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C君科訊 排版 | C君科訊
頭條號原創文章,禁止抄襲,違者必究
最近全球科技圈最大的事情應該就是美企晶片巨頭英偉達對外官宣,英偉達已經和日本軟銀公司達成協議,將以40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ARM公司。
雖然最終能否收購成功還需要等待美國、英國和我國的同意,但是不得不說英偉達已經完成了這次收購案的50%工作,接下來就只能等待最終答案了。
這則消息的出爐乍一看似乎是一個好事兒,畢竟美國在晶片技術領域還是有些實力的,在一定程度上似乎是能夠幫助ARM走上更高的技術水平。
但是,這只是一方面,從另一個方面來看,一旦英偉達成功收購ARM公司,那也就意味著,從此之後ARM架構將很大程度上受限於美國相關條例的約束,而這將不利於全球其他半導體設計公司利用ARM架構發展晶片技術。
雖然英偉達表示會繼續讓ARM公司保持中立,但是事實的走向並不是英偉達一個承諾就可以決定的。
因此,在英偉達這家美企官宣收購消息之後,指令集架構圈開始進入到了「動蕩期」。
根據10月3日外媒報導的消息顯示,根據SA網站爆料的信息顯示,已經有一家大型手機晶片公司要轉往RISC-V陣營了,這也就是說ARM架構開始被巨頭「拋棄了」嗎?
這下可真的是有意思了,雖然沒有提供具體的企業到底是誰,但是根據內容可以了解到這是一家大型手機晶片公司。
那麼當下全球市場上能夠有這種研發能力的晶片巨頭也就只有蘋果、高通、聯發科、三星和華為五家,蘋果、高通作為美企是沒有理由放棄經營多年的ARM市場的,所以可能性最大的三家基本就集中在了聯發科、三星和華為了。
如果要在這三家企業中再挑出一家的話,可能性最大的莫過於華為了,畢竟華為在2019年5月份之後就無法繼續獲取最新的ARM架構了,因此換道成為了華為最好的選擇。
並且在9月27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見,當時倪光南院士就表示,我國的北京、上海、深圳、武漢等地區都在積極推動RISC-V架構成為我國晶片架構發展的標準。
這也就是說我國進軍RISC-V架構領域是事先已經有所準備的,另外華為早前也一直參與到RISC-V架構的技術開發中去,對於該架構也算是相當了解,當下轉入RISC-V架構也並非是不可能。
畢竟RISC-V架構是目前發展最成熟、美國技術參與程度最低、總部也不在美國的開源指令集架構,是最符合當下華為晶片發展需求的指令集架構。
當然,最終的事實是否如外網所爆料的那樣還需要等待華為的官宣。
當下全球指令集架構領域美國的英特爾公司研發的X86架構已經拿下了桌面指令集架構市場主流份額,如果ARM也被收入囊中的確不利於全球晶片事業的發展。
因此未來開源指令集架構RISC-V相信會成為大部分企業一個新的選擇,不過在發展RISC-V指令集架構的同時,也需要對上層的軟體進行兼容性適配,這依舊算是一個浩大的工程。
不過好在華為的HMS生態已經初見規模,算是為RISC-V提供了一個好的通道。
你覺得這家拋棄ARM的巨頭會是華為嗎?
科技自媒體撰稿人,以不一樣的視角,解讀不一樣的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