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隨著全球環境汙染問題的惡化以及石油資源的日益枯竭,未來汽車的動力來源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無論是寶馬、大眾、豐田等跨國車企,還是蔚來、小鵬、理想等造車新勢力,都將目光放到了新能源汽車領域。
不過,電動車卻在近兩年出現了用戶裡程焦慮、充電樁布局不足、自燃事故屢次發生等情況,讓不少計劃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心存疑慮。
增程式電動汽車被認為是解決用戶裡程焦慮的一大解決方案。所謂增程式電動汽車,即內燃機與發電機組合成一個發電單元,以最佳油耗(最節能)工況方式,在系統控制下自動間歇性發電,為電動汽車行駛、輔助設備和蓄電池提供電力。
近日,記者試駕了金康新能源賽力斯品牌的首款產品SF5。作為一款增程式電動汽車,賽力斯SF5比純電動車型續航更遠。據了解,賽力斯SF5有著「純電續航150km+56L」的増程續航,不僅可滿足城市通勤需求,也能滿足遠途自駕出遊需求。
與大多數「簡約冷淡風」造型的新能源汽車不同,賽力斯SF5的造型沒有採用臉譜化設計風格。其中最令人矚目的是「∑」造型的日間行車燈,在它的加持下,賽力斯SF5有了更高的辨識度。此外,賽力斯SF5的前臉並未採用全封閉造型,而是裝點了諸多菱形開孔,這些開孔既增加了整車的科技感,也能有利於增程器散熱。
車外的「科技風」也延續到了車內,坐在車內,記者一眼就看到了17英寸豎置中控屏。這塊屏幕取代了車內的絕大多數物理按鍵。賽力斯SF5的空調出風口還採用隱藏式設計,再搭配旋鈕式換擋,令車內顯得非常整潔利落。值得一提的是,車內還使用了大面積皮革和搪塑包裹,進一步提升了駕乘的舒適性。
本次試駕車型為賽力斯SF5四驅高性能版,據賽力斯市場部孫成滿介紹,這款車型的前後軸上均有一部交流異步電機,每臺電機的最大功率為255千瓦,最大扭矩為520N·m,總功率可達510千瓦,總扭矩更是高達1040N·m。
試駕首先從場地道路開始,在直線加速路段,將油門踩到底,賽力斯SF5的兩臺電機一瞬間迸發出了強勁的動力,推背感十足。
在布滿樁桶的障礙路面,賽力斯SF5的表現同樣優秀。其搭載的前雙叉臂後多連杆獨立懸架,在過彎的過程中韌性十足。而較為輕便的方向盤也能否幫助駕駛者快速對路況做出相應,第一時間對車輛進行精準的控制。
隨著試駕的深入,路況也又封閉的場地道路變成了開放的城市道路。駕駛者可以根據路況,滑動控制面板,調節「經濟、舒適、運動、彈射、自由」5種駕駛模式和「高速、山地、泥地、雪地」4種道路模式,提升駕駛的樂趣和舒適性。
值得注意的是,賽力斯SF5還配備SERES Pilot智能駕駛輔助系統,搭載3個高精毫米波雷達、1個高感知車廂頭、4個環視攝像頭和8個超聲波雷達。該車可實現ACC全速域自適應巡航、前碰撞預警、變道輔助、車道偏離預警等功能。
近兩年,汽車市場中湧現出不少品牌的全新新能源車型,新能源汽車市場也未知的「藍海」逐漸轉為了競爭激烈的「紅海」,這種情況下,新品牌的新車型是否有推出的價值?對於這個問題,賽力斯SF5用出色的性能給出了肯定的回答。
事實上,SF5隻是賽力斯品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實力的一個縮影。據了解,金康新能源早在在2016年就在美國矽谷成立了研發中心,在核心的三電系統領域取得了技術突破,正在申請和已獲得的技術專利近1000個。
「依託強勁的研發實力,賽力斯成功掌握了核心増程電動技術,擁有業內先進四電機驅動平臺、領先的電驅動核心技術、車載式的增程器平臺,實現了三電高度集成一體化,並在國內率先研發並量產不起火、不爆炸電池pack。」孫成滿介紹說,賽力斯SF5的純電版車型將在今年年底推出,而賽力斯的第二款新產品也將於明年上市。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儘管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激烈,但技術藍海依舊潛力巨大。「賽力斯SF5的出現,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用戶提供了新的選擇。」(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真齊)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