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前,央視做了個中間人,把雷軍和董明珠兩個八竿子打不著的人,聚在了一起。之所以說八竿子打不著,是因為二人的人生經歷、朋友圈,乃至於所從事行業都相隔千山萬水。雷軍兩年修完武漢大學計算系學分,畢業就進了金山,6年當上總經理,在網際網路的路上平步青雲。董明珠則要平凡得多,倘若不是拉扯著一個兩歲的小孩,也許一輩子都不會碰銷售。
當然,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入選了同一年的年度經濟人物。由於上一屆的馬雲和王健林打了賭,編導就開始躥騰風頭正盛的雷軍,說「打賭營銷效果好」。上臺後,雷軍笑嘻嘻地說:「董大姐,咱倆也打個賭,就拿一塊錢賭五年後誰的營業額多。」當時小米的營收只有格力的六分之一,董明珠陪著半倒閉的工廠一點一點做大,自然不肯接受用格力抬高小米的賭約。
但畢竟一個「後輩」,都在臺上點名格力了,做「大姐」的要是不接招,顯得小家子氣。於是董明珠只好爽快地接受了賭約,只是要求把「1塊錢」籌碼改成10億。據董明珠後來所說,其實雷軍在臺下跟她說過這個事,只是她回了一句「小米贏不了」,就被叫上臺了,這才有了後來的一幕。改籌碼其實好理解,贏了,可以讓其他人看看挑釁格力的代價。輸了,格力把這筆錢給出去,好歹也能落落大方。
果不其然,小米輸了,算是雖敗猶榮。只是,2020年8月11日,雷軍借著題為《一往無前》的十周年演講再度談起此事。雷軍的原話大概如下:「當時小米的營收只有格力的零頭,一上臺,董大姐想都沒想就答應了,說『要賭就賭十個億』。當時人都傻了,怎麼不按劇本走?這五年,儘管小米幹得不錯,結果還是格力贏了。比較戲劇性的是呢?第六年(2019年)小米就贏了。」
其實小米輸了不丟人,董明珠也沒有上門要錢,已經頗有規模的小米不提這事也罷。只是雷軍還是談了這件事,並且背景板硬生生變成6年營業額對比圖。三行大字,寫的是「2019年比格力78億營收」。央視的一個名叫《相對論》的節目,心生一計,然後就跟董明珠連了線。期間董明珠總想聊空調,被主持人一次又一次地拉回來。還別說,董小姐妙語連珠,回應八七,句句實話打在小米七寸,非常精彩。
問題一、為啥改籌碼?董明珠:格力跟小米不在一個行業裡,格力是重資產,小米是輕資產,製造業的未來是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問題二、怎麼看待雷軍加了個「小尾巴」?既然說的是五年,第六年就是下一個五年的第一年,不能叫作「險勝」;問題三、雷軍說從格力身上學到很多,格力怎麼看待小米?董明珠:談不上看待,沒有過多地研究過小米。格力的家電是自己做的,小米很多東西都是貼牌的,如果都建工廠,雷軍肯定做不過格力。
最後一個問題、下一個五年,格力會跟小米賭什麼呢?董明珠:格力電器可以說,在空調領域擁有核心技術,現在走在世界領先地位,擁有大量獨創,而且別人沒有的技術專利。格力這八年時間,一直嘗試帶動小企業,共同躋身於世界一流品牌,已小有成效。由於大家不在一個賽道上,要比就比在各自領域的成就。筆者在這圈一下重點,願賭服輸,做自己的工廠,掌握核心技術,成為海外一流品牌。(李雙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