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BAT醫療布局:香港或成線下醫療生態試驗田,多家上市公司有分羹

2021-01-10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透視BAT醫療布局:香港或成線下醫療生態試驗田,多家上市公司有分羹

作為中國最大的網際網路巨頭之一,騰訊業務發展速度迅猛,2018年一季報顯示,當季營收與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48%和61%,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攜QQ、微信兩大社交巨頭,騰訊的流量變現幾乎無孔不入,包括門檻較高的醫療領域。

在大規模投資線上醫療之後,騰訊的布局開始轉向線下,5月16日,騰訊旗下企鵝醫療宣布與香港醫思醫療集團(02138.HK,簡稱「醫思醫療」)達成合作,雙方打算共建診所,打造一體化醫療服務閉環。

「如同新零售的打法一樣,在布局完線上醫療之後,目前需要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將線上流量導流到線下,做到醫療領域的深入連接,不僅是騰訊,阿里、百度包括京東後面也會這麼做。」中泰國際研究部副主管趙紅梅向時報君表示。

香港會成為BATJ等網際網路巨頭線下醫療生態布局的試驗田?

騰訊搶佔賽道,布局線下醫療

5月16日,騰訊旗下的企鵝醫療宣布跟醫思醫療合作,雙方共同在港合建診所,打造一體化醫療服務閉環。

根據協議,企鵝醫生將為醫思醫療相關產業板塊提供整體醫療綜合管理系統、醫療管理雲服務系統、健康管理IT系統及品牌授權,本次合作將醫療AI為基礎,覆蓋綠色通道及進行境外醫生與境內會診合作。

公告顯示,企鵝醫生在北京、成都、深圳建設3家診所,預計3年內將開設300家直營診所,連接3000家聯盟診所,投放30000臺共享健康檢測終端。消息一出,醫思醫療股價當天大漲61.73%。

不僅僅是企鵝醫生,騰訊旗下另一子公司微醫也在香港線下醫療診所再下一局。5月17日,茂宸集團控股有限公司(00273.HK)宣布,集團旗下輔助生殖醫療專科寶德醫務將與香港婦產科中心The Women's Clinic合併,共建輔助生殖醫療集團。同時,微醫入股並成為新IVF醫療集團的戰略股東。據悉,此次合作是微醫在中國大陸以外的首個投資項目。

對於騰訊的這一布局,智通財經首席分析師謝俊在接受時報君採訪時表示,騰訊的核心就是連接,連接一切,線上導流,對投資企業賦能,從投資角度來講,目前香港醫療企業估值都很低,而且人口基數擺在那裡,已經觸及天花板,所以並沒有很高的估值。這個時候騰訊帶著資本進入,然後提供AI技術、終端醫療設備等,將線上流量分流線下,如果能在香港走出一個線下診所的新模式,打造一個離境醫療服務診所,並在內地不斷去滲透,這個想像的空間就很大了 。

今日,騰訊正式向醫院管理者發布其最新醫療AI引擎——騰訊睿知。這是一款疾病預判的AI引擎,目前主要的應用場景是智能導診,即通過人機對話,患者能找到最合適的醫生,醫生也能篩選出與其專業方向匹配的患者,從而實現對疾病及病程的預判。

但有一點,無論醫療AI引擎有多黑科技,病人也不能通過對話就能治病,治病還需要線下實體門店,因此將線上流量分流到線下,最終實現醫療領域的線上線下結合,這是大的趨勢,其打法跟新零售如出一轍。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騰訊投資的35個網際網路醫療項目中,24個為國內項目,11個海外項目(其中9個為美國項目,2個為印度項目 )。

(騰訊在中國投資的醫療健康項目列表 ,圖片來源:科技蛙)

(騰訊在海外投資的醫療健康項目列表,圖片來源:科技蛙)

香港是否會成為BAT線下醫療生態試驗田?

目前國內醫院還是以政府為主導的公立醫院為主,運作模式早已定型,人們對私人診所的不信任感,導致BAT這些巨頭在國內線下醫療布局上並不順利。醫思醫療的公告就顯示,企鵝醫生在全國只有3家線下門店,港股專家王雅媛認為,企鵝醫生國內線下醫療診所難以擴張,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難以獲得優秀的醫生加盟;二是目標客戶少,由於企鵝醫生是民營,無法走醫保,所以客流量難以大幅提高;三是收費昂貴,只能服務於注重醫療服務體驗的高端人群。

王雅媛進一步稱,早於2015年,網際網路醫療的先驅春雨醫生就試水線下診所業務,但到了2016年中就決定逐步收縮,主要問題就是:

1、 春雨並非開門迎客的診所,而是為春雨醫生線上的用戶,尤其是購買了「私人醫生」服務的用戶服務的,但這部分用戶的需求不足以支撐線下診所的常規運營。

2、 線上免費問診的用戶,轉化為線下合作診所用戶的流程太長,線上客流轉化率有待提升。

3、 不能走醫保報銷,導致客流量不大。

4、 國內醫療機構改變商業模式動力不大,依然以政府為主導。

而對岸的香港就不一樣了。中泰國際研究部副主管趙紅梅向時報君表示,香港是亞洲醫療最發達的地區,分流非常成熟,無論是政府主導的公立醫院,還是私人主導的私立醫院,或者是私家診所,目前香港約有1.2萬名醫生,40%在公立醫院和機構任職,60%則選擇到私營醫院或自己開診所,香港的私家診所至少有4000家。

因此,香港私家診所的存在,給在大陸發展受阻的網際網路巨頭們點燃了希望。趙紅梅稱,騰訊通過旗下投資的醫療子公司跟香港醫療集團合作,共建診所,更容易打造智慧醫療閉環,如果這個模式在香港行得通,那通過複製香港的經驗,在內地開分店,逐漸滲透,對於雙方來說都是互惠互利的。

所以說,香港有望成為醫療新生態的試驗田。而香港的醫療機構,也有望藉此機會爆發,這是一個關於醫療線上線下結合的新機遇。

既然騰訊都布局了,又怎麼能少得了阿里和百度。

比如支付寶早在2015年5月推出「未來醫院」的計劃,把原本在醫院內進行的付款、掛號、劃價等功能,轉移到支付寶的服務窗內。而支付寶「未來醫院」就是為了通過線上線下結合,優化現有醫療資源配置。

阿里健康還和武漢中心醫院合作,成立了第一家網絡醫院,試點地區的居民可以通過網絡遠程向醫生問診,醫生確診後,開出電子處方,處方藥通過線下簽約的藥店,非處方藥則通過電商平臺,最終快遞送到用戶手中。

在醫院端,阿里入股了恒生電子旗下網際網路醫療子公司恒生芸泰 、戰略投資華康醫療;在健康管理端,戰略投資了U醫U藥、尋醫問藥網。在智能設備端,大刀闊斧與上市醫療醫藥公司合作,包括在智能移動醫療設備與魚躍醫療合作 ,在醫療影像領域入股萬東醫療 ,與迪安診斷在體檢檢測領域戰略合作,足以可見阿里對醫療領域的重視。

百度網際網路醫療生態以大數據資源和處理能力為核心。在醫院端的布局有朗瑪信息、趣醫網和醫護網;在健康管理領域推出了百度醫生,並收購了拇指醫生,與阿里和騰訊不同的是,百度在醫生應用領域比較重視,目前已退出百度醫圖。

「所以說,香港的線下醫療診所,不管是公立還是私立,都有很大的前景可挖,在前景向好的消費領域,阿里百度絕不會把市場讓給騰訊。」趙紅梅稱。

相關焦點

  • 開線下「松果門診」,字節跳動加碼布局網際網路醫療
    觀察者網·大橘財經訊(文/胡毓靖 編輯/莊怡)字節跳動在線下開了一家「診所」。 11月24日,據Tech星球報導,字節跳動在北京開設了一家名為「松果門診」的線下診療機構,英文名為「PINECONE CLINIC」。
  • 資本丨字節線下「松果門診」,網際網路醫療成藍海?
    5月,以數億元對價完成對百科名醫的全資收購;9月,完成對醫療健康業務的首次品牌確認,推出獨立品牌「小荷醫療」。從線上的健康科普內容到網際網路醫療,再到成立線下診療機構,字節跳動的醫療布局逐漸清晰。 國家衛健委今年3月透露的數據顯示,在疫情期間,國家衛健委的委屬管醫院網際網路診療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7倍。
  • 從科普到診所,「才露尖尖角」的字節跳動如何布局醫療?
    近日,億歐大健康在多家醫療招聘網站發現北京松果門診部的招聘動態,單位簡介中直言「字節跳動(今日頭條)殺入醫療——布局線下實體高管診所」,該動態涉及招聘醫療運營人員、護師、藥劑師、眼科醫生、婦科醫生等16個崗位、共計19名工作人員。
  • 沃爾瑪擴大線下醫療布局 錯位競爭對抗亞馬遜
    沃爾瑪周四表示,計劃擴大在線下醫療診所的布局,年底前在大亞特蘭大區域再開六家線下診所,明年進軍佛羅裡達。6月,沃爾瑪宣布將在芝加哥地區開設兩家醫療診所。初步統計,至年底,這些提供初級保健、牙科檢查和其他醫療服務的診所將至少達到13家。
  • 透視六家健康險公司布局:長期醫療險會是下一個爆款嗎?
    數據顯示,2019年6家專業健康險公司的保險業務收入同比均大增,瑞華健康由於成立時間較短,基數較低,保險業務收入同比激增約90倍達0.68億元,復星聯合健康、平安健康的增速則分別達249.81%及112.81%。崑崙健康、太保安聯健康及人保健康的增速也均超五成。
  • 眾安以科技塑造有溫度的保險 布局醫療健康生態高效理賠
    7月29日,眾安保險正式發布2020年上半年健康險理賠服務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其中顯示上半年眾安線上理賠申請比例高達91.4%,理賠直連服務平均1分鐘結案。可以看出,眾安便捷的線上理賠服務,已成為用戶的首選。在線上理賠的基礎下,眾安保險與網際網路醫院實現創新連接,上線尊享e生2020(門急診版),不僅完成了線上理賠的服務,更進一步入局線上診療環節,做「有溫度的保險」。
  • 醫療信息化:BAT戰略布局的高景氣賽道
    目前已開始醫保信息化建設的27個省級行政單位中,有2個仍處在前期的可行性分析和諮詢服務階段(佔全國的6.25%),廣西、甘肅等7個省份或直轄市已完成初步設計的招標工作(佔全國的22.58%),佔比合計達到28.83%。同時考慮到疫情導致部分招投標延後,目前仍有約1億預算待落地(招標中),考慮到國家對醫療信息平臺整體的建設規劃,第四季度及明年一季度或成關鍵期。
  • 發力醫療服務 尊享e生醫療保險助力完善眾安大健康生態布局
    為了更好地發揮基本醫療保險的補充作用,商業醫療險提升保障力度的同時積極布局大健康生態,提升健康管理服務質量,帶來貼心保障。擁有「國民醫保」稱號的尊享e生醫療保險也積極引入門急診保障,以創新服務滿足消費者的保險需求。
  • 字節跳動推出線下實體「松果門診」構建網際網路醫療生態閉環
    字節跳動推出線下實體「松果門診」據Tech星球報導,字節跳動在北京推出了一個名為「松果門診」的線下診療機構,旨在依託網際網路線上醫療服務能力,滿足用戶個性化的醫療服務需求。北京松果門診部以「大專科小綜合」為特色,是集醫療、預防、健康管理等線上線下服務於一體的高端現代綜合醫療機構。服務功能主要圍繞內科、外科、婦科、全科、口腔科、皮膚科、中醫、健康管理等方面。
  • 字節跳動推出線下實體「松果門診」 構建網際網路醫療生態閉環
    字節跳動推出線下實體「松果門診」 據Tech星球報導,字節跳動在北京推出了一個名為「松果門診」的線下診療機構,旨在依託網際網路線上醫療服務能力,滿足用戶個性化的醫療服務需求 北京松果門診部以「大專科小綜合」為特色,是集醫療、預防、健康管理等線上線下服務於一體的高端現代綜合醫療機構。服務功能主要圍繞內科、外科、婦科、全科、口腔科、皮膚科、中醫、健康管理等方面。
  • 疫情後網際網路醫療成香餑餑 網際網路巨頭大踏步進軍布局
    今年,在疫情的催化下,多個行業都加速向線上轉化。其中醫療方面,國民健康意識迅速提升,普通民眾對在線問診、網際網路醫院、網上藥房等的認知加深,網際網路醫療或將迎來爆發。8月12日,字節跳動5億全資收購百科名醫;8月17日,京東健康獲得高瓴資本8.3億美元的B輪融資,8月18日,京東健康宣布推出家庭服務產品「京東家醫」, 計劃未來5年,京東健康的家庭醫生要服務5000萬個家庭。另有消息稱,京東將分拆京東健康在香港上市。
  • 阿里、騰訊的智能醫療暗戰從平臺走向生態
    早在2014年,阿里就向尋醫問藥網投資,在智能醫療領域展開布局;騰訊也從2015年開始,接連投資了好大夫在線、企鵝醫生、新氧等多家醫療企業。 除投資醫療企業外,騰訊、阿里還將自家的雲計算、AI技術,廣泛應用於智能醫療領域。
  • 富樂醫療中國雙診所入滬,未來擬布局100家國內醫療機構
    配合此次診所開業,富樂醫療中國還將開啟「富樂義診,情暖金秋」公益活動,持續至2020年11月22日,同時參與此次愛心義診公益活動還有富樂醫療北京富樂康診所和大連富怡門診部,讓大眾都有機會體驗高品質的醫療健康服務。
  • 香港醫療工作者:有香港人認為內地醫療水平差,這是很大的誤解
    2012年,有廣東江門的醫生來到我們科室交流,經過幾個月的相處,大家都成了很好的朋友。後來他們又邀請我到他們的醫院訪問,緣分就這樣不知不覺開始了。接下來的幾年間,我先後到訪過廣東、無錫、天津等十幾家醫院,與同行們切磋交流,也逐漸加深著對內地的了解。今天我要說,有一些香港人認為內地醫療水平差、不夠國際化,其實是很大的誤解和偏見。
  • 海爾醫療建設物聯網醫療生態 探索社會辦醫轉型之路
    本文轉自【新華網】;10月23日,海爾醫療CEO倪小偉在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2020年會暨2020上海醫交會上表示,海爾醫療目前已在全國布局16家醫院,3年內突破8000張床位,年服務的用戶規模已達100萬人次。
  • 網際網路醫療「出圈」|百度、阿里、騰訊立足優勢,快速布局
    百度健康是集成在線諮詢、預約掛號、線上購藥、健康保險等服務的一站式健康管理平臺,目前已聯合1000多家公立醫院和25萬醫生,形成了以百度健康醫典為核心的內容生態和以百度健康問醫生為核心的服務生態。百度健康醫典是聯合海內外頂級醫療資源共建的權威醫學健康科普平臺,提供權威準確全面的健康科普知識。
  • 線上問診率近4成,「卓正醫療」如何打造民營網際網路醫院樣板?
    最近飲食方面有沒有保證?」當日上午10點多,卓正醫療望京診所兒童齒科醫生、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博士凌龍正在線上接待他的第4位小患者。凌龍表示,「今天上午接待的4位患者中,其中有兩位家長選擇線上問診」,疫情到來後很多患者有點「談醫色變」,很多人都不敢進醫院看病,線上問診患者不斷增加;隨著疫情逐步好轉,很多患者體驗到了「線上問診」的便利性,習慣便延續了下來。
  • 線上問診率近4成,「卓正醫療」如何打造民營網際網路醫院樣板?
    最近飲食方面有沒有保證?」當日上午10點多,卓正醫療成都診所兒童齒科醫生、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博士凌龍正在線上接待他的第4位小患者。 凌龍表示,「今天上午接待的4位患者中,其中有兩位家長選擇線上問診」,疫情到來後很多患者有點「談醫色變」,很多人都不敢進醫院看病,線上問診患者不斷增加;隨著疫情逐步好轉,很多患者體驗到了「線上問診」的便利性,習慣便延續了下來。
  • 成工業集團與申淇醫療達成戰略合作,共謀亞太區醫療大健康藍圖
    上海2020年12月15日 -- 今天,馬來西亞成工業 (PCCS) 集團有限公司(下簡稱「成工業集團」)與上海申淇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下簡稱「申淇醫療」)正式達成合作,在上海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匯集彼此優勢來面向亞太地區,圍繞心臟病領域醫療器械展開合作。本次合作也讓成工業集團邁出布局醫療健康領域戰略性的一步。
  • 貴州百靈與大醫生醫療達成合作 探索「線上+線下」醫療健康服務模式
    原標題:貴州百靈與大醫生醫療達成合作 探索「線上+線下」醫療健康服務模式   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