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二甲以上醫院一般都有幾千萬到幾個億的醫療設備固定資產,數量相當巨大且品種繁多,既有單體價格昂貴的百萬以上的如CT、MRI等醫療設備,也有單體價格1000元以下的醫療設備;有放射類、超聲類等檢查類設備,也有手術等治療類醫療設備。有的是直接與病人接觸直接用於病人,有的與病人非直接間接用於臨床診斷、檢查等。
由於上述的眾多因素決定了醫療設備技術管理的複雜性與艱巨性,一般的醫療機構由於人力物力的因素只關心如何購置醫療設備而缺乏如何管理醫療設備,更是缺乏如何安全有效地進行醫療設備質量控制,一般情況下只能做到醫療設備的品種數量財產管理。或只有在使用過程中的維修和局部維護管理,更是無法真正的做到醫療設備整個生命周期的管理,從而通過科學合理的運營讓醫療設備發揮出更大的效益。
何為醫療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
(一)醫療設備生命周期管理的概念:醫療設備作為一種特殊產品,其整個生命周期從它一步步形成到最終作用發揮完畢,包括了設計、製造、運輸、儲存、銷售、使用等一系列過程。各個環節都要科學管理,否則有可能引發醫療事故。就醫院而言,其管理主要是針對招標採購、安裝使用、報廢等環節進行。
醫院醫療設備生命周期管理定義為醫療設備以科室發展的需求作為起點,以購置論證、效益預計評估、擬定採購計劃及商務談判購置作為起始階段;安裝驗收、人員培訓,應用評價與管理、預防性維護與維修管理作為應用階段;設備調撥及報廢管理作為後期管理階段。通過採集和分析設備3個階段運營管理中的數據,建立設備全生命周期資料庫,對全生命周期的信息、流程、應用進行全方位的管理。
(二)醫療設備生命周期管理的內容:醫療設備生命周期管理主要包括招標採購、安裝使用維護、安全監管和報廢等環節。
招標採購:合理購置醫療設備是醫院設備管理的重要環節。在採購中要做好前期論證和立項工作,對計劃購置的醫療設備進行考察,收集市場信息,全面掌握有關資料;要從購置必要性、合理性、使用率、技術水平、安裝條件、效益評價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形成立項論證分析報告;最後經院務會研究確定後,形成購置計劃,發布招標文件,進行招標採購。
安裝使用維護:醫療設備的安裝驗收是設備購置中的一個關鍵環節。醫療設備的安裝要符合相關規定;設備驗收既要驗收設備的功能及參數,又要驗收各類原始檔案材料;設備正式啟用前要對設備操作者和維護者進行培訓,熟悉設備的使用規程,同時還要加強對設備的日常維護和保養,對於計量儀器還要按規定定期進行檢定等。
安全監管:醫療設備的安全監管既是保證患者安全、避免醫療糾紛的前提條件,保障設備正常運轉、提高設備使用率和經濟效益的必備手段。在實際工作中,要建立健全醫療設備的安全監管體系;還要加強醫療設備操作人員的培訓,使其能熟練掌握操作規程和安全注意事項;同時還要建立質量信息反饋機制,增設設備不良事件報告環節等。
報廢:醫療設備作為固定資產,其報廢要符合相應的規定和流程。一般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列入報廢:
一是超過使用年限,無配件,無法修理,無使用價值者。
二是結構陳舊、性能明顯落後,嚴重喪失精度,無法維修者。三是原產品粗製濫造,質量低劣,不能正常運轉,又無法改裝利用者。四是嚴重影響使用安全,能源消耗費用大,造成嚴重公害又不能改裝利用者。五是設備的修理費用1次超過設備修復後價值的60%者。
醫療設備報廢的流程一般為:
第一,使用科室提出報廢申請,填寫報廢申請表;
第二,醫學工程部門接到報廢申請後,組織有關臨床醫學工程技術人員對申請報廢的醫療設備進行技術鑑定;
第三,經鑑定同意報廢的設備須將鑑定意見提交醫學工程部門負責人或組織醫院相關職能科室共同審核;
第四,報院領導審批;
第五,報廢設備處理,處理方式包括轉贈、報廢、賣出 3種;
第六,上報地方國資辦;
第七,報廢設備銷帳。
在醫療設備生命周期管理中,目前許多醫院都已建立了管理資料庫平臺,實施了信息化管理,但是一定要保證數據信息準確完整,實現數據共享,根據不同的權限獲取不同的數據,為科學決策提供依據,並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保障網絡安全,確保數據的安全可靠,同時還應做好數據的備份。
綜上所述,醫療設備生命周期管理的核心是要完善各種規章制度,實施科學化和規範化管理。目標是要提高醫療設備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維修性,保障醫療設備的正常運轉。
結語
產品生命周期管理作為一種戰略和方案,目前成為企業信息化的關鍵技術之一,得到了高度關注和廣泛應用。因此,從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出發,對醫療設備進行科學合理的管理,既是保持醫療設備完好率、提高使用率、減少故障率、延長使用壽命的有效途徑,也是改善醫院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高醫院社會和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