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量變少了?要警惕!婦科醫生警示這5種疾病

2020-12-18 騰訊網

作者: 鬱琦(北京協和醫院)

出現月經量少去醫院就診時,醫生會根據患者的情況進行相應的檢查。

需要注意的是,有性生活的女性,突然月經量改變,應先排除妊娠相關問題。

一、懷疑經血排出通道有問題

通過詢問病史,了解近期有無人流或宮腔操作等情況。超聲檢查了解經期後有無宮腔積液。

· 如考慮宮頸粘連:可以在月經乾淨後 3~7 天,行宮頸內口探查術。

· 如考慮宮腔粘連:月經乾淨 3~7 天,避免性生活,行宮腔鏡下檢查。

如明確診斷,可通過宮腔鏡手術分離粘連,術中放置宮內節育器,術後應用雌激素 3 個月,以便子宮內膜的修復。3 個月後行宮腔鏡複查,再評估內膜的恢復情況。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二、懷疑子宮內膜受損

有生育要求者才需進行這項檢查。

盆腔超聲檢查可了解內膜厚度,了解是否存在薄型子宮內膜。特別是人流術後或者宮腔操作術後,出現的月經量減少。

超聲檢查內膜厚度的最佳時間是卵泡成熟(平均直徑達 18~22 毫米)且未排出時(由醫生判斷)。

如內膜不足 8 毫米,可先行宮腔鏡檢查,如發現宮腔粘連,醫生通常先分離粘連,術中放置宮內節育器,術後應用大劑量雌激素,促進內膜生長,最長使用時間 3 個月。

3 個月後再行宮腔鏡檢查,再評估內膜情況。

三、懷疑感染性結核

對於有生育要求的患者,無特異性主訴,出現原發不孕、月經量減少,應考慮是否存在生殖道結核可能。

生殖道結核相關檢查有:結核菌素試驗、子宮輸卵管造影、宮腹腔鏡檢查、子宮內膜活檢等。

如果確診為結核,若為活動期,應該抗結核治療。

但遺憾的是,內膜基層被結核破壞,目前沒有任何有效的方法能使內膜恢復生長,內膜對雌激素毫無反應,應用再多的雌激素也不能改變由此帶來的月經問題。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四、懷疑卵巢功能減退

對於合併月經不規律的女性,月經見血 2~4 天時,行基礎性激素檢查。如無月經周期,可以隨時抽血。通過卵泡刺激素(FSH)、促黃體生成素(LH)、雌二醇(E2)檢查,了解卵巢功能。

此項檢查對有生育要求的女性更加重要。如果有卵巢功能減退的情況,在極早期加以積極幹預,可能會增加受孕的機會。

對於因卵巢功能減退,造成經量減少的患者,是無法通過改變卵巢功能,來增加月經量的。

目前推崇的「卵巢保養」是根本沒有科學依據的。但我們可以應用激素替代來補充雌激素,使子宮內膜增殖,經量增加。

五、懷疑內分泌疾病性激素檢查

通常進行催乳素(PRL)檢查後,如果結果超過正常值 3 倍,且有臨床症狀者,應查鞍區 MRI 平掃加增強,檢查有無佔位性病變引起的高泌乳素血症。

如果是高泌乳素血症,患者應用溴隱亭降泌乳素,恢復排卵,恢復月經。

很多女性患者關心:什麼情況下查催乳素更準確?醫生建議:早晨空腹或進食純碳水化合物(如僅喝一碗米粥或者饅頭),注意不要過飽或過餓,於上午 9~11 時到達醫院,先清醒靜坐半小時,然後取血。儘量減少各種應激或劇烈運動。

測定結果中,T (睪酮)為總睪酮的值,並不能真實反映體內起作用的游離睪酮的水平。

往往需要更加關注高雄激素體徵,如唇上小須,面部痤瘡,乳周臍下長毛。

這些臨床體徵和表現,比實驗室測定的睪酮 T,對診斷高雄激素血症更有意義。

如果確診是多囊卵巢症候群,患者減重的同時,可應用達英-35(炔雌醇環丙孕酮片,可用於口服避孕)降低體內雄激素水平,恢復規律月經。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甲狀腺功能檢查:

可評估是否因存在甲狀腺疾病引起的月經量減少。如果是甲狀腺功能減退者需補充甲狀腺素片。

複方短效口服避孕藥引起:

臨床常用複方短效口服避孕藥治療引起月經量過多的疾病。

複方短效口服避孕藥可抑制子宮內膜增殖變化,改變子宮內膜與胚胎發育不同步,幹擾受精卵著床。進而出現月經量減少。停藥後月經量會恢復正常。

關於月經量少,醫生想對你說:

月經量減少的患者,如果有生育要求,需明確病因,根據病因進行治療。其中內膜結核和卵巢功能減退的患者,很難實現生育。

對於無生育的患者,無宮腔/宮頸粘連、又無內分泌疾病,卵巢功能也正常,月經量減少並不是什麼大問題。

許多女性認為經血可以幫助排出毒素,擔心經量減少會使毒素排出不暢,影響健康,使面部色斑產生,面色不佳。其實這都是毫無科學根據的說法。

月經只是一個現象,國際上定義 5 毫升就為正常的月經量,所以多數情況下並不需要過於擔心。子宮內膜結核且無生育要求的女性,只要卵巢功能正常,不需要治療月經量少或閉經問題。

對於卵巢功能衰退的患者,任何試圖糾正卵巢功能的治療均是無益的,也就是說,明明知道卵巢功能正在走向衰退,就目前的治療水平而言,我們仍無力阻止,只能任其衰退。

但是當卵巢功能徹底衰竭,女性失去雌激素的保護時,我們可以通過激素替代療法來補充體內的雌激素,從而實現規律月經。

共同作者:廣西婦幼保健院婦產科 主治醫師 林琳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歡迎微信搜索並關注公眾號「騰訊醫典」,獲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識。

相關焦點

  • 月經量變少了,是卵巢早衰嗎?醫生:未必!這3種疾病也會使月經減少...
    相信很多細心的姑娘們每次來月經都會比較注意去觀察月經量多與少或者有沒有血塊等,在門診接診過程中,就時常有姑娘在自述病情的時候會問「醫生,我月經量比上回少了好多,我卵巢是不是早衰了呀?」月經量變少了,是卵巢早衰嗎?醫生:未必!這3種疾病也會使月經減少,快查。
  • 月經量突然變少?要警惕宮外孕!
    看到這裡,您可能會問:來月經了,只是月經量少,怎麼會懷孕?因為受懷孕後激素的影響,子宮裡雖然沒有受精卵,內膜也會出現蛻膜反應,激素水平不足又會導致蛻膜剝離,就會出現陰道出血,多數人比月經量少,也有少部分人跟月經量沒什麼差別。
  • 月經量變少的5種原因,醫生全面分析!
    歲數越大,月經量越來越少了,這真的是個悲傷的話題。 月經為血,月經是在血液充足的基礎上形成的。 因此,思考月經量為什麼越來越少,其實是追尋一下,為什麼自己的「血」越來越少了。 血從哪裡來?和這三個臟器關係最為密切。
  • 月經是健康的「鏡子」,醫生:月經量多,可能是這些疾病的暗示
    當10點半起床準備洗漱的時候卻忽然昏倒在地上了,家人一陣惶恐,手忙腳亂地把她送到急診室搶救,結果醫生診斷是由於經期出血量突然增多,引發的貧血,再加上早飯沒吃有點低血糖,就有了現在的一幕。二三十歲經歷過很多次月經的女性都了解,月經期間的出血量有時會增多,有時會變少,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月經量的變化會對身體有什麼影響呢?
  • 女人好不好,看看月經就知道!經血量太少?或要小心4種婦科疾病
    最後可以看看月經持續的時間。正常月經會持續4——7天左右,量多的女性時間會長一點,量少的會少一點,但是在3——9天都是正常的,這跟月經量多少也是有關係的。那麼,正常女性月經量是多少?對於身體健康的女性來說,每次月經的量應該在20—80毫升,如果月經量低於20毫升就說明經血量太少,身體可能已經出現了一些疾病。經血量太少,身體可能出現了以下四種婦科疾病,要小心了。第一、卵巢先天發育不良。
  • 【科普】警惕「月經紊亂」非婦科疾病
    【科普】警惕「月經紊亂」非婦科疾病 2020-12-16 17: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月經過多或過少是怎麼回事?協和婦科醫生幫你找對原因
    鬱琦 好大夫本文作者:鬱琦醫生在臨床工作中時常有患者因為月經多少問題來就診,這其中「月經過少」的就診者比較多。月經過多常常是由於某種疾病所導致的,那月經過少又是什麼原因呢?月經變少是否意味著快要絕經呢?
  • 月經量突然變少是什麼回事?少於多少就要引起重視了?你清楚嗎?
    月經是女性比較關心的一個生理現象,主要是因為月經的狀況往往關乎著女性的健康。就好比月經量的多少就能夠一定程度地反映女性的健康狀況,簡單地診斷出有沒有出現什麼婦科疾病。有些女性有時候就會出現月經量過少的情況,可能是突然間的,這就要引起女性朋友重視了。
  • 月經突然變少,暗示著卵巢早衰?伴有這幾個症狀要警惕!
    生活中,不少女性有出現過月經突然變少的情況,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是卵巢早衰還是其他疾病?這個問題要分情況來說~ 首先我們要知道,月經變少包括:月經量減少、月經期縮短以及周期延長(幾個月才來一次)。
  • 年輕女子月經紊亂,只是普通婦科疾病?
    事情一發不可收拾,剛開始在醫院婦產科看了,醫生做了一些婦科方面檢查,又給了很多藥,情況卻並沒有改善。依舊沒有恢復月經。這時候有朋友提醒她,20公裡外一個村子裡面,有一戶姓萬的人家,是祖傳治療婦科疾病的聖手,很多人在那裡脫離了疾病、如願以償,你也可以試試。
  • 月經量變少,是女性「早衰」的徵兆嗎?
    正常月經周期是21~35天,經期長度是2~7天,經量是5~80ml,超出這些範圍可以認為是異常。 (POI)、甲狀腺疾病(甲亢、甲低等)等。 04 如果月經量變少,伴有低熱、盜汗,則要排查有無生殖器結核。
  • 扒一扒:月經量怎樣算多?怎樣算少?出現這9種情況,儘早看醫生
    雖說「大姨媽」那幾天讓女人感覺很麻煩,但它對於女人來說卻極為重要,量多量少都讓女人們操碎了心:這來得多吧,抱怨幹擾了日常生活,又擔心會不會患上什麼疾病;這來得少吧,又覺得自己是不是卵巢早衰了......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月經量」的話題。一、每次月經量多少算正常?
  • 月經量過多或過少都不是好事,兩種情況下,各自危害要警惕
    正常的月經量應該是多少?正常情況下,一個月經周期月經排出量在20~60毫升。雖然難以用器具來量月經,不妨觀察衛生巾使用情況。衛生巾覆蓋量在2/3的地方或一半時,這是正常的,若月經量太多或太少需警惕疾病。月經量變少會有哪些危害?
  • 女性月經量突然變少正常嗎?小心背後隱藏的5大病因,最好別忽視
    月經對女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它正常還好,一旦它發生了變化,幾乎都是在預示著你的身體健康出現了問題。尤其是女性本來月經量是在一個正常的範圍內,但是之後突然開始變少了起來,這背後很可能就是隱藏著5大病因,千萬不要忽視!
  • 警惕5種疾病找上門,女生要學會自我保護
    其實例假剛結束,就開始同房對女性身體非常不利,容易被婦科疾病「鑽空子」。易引發以下5種疾病,女性朋友不可大意。1、婦科疾病。這裡說的感染要比婦科疾病還要嚴重,很多女性對此不以為意,認為偶爾一次並不會造成大的傷害,其實這是不對的。尿道感染、陰道瘙癢等疾病就是例假結束後同房所致,所以女性朋友們一定要注意,不要貪一時之歡,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 月經量比較少是什麼回事?
    其實對於女性朋友而言,月經還是一個比較不錯的存在,因為每個月都可以幫助女性排出身體當中的毒素,這對於身體健康維護年輕態還是比較重要的,然而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女性都被月經不調所困擾著,就比方說月經量過少。如果說一個女性朋友經常月經量比較少的話,那麼很有可能會導致卵巢早衰等多種婦科疾病,所以說如果自己是屬於月經量比較少的那種類型,平時一定要格外的,好好注意保養自己的身體了。月經量比較少是什麼回事?
  • 月經提前10天量少發黑 月經提前了十天黑褐色量極少
    月經提前10天量少發黑其實有的時候你的月經血少也不是什麼好事,並不是說血排少了血就能夠在身體裡面更好的儲存了,有些事情還是正常一點是比較好的,所以說月經血又少還發黑肯定是要去好好的檢查一下的。那麼月經量少發黑是什麼原因呢?
  • 月經少而黑
    核心提示:出現這種氣情況我們要考慮是否出現妊娠有很多患者在懷孕的時候,在下一個月來月經的時候月經量少並且顏色發暗,這種情況往往會被誤認為月經量少,所以一定要做尿或血的HCG檢測。還有些由於精神情緒、工作的壓力或者睡眠不好出現月經不調出現月經量少而且顏色發暗,這種情況往往需要到醫院裡去查血的激素水平同時要做超聲檢查。
  • 上海都市醫院婦科提醒:月經量過多當心是子宮肌瘤在作祟
    到上海都市醫院婦科醫院檢查後發現,她竟然患上嚴重貧血,了解到近幾年來,她的月經量越來越多,經期延長到10多天,醫生讓她去做了婦科檢查,原來,徐女士的貧血是子宮內一個8cm左右的肌瘤造成的。  危害2:腹痛難忍:小肌瘤對身體影響比較小可以忽略,但如果肌瘤字啊不斷變大增多、女性就很容易感受到明顯的腹痛。  危害3:繼發性貧血:有子宮肌瘤的女性,少數會出現月經過多的現象,經治療可以緩解。但如果拖延不治療,就可能導致繼發性貧血,病人長時間全身乏力、面色蒼白、心慌氣短。
  • 為什麼年紀輕輕月經量變少了,不要慌,按這3步自測一下!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你的月經量開始變少,原本五六天才能幹淨的,現在一兩天就差不多了;原本屯了不少衛生巾,現在每天一塊都嫌多。 醫學上規定每周期月經量5-80ml都是正常的。5ml是多少?礦泉水瓶蓋翻過來裝滿水差不多。這也太少了吧,有本事你從小姑娘開始就這麼點量,我算你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