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社會上經常會發生一些惡性的傷人事件,除了精心布局不為人知的殺害之外,還有一些是在大庭廣眾之下發生的。
你自身可能就有這樣的經歷:正在路上散步,突然聽到了遠處的救命聲,你停下腳步望去,有人正持刀傷人!
很多人跟你一樣都發現了這起不尋常的事件,但好多人並沒有上前去阻止,只有幾個人打了報警電話。
警察趕到時,受害人已經有多處受傷,急需送往醫院,或者比這更糟糕。
此時,你會想,如果大家早點出手相助就不會這樣了。
其他人也有類似的想法,但事實是在事件發生時大多人都充當了「看客」,他們似乎很冷漠。
可是真的是大家都很冷漠不近人情嗎?
其實並不全是人性的冷漠,這還與「旁觀者效應」有關。
什麼是旁觀者效應?
旁觀者效應是心理學上的一個術語,它是指在緊急情況下,一個人出手援助的機率與在場的人數呈負相關。
簡單點說就是,當人們遇到惡性傷人事件時,圍觀的人越多,大家越不願意去出手援助受害人。
這一效應最典型的事例是上世紀六十年代,發生在美國的一起兇殺案——姬蒂·吉諾維斯遇害案。
1964年3月13日凌晨,28歲的吉諾維斯在公寓樓外遇害身亡,當場38位目擊者卻沒有一個人去救助或報警。
事情的詳細經過是這樣的,當晚凌晨零點半,吉諾維斯從工作的酒吧下班,開著一輛紅色汽車回家。
在一個路口等待紅綠燈的時候,吉諾維斯被兇手莫斯利盯上了。而後,莫斯利開始偷偷跟蹤吉諾維斯。
凌晨3時15分左右,吉諾維斯到了家樓下,在停好車準備回家時,莫斯利拿著獵刀向她靠近。
吉諾維斯慌忙逃跑但被莫斯利追上並在她背部捅了兩刀,她大聲呼救,鄰居們聽到了她的呼救聲。
一個鄰居向莫斯利大喊:別碰那姑娘,聽到喊聲的莫斯利迅速逃走了,大家都看到他開車走了。
暫時脫險吉諾維斯慢慢向公寓後門走去,逐漸消失在了大家的視野之中,但很快她倒在了地上。
10分鐘後,大家看到莫斯利又回來了並且戴了遮臉的帽子,他開始瘋狂尋找吉諾維斯,最後在公寓門前發現了她。
兇狠的莫斯利又捅了吉諾維斯幾刀,並侵犯了她,在偷走了她身上僅有的49美元後,他開車逃走了。
整個過程持續了半個小時,中間沒有人去幫助吉諾維斯,只有一個人報了警,在送醫途中,吉諾維斯去世了。
這一事件引發了社會的廣泛議論,也讓科學家開始著眼於旁觀者效應的研究,他們不相信這僅僅是人性的冷漠。
兇手莫斯利被判處死刑,後來又改為無期徒刑,2016年3月28日,莫斯利在獄中去世,享年81歲。
無論如何,旁觀者效應稱不上是一個好的現象,但是為什麼會出現這種令人反感甚至恐怖的現象呢?
為什麼會產生旁觀者效應?
旁觀者效應的出現主要與兩個因素有關:一個是責任分散,另一個是我們渴望服從並遵循他人的行為。
責任分散就是當某件事情只由你一個人來做的時候,你的責任感是很強的,你會很積極的去完成它,即便遇到困難你也會想辦法解決。
但當這件事由一群人來做的時候,這種責任感就被這群人給分擔了,每個人的責任感就變的很弱了,遇到困難時往往會退縮。
前者是獨立承擔責任,有很強的意願去完成它,而後卻是希望別人多承擔點責任,自己能輕鬆一點。
責任分散的實質就是「人多不負責,責任不落實」,這種心態類似於「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認為自己有責任」 。
渴望服從並遵循他人的行為可以稱之為從眾心理,當沒有人做任何事情時,我們容易感到沒有必要甚至不採取行動。
在緊急情況下或混亂中,我們傾向於尋求其他人,來決定採取怎樣的行動或者不採取任何行動。
也就是說,當在場的人沒有一個採取行動的話,我們往往也遵循他們的行為,採取「不介入」的態度。
除了這兩個主要因素之外,旁觀者還有一些其他心理,比如擔心在眾人的注視下自己可能會表現得不夠好;或者他們並不太清楚事態的真實情況,而期待其他人出頭以幫助自己了解這件事的真相。
在旁觀者決定是否採取行動的過程中,研究者還總結出了兩種決策的模型:五步決策法和利弊權衡。
五步決策分別是發現事情不對勁,將事情定義為緊急情況,考慮自己是否有幫助的責任,選擇幫助的方式,執行幫助。
而權衡利弊模型,則是旁觀者先權衡實施幫助行為的成本和利益,然後再決定幫助或不幫助,這樣會使他們的行為更合理。
旁觀者效應是否有積極影響?
無論如何描述,旁觀者效應總有點自私的成分在裡面,總有股「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意味在裡面,那它是否有正面的作用呢?
旁觀者效應的確是有正面的積極地影響的,當人們感到自己被「人群」注視,並且其行為與他們的社會身份保持一致時,他們的行為就更有可能表現得很好。
比如,如果一個人是環保主義者,那麼在眾人的注視下,他的環保行為要比非環保主義表現得更好更環保。
舉個身邊的例子,如果你在公司被領導和同事誇讚很熱心很樂於助人,那你可能在今後會表現得更積極。
最後
我們雖然將「表面上」的社會人情冷漠歸因於旁觀者效應,但越來越多的事證明這不全然是旁觀者效應的後果。
九年前發生在廣東佛山的「小悅悅事件」,你又怎麼能說不是旁觀者的冷漠甚至是冷血呢?誰能否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