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無錫:雲水相接太湖之濱 禪意雅韻拈花灣

2021-01-13 央廣網

  走進江蘇無錫,在雲水相接的太湖之濱,有一處心靈度假目的地——拈花灣。禪,是拈花灣的核心文化,這禪,不是苦行禪,而是生活禪。置身此地,放鬆身體,放空心靈,享受簡單、健康、快樂的東方度假生活。

  清雅畫卷

  「湖不深而遼闊,山不高而清秀」,太湖煙波浩渺,氣勢磅礴,湖岸線曲折蜿蜒,大小水灣串連套合,山重水複與縹緲浩瀚相得益彰,構成一幅幅天然山水畫。古時,文人雅士對太湖有著濃厚的審美情結。而今,太湖成為遊客鍾愛的旅遊勝地。

  深秋時節,我從無錫碩放機場驅車一小時,沿崎嶇的湖岸線前往太湖的西北方向,靠山面湖、毗鄰靈山勝境的拈花灣景區躍入眼前。據介紹,拈花灣的命名,一方面源於靈山會上佛祖拈花、迦葉微笑的經典故事,同時也緣於它所在的山水形似五葉蓮花。當地友人告訴我:「至此處,就放下工作中的緊張和煩惱吧,靜心體驗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門一窗、一杯一盞,殊不知在哪個瞬間,你就悟出了禪意。」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快瞧,明豔的秋日陽光灑向望不到盡頭的梵天花海。格桑花、硫華菊、向日葵……花開漫山,隨風搖曳。身著漢服的遊人徜徉在花海中,臨風舞霓裳,舒袖藏暗香。

  拈花灣因太湖水,才更加有了靈氣。雲樹帆影生態溼地連接著西太湖與拈花灣,形成天然的景致過渡,花鳥蟲鳴,流水潺潺,草木幽異。有人說,溼地沒什麼可看的特別景色。殊不知,溼地可貴之處是它呈現出大自然本真的樣子。我認為,走進溼地不僅僅是賞景,更重要的是感知。一櫓、一篙、一扁舟,樂哉悠哉,閒然自得。水流花開,清風徐徐,歲月靜好,於閒心中體悟禪意的清新。

  唐風古韻

  遠處,一座別致的塔,躍入眼帘。那造型不同於我平日在寺廟中見到的形制。不少到過拈花灣的遊客以為這是日式風格。其實不然,這座拈花塔是純正十足的中國風,為唐代木結構樓閣式,盡顯唐風的古樸典雅。

  漫步在拈花灣小鎮的街巷,身旁不時走過身著唐衫半臂的姑娘,仿佛是從唐代仕女圖中走出來的。一幢幢米色白色的木屋上覆蓋著青瓦,屋頂舒展平遠,門窗樸實無華,顯得簡約莊重。中國現存較完好的唐代木結構建築屈指可數,而拈花灣大規模再現了唐代市鎮的古風古韻,確實難得。

  小鎮都是仿唐建築,不但可觀賞,更吸引人的是大部分可供遊客居住。27家主題客棧每一家都有一個禪意主題,這也成為拈花灣吸引遊客的重要原因。「吃茶去、一池荷葉、草鞋山廬、坐看雲起、方寸間……」這些頗具意蘊的客棧名字或源於禪宗公案,或禪詩。禪居拈花客棧,體驗的不僅是住宿,更是與一段禪意生活的邂逅。白天,清新如畫,一派詩意;傍晚,落日斜陽,一幅畫卷。客棧營造出輕鬆愜意的氛圍,傳達著生活的極簡美學。

  「平常居」的庭院由竹籬笆、少量綠植、白砂、青苔構成,是禪意枯山水風格。某個不經意的轉角藏著盤膝而坐的小沙彌雕塑,曲徑通幽處安置了形態各異的石燈籠和翩然舞動的蘆葦。庭院的廊道是盛唐時期的風格。止住腳步,眼前一方庭院山水,容千山萬水景象,簡約無盡,禪意萌生。

  在生態溼地中掩映而落的「雲水間」,是基於太湖傳統漁港文化而建,甲板、船槳、纜繩、油燈、漁網、魚簍等物品,都成為獨特的裝飾和宜居宜用的生活元素。落腳雲水間,返璞歸真,盡情體會東方禪意的靜謐安寧。

  禪意體驗

  我自拈花笑,清風徐徐來。從客棧出來,走在小鎮的香月花街,兩旁分布著茶道、花道、香道、禪修會館、文創產品店鋪和特色體驗工坊,不知不覺間,我的腳步便慢了下來。

  拈花灣的禪意是生活禪,讓生活回歸本質,簡單而輕鬆。小鎮裡提供多種禪意體驗。比如抄經,聞禪樂、聆鳥語、撫微風,於自然之中書寫一篇佛經,修身淨心,自我沉澱,筆起筆落間,享受那一刻的法喜安然。花道,一種古樸的美學主張,去繁從簡,用最簡單的方式創造意境,讓心靈走進一個感受自然與生命變化的平和境界。烹茶飲茶是一種生活的藝術,更是一種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茶承禪義,禪存茶中,用一顆清淨心,品悟茶之香、禪之深,達到禪茶一味、明心見性的人生境界。

  夜幕降臨,禪樂飄繞,鈴鐸妙音,拈花塔逐層亮起,更增意境。一場禪文化主題夜間演藝《禪行》在拈花湖、五燈湖、拈花塔等多處上演。不同於傳統的劇場式演出,《禪行》沒有固定的舞臺和座位,融觀賞、互動、體驗、巡遊於一體,觀眾在小鎮漫步間就可置身其中,感受禪修儀式與禪意表演。流水之上,是流淌的音樂;音樂之中,是流淌的光;光線之後,是流淌的風情。一派華美端莊、優雅大方的盛唐氣象落於五燈湖上,光影變化,光落入水,五朵大型水蓮花在白蓮花周圍次第綻放,噴泉伴著空靈舒雅的旋律,變幻無窮,令觀眾久久沉浸其中。

  拈花灣,有時間我還會再來為心靈度個假。

相關焦點

  • 無錫拈花灣禪意客棧預訂-禪意中感受幾分「雲深不知處」的玄妙!
    在無錫周邊有一個浪漫的古鎮被譽為藏於中國的「小京都」,它叫拈花灣!無錫拈花灣是無錫繼黿頭渚之後又一個自帶流量的旅行名片。無錫拈花灣拈花客棧// 慢下來的禪意度假 //位於拈花灣景區內背倚莊嚴的靈山大佛直面太湖旖旎山水風光,遠離塵囂矮矮的籬笆牆,鬱鬱蔥蔥的樹叢
  • 大拈花灣,正式開工!
    生態之灣 以保護為本,再造生態基底,重現一個綠野藍天、水清魚樂的美麗湖灣,勾勒出遠山近水是詩意的動人底色,再現太湖黃金水岸的無限魅力,構建太湖治理的樣板,讓這裡的百姓充分享受到綠色發展帶來的豐碩果實。
  • 在無錫拈花灣,拾一片落櫻,取一副筆墨,攜一縷暖陽
    還未真正抵達景區,我便被「拈花灣」這三個字緊扣心弦。作為一座禪意小鎮,這裡素來享有「淨空、淨土、淨水」美譽,小鎮依山傍水,環境幽美,踏入其中,仿佛誤入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靈山小鎮·拈花灣位於無錫濱湖馬山國家風景名勝區的山水之間,與靈山依山相鄰,將江南小鎮與東方禪意融為一體,整個景區沉浸在獨具一格的美學意境之中,將禪意生活詮釋得淋漓盡致。
  • 素美江南在無錫
    作為一個具有三千多年歷史的江南名城,無錫的太湖山水美景,已經名聞遐邇。但人們對無錫美景的認識,大都集中在春夏——三月初分榮氏梅園的似雪梅花十裡香,三月底黿頭渚櫻花谷的櫻花雨,四月份錫惠風景名勝區的遍野映山紅,六月份無錫蠡園的荷花……再加上沒有什麼季節之分的靈山勝境、拈花灣禪意小鎮,似乎這些就是無錫美景的全部。
  • |無錫|拈花灣:一個神仙居住的地方
    想起拈花灣,懶度庸人意,且拂明鏡臺,初聞「拈花灣」,腦海中就驀然跳出了這樣一句話。    拈花灣,源自於佛祖拈花一笑的典故,去過之後回來查資料,才知道它的得名還在於它所在的地塊形似五葉蓮花,怪不得小鎮的景觀無不透露出東方的「禪境」,讓每一個到訪這裡的人都可以禪意地行走,在一花一葉中讓心靈得到洗滌。
  • 無錫五大網紅打卡勝地,花海美得各有千秋,去過三個才算合格
    第一個就是無錫九龍灣花彩小鎮的花星球,無錫賞花之地眾多,既有大家熟悉的黿頭渚、拈花灣,又有小眾的九龍灣花彩小鎮,這裡是無錫新晉的網紅賞花勝地,百日菊、馬鞭草、蘆葦蕩……更是遇見了一大片少女心滿滿的粉黛亂子
  • 舌尖上的江蘇十三太保,逛吃「太湖明珠」無錫篇
    對於這個城市,最熟悉的,就是太湖了~無 錫無錫,古稱梁溪、金匱,被譽為「太湖明珠」,位於江蘇南部,商朝建市,歷史悠久,是歷史上著名的四大米市之一,雖然在旅遊上,名氣不如南京、蘇州這麼響亮,但是,這個被譽為「太湖最佳處」
  • 除了周莊,江蘇還隱藏3個風景如畫的古鎮,最後一個宛如日本奈良
    江蘇省自古以來就是魚米之鄉,留個眾人的印象就是小橋流水人家的景象,而在江蘇省,最有名的江南古鎮就是周莊了,有著中國第一水鄉之稱,如今來周莊旅行的人越來越多,商業化越來越嚴重,在江蘇還隱藏哪些風景如畫的古鎮呢?
  • 暢遊無錫,優享家幫你把家搬到江南
    江南的美蘊含在山水花木月夜晨昏之中,在雨露嵐霧中纏綿,有著禪意般的美。柔婉多情,代表著細膩婉約的文化。歷代的文人大多嚮往江南。無錫,便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城市。氣候溫潤,風光旖旎。很多人嚮往飽覽太湖之濱的錦瑟芳華,體會吳文化發源地的千年魅力。
  • 拈花灣為什麼能紅?打破「下次不再來」困局
    而「拈花灣小鎮」也是如此。 用專業術語說就是,中國從觀光旅遊時代進入了休閒度假時代。「拈花灣」抓住了這時代的需求,所以一炮而紅了。 第二,找對了消費人群 靈山景區位於哪呀,無錫太湖邊上。
  • 今日,拈花灣恢復開園。掌門人吳國平講述無中生有的拈花灣
    無錫的周邊有非常多的古鎮在中國非常有名,有烏鎮、周莊等等,如果我們當時再做一個古鎮,可能今天的拈花灣開門之時就是關門之日,所以我們要做與眾不同的產品,這是我們拈花灣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動力源泉。
  • 「無錫令我印象深刻!」俄語國家駐華使館和機構成員在錫參觀考察
    ,期間還參加了江蘇旅遊(俄語市場)推廣研討會。參訪團遊覽太湖黿頭渚風景區參訪團一行在無錫期間,先後參觀了太湖黿頭渚風景區、三國水滸景區、靈山勝境、拈花灣小鎮、惠山古鎮、清名橋古運河景區等無錫精品景區(點),親身感受了「太湖明珠·江南盛地」無錫的魅力和精彩。
  • 江南古城,江蘇無錫的特色美食小吃
    它地處江南長江三角洲、太湖之濱,被譽為「太湖明珠」。悠悠千年的古運河從無錫城中穿流而過,無錫,作為一座典型的江南古城,不但有著太湖之濱黿頭渚、靈山大佛等美景,更是有著豐富多彩的美食。三鳳橋醬排骨,俗稱無錫肉骨頭,是江蘇無錫地區傳統名菜,屬於蘇菜系。從問世到現在已有近140年歷史,為無錫著名的三大特產之一。
  • 無錫:重大項目集中開工 區域經濟錯位發展
    此次開工的太湖水環境綜合治理程·大拈花灣項目暨大拈花灣文化旅遊康養項目位於宜興市周鐵鎮竺山湖區域,規劃用地4500畝,建設用地3250畝,總投資200億元,建設周期6到8年,一期工程力爭於2023年底投入運營。大拈花灣項目貫穿馬山、周鐵兩岸,構築錫宜一體化的橋頭堡,推動文旅產業與新技術、新領域、新經濟的融合創新。
  • 深度解讀|無錫以科創再次定義「太湖」
    日前,《無錫太湖灣科技創新帶發展規劃 (2020—2025 年)》正式印發,一張藍圖繪就未來。「頭號工程」任務明確,無錫將以科創再次定義「太湖」。根據《規劃》意見,加快建設太湖灣科創帶是無錫建設開放創新之城的生態中樞、引領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的重要地標、支撐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的戰略平臺、服務創新型國家建設的戰略節點。
  • 拈花灣禪意濃,花了200多吃的禪食,被老公調侃成擺盤好看的盒飯
    靈山小鎮·拈花灣位於無錫市濱湖區馬山國家風景名勝區的山水之間,是靈山集團歷時5年,繼靈山梵宮之後又一精品力作,於2015年11月14日開放。這裡向來有「淨空、淨土、淨水」之稱,生態秀美,環境優越。而拈花灣靠山面湖,更與馳名中外的靈山大佛依山為鄰,可以說是得盡天地人文靈氣。
  • 匠造太湖之濱
    太湖之濱,一顆璀璨之星冉冉升起,蘇州灣文化中心在萬眾矚目中逐步落成。項目以「雙飄帶」立面交織起蘇州大劇院和吳江博覽中心兩大標誌場館,是全國首個將大劇院、影院、博物館、會展中心、規劃館等場館和功能融入一體的城市文化綜合體。
  • 無錫第一批恢復堂食餐飲名單來了!
    星巴克經開區博大廣場F座1樓13麥當勞經開區博大廣場F座1樓14上海星巴克咖啡經營有限公司無錫昌興大廈店經開區太湖街道金融一街1號昌興國際金融大廈第一層大塘東北角15上海星巴克咖啡經營有限公司無錫華潤太湖店 經開區太湖街道萬順路51號16上海必勝客有限公司無錫太湖新城店經開區太湖街道萬順路51號華潤萬家賣場一樓17上海必勝客有限公司無錫萬科城市花園餐廳經開區太湖街道萬科城市花園三區52-6號一、二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