送人員每日遞送快件數量佔全國總數的50%以上。「豐巢」的產品願景如此描述:有人的地方就會有「豐巢」。可見其未來的網絡覆蓋將是空前的。並有業內人士評價,豐巢快遞櫃在商業版圖和經營思維上都是空前絕後的存在,突破了現有智能快遞箱的市場和格局。
而此時的菜鳥驛站正如起名字一般只是一個菜鳥而已,雖然由電商巨頭阿里進行投資,但是當時菜鳥並沒有顯示出極強的競爭力,僅僅只有2萬個菜鳥驛站。絕對不是豐巢快遞櫃的對手。當時的豐巢可謂是風光無限,A輪融資就是1億元,並且在僅僅2年後就獲得了鼎暉投資的25億元投資,按照目前的趨勢來看。毫無疑問,豐巢將會成為物流行業最後一公裡場景中的大哥大,而王衛也會因此成為第一個正面戰勝馬雲的男人,將會被人載入移動網際網路發展的浪潮中,受後輩瞻仰。而此時的王衛業絕不會想到,僅僅2年之後,形式將會發生巨大的變化。
2019年9月,全國各地不斷有網友相繼爆料,豐巢快遞櫃誘導用戶進行打賞。顧客反饋在豐巢快遞櫃取件時出現"支付一元錢讚賞"頁面,因"跳過讚賞"字體為灰色且透明度較低,誤打誤撞支付了讚賞費用。豐巢方面對此回應稱,用戶可自主選擇是否讚賞,亦可"跳過"直接取件。但是從實際情況看豐巢快遞櫃的讚賞頁面設計,最明顯的就是打賞二維碼以及"掃碼讚賞1元保管費"字樣,至於豐巢所說的"跳過直接取件",不僅是極其不明顯的灰色,甚至還有倒計時增加心理壓迫感誘導顧客付費。此事一出儘管豐巢官方迅速採取公關措施,並及時宣稱經費可退回的措施。但是似乎用戶並不買帳。而此時一直默默發育的菜鳥驛站也宣布使用菜鳥驛站的用戶人數已經達到了8500萬人,僅僅成立2年就與成立四年才達到1.3億用戶數量的豐巢快遞拉近了非常多的距離。然而此時一條勁爆的消息被爆出:自豐巢成立以來,已經累計虧損10億人民幣,並且各大股東紛紛撤資,最大股東僅剩順豐一家。看起來菜鳥已經要逆風翻盤了。
在資本撤離的背景下,王衛迫不得已使出了向用戶收費這一昏招,可是他沒有辦法只能硬著頭皮繼續做下去,用收費機制倒逼用戶儘快取件,以此提高快遞櫃使用率。通過收取超時費,豐巢將快遞櫃使用率低造成的損失轉嫁到用戶的身上畢竟,快遞放得越多,盈利就越大。然而此時的菜鳥反而顯得更加悠然,當豐巢宣布收費之後,菜鳥立即宣布我們不會倒逼用戶收費,依然採取24小時之內免費的原則。此言一出真的是將昔日的行業大哥逼入絕境,能不能絕處逢生,那就要看王衛如何破圈了。
豐巢和菜鳥對待此事的態度不同,其實是取決於背後的資本。順豐正面臨增長瓶頸,純快遞收入已經勢弱。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順豐必須將商業價值更大化,針對豐巢推出「會員制」,不僅可以緩解其對純快遞業務的壓力,同時也提升其用戶的付費價值,並且在整個快遞傳輸和後續服務流程中能有新的商業收入拓展,讓整個商業帝國更穩健。但是菜鳥卻不同,背靠阿里大生態,菜鳥不需要這些衍生增值服務賺錢的,只要做好快遞服務就好了。菜鳥繼續免費服務,這或許是豐巢試水收費面臨的最大危機。而對於馬雲來說只是在自己潛在敵人這本花名冊中又用紅筆除掉了一個人,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