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發展,越來越多的醫院已經建立了基本能夠滿足醫院管理及臨床醫技使用需求信息系統。
信息化建設在提高醫院工作效率和效益的同時,也面臨許多新的挑戰和問題,如果在建設過程中對軟體質量把控不嚴,醫院信息系統就出現規劃不清、信息孤島、需求蔓延、成本超支、進度延後等情況。因此,醫院信息系統如何做好內部控制,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醫院信息系統全生命周期質量管理概述
質量管理是指確保項目滿足其目標和要求的過程。軟體項目質量管理包括軟體項目質量計劃編制、軟體項目質量保證和軟體項目質量控制。
目前,大多數醫院已基本建成以醫院信息系統(HIS)為基礎,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臨床信息系統(CIS) 。醫院軟體項目生命周期一般分為項目建立、開發、運行和消亡四個階段,對每一個階段而言,軟體質量風險始終貫穿於每一個環節。醫院軟體項目由於在每一階段面對的對象、內容、質量特徵都不一樣,所以不同的階段應採取不同的措施。
醫院信息系統中存在問題
系統定位不明
目前,市場上的醫療信息系統產品很多,內容繁雜,功能重複。很多醫院對自身信息化發展缺乏清晰的定位和規劃,沒有明確的發展目標。隨著信息系統應用種類和數量的增加,會逐漸出現性能下降、運行阻滯、程序分散、流程複雜等情況。
醫院信息系統軟體功能性、可靠性、可用性不高
醫院信息系統軟體的功能性、可靠性、可用性不高,這個問題常常是因為系統建設過程中缺乏質量管理造成的。例如,交付的信息系統軟體功能達不到用戶的需求;系統中業務流程設計不合理造成流程繁瑣,不能有效解決醫院「三長一短」現象;重複建設,重複投資;頻繁的更換或修改軟體系統帶來安全風險,系統的可持續性不高。
質量管理組織結構和制度不健全
目前,很多醫院缺乏健全的質量管理制度和專門的軟體質量管理人員,有的醫院管理者對信息系統質量管理缺乏足夠重視,常常誘發質量問題,不利於醫院信息系統軟體的整體質量提升。
醫院信息系統全生命周期過程的質量管理措施
根據醫院信息系統生命周期各階段的特點,在Y省中醫醫院信息系統建設過程採取有效的質量管理措施,提高了醫院信息系統建設效率,並為系統質量預測提供了定量依據。
醫院信息系統立項過程的質量管理措施
醫院信息系統的立項過程是規劃組織階段和招標採購階段。在該階段,醫院軟體質量管理需要完成對軟體項目質量計劃的編制,制訂切實可行的質量標準,防止後期出現系統定義不明、盲目採買的情況發生。
(1)構建信息系統質量管理組織。信息系統質量管理組織成員由醫院分管院領導、質控辦、信息中心、相關部門聯絡員等組成,由信息中心工作人員擔任專職軟體質量管理員。
將信息系統質量管理組織進一步細化為軟體質量保證小組、軟體評審小組、軟體配置管理小組和軟體測試小組。
其主要職責是負責構建軟體質量標準體系、論證項目可行性、明確建設內容和建設目標、編制軟體質量計劃,確定符合項目需求的質量標準。
(2)建立軟體質量管理體系。醫院信息系統涉及醫院各個業務流程,必須建立全員參與機制,充分調動人力資源。
定期組織召開軟體質量評審會議,收集並處理軟體質量問題,並將形式的軟體質量標準寫入招標文件中,對信息系統的軟體供應商進行約束。
對於無法獨立完成對意向軟體質量評價的醫院,則可以採取第三方評價或聘請信息系統監理的方式進行軟體質量評價,通過對比實行更為有利的方案。
醫院信息系統開發過程的質量管理措施
醫院信息系統開發過程就是軟體實施交付階段。該階段需要根據醫院採購文件的具體要求,對項目質量實施進行管理與監督,提高系統的功能性和可用性。
(1)需求管理。
醫院信息系統的構架在採購時已基本確定,但在軟體實施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各業務部門提出大量軟體功能需求的情況。在項目立項之初,醫院的質量小組會對項目需求進行調研,以便後期軟體上線能夠有序開展。對項目需求進行管理,形成需求規格說明書。同時,制定需求變更流程,對需求的變更進行評估和跟蹤,防止需求無序增加等情況發生。
(2)軟體測試。
聯合軟體開發人員對軟體功能進行「黑白盒測試」,實際測試結果和分析報告及時反饋給開發人員進行修改和變更。
對軟體進行性能測試,防止在醫療業務尖峰時段系統出現問題。對軟體測試中發現的缺陷進行管理和跟蹤,保障軟體缺陷完整解決;設計軟體測試用例,醫院相關業務人員對軟體進行案例測試,以便發現軟體中出現的Bug。
定期召開軟體質量會議,通報軟體測試中的相關監督、記錄、分析及報告,告知使用人員各功能的完善程度及相關風險點。
醫院信息系統運維過程的質量管理措施
醫院信息系統運維過程分為運行維護階段、變更和反饋。
這個階段信息系統已經上線並投入使用,但醫院信息系統要不斷進行需求變更,而每一次變更都可能對整個信息系統的質量產生影響。
因此軟體系統升級的版本內容、代碼等均要形成文檔並歸納管理,並建立配置列表,保障軟體運維質量。
(1)配置與變更管理。
對信息系統的相關流程進行優化,做好信息系統的變更與反饋,使軟體更加符合系統使用者的需求。
記錄變更流程、分析風險、進行變更測試。
同時,質量管理人員要做好測試工作監督,監督開發人員的變更流程是否符合質量管理規定。
配置管理小組的主要職責包括完善各部門發送需要存檔並保存版本控制的代碼、文檔和階段性成果 。
最好,做好程序修改的文書記錄,收集度量數據, 確定和管理風險, 促進和協助流程改進。
(2)軟體滿意度測評。
軟體滿意度測評可優化醫院就診流程。
Y省中醫醫院信息系統質量控制小組通過調查問卷進行了滿意度測評。在開發程序時增加了對軟體反饋的相關功能,調查人數為3678人,滿意人數為3169,滿意度為86%。其中,對於門診繳費流程過於繁瑣的問題,質量控制小組將該情況在質量會議中進行反饋,做出了優化門診繳費流程的決定,優化後系統軟體滿意率達到94.3%以上。可見,做好質量管理軟體滿意度測評可以為醫院管理者提供正確的改進措施, 優化醫院信息系統流程,提高醫院信息系統軟體使用者和體驗者滿意度。
醫院信息系統消亡過程的質量管理措施
醫院信息系統消亡過程也稱醫院信息系統的廢棄階段。軟體進入廢棄階段後需要對信息系統中產生的數據進行轉移、備份、丟棄、銷毀並對軟硬體進行密級處理。對項目成果進行驗收評議形成文檔。同時,軟體配置小組對信息系統整個生命周期內產生的內部文檔和外部文檔進行歸檔管理。對軟體全生命周期運行中產生的數據、結果等進行分析,完善醫院信息系統的軟體質量標準知識庫。對於尚有應用價值的信息系統軟體,提高軟體質量管理水平,延長軟體生命周期,減少醫院信息系統的重複投資。
小結
醫療無小事。醫療活動的每一個環節都與醫療質量密切相關,醫院信息系統更是貫穿於醫院管理工作全流程,軟體質量方面的不足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醫療流程的安全性,不利於構建和諧醫患關係。
因此,醫院在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如果能有效運用科學的質量管理方法,將有助於提升醫院信息系統軟體的質量管理的水平,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軟體的質量應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