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分放大電路的CMRR與輸入電阻分析

2021-01-08 電子發燒友
共模抑制比CMRR

運放的共模抑制比是常被關注的參數,尤其是在差分放大器和儀表放大器中。但這裡只討論共模抑制比以及其帶來的誤差。

首先來了解下共模輸入電壓:指運放的兩個輸入引腳電壓的平均值。如下圖所示,對於雙極性輸入級的運放,運放的共模輸入電壓,一般達不到電源軌。而有些rail to rail 輸入運放的共模電壓是可以達到電源軌的。

在理想運放中,差模放大倍數是無窮大,共模放大倍數是0.但是實際中卻達不到,不存在差模無窮大和共模放大0,於是就定義共模抑制比為差模增益與共模增益的比值。

還有一個參數很常見:CMR,它其實是CMRR的對數表示,如下:

這兩個參數經常被混用,不過只有了解他們都是在表示運放對共模信號的抑制能力就可以了。

運放之所以違背我們的期望,對共模信號進行放大,主要是如下原因:

(1)運放輸入級的不匹配。這又可以分為 源極或漏極電阻的不匹配,信號源電阻不匹配,柵極-漏極電容不匹配,正向跨導不匹配以及柵極漏電流引起的不匹配問題;

(2)拖尾電流源的輸出阻抗;

(3)拖尾電流源的寄生電容會隨頻率的變化而變化。

下面就挑幾個看看其影響。

(1)電阻不匹配

如下圖所示,由於電阻的不匹配,一個共模電壓的變化△Vin,會在X,Y 點轉化成一個差模電壓。

計算如下:

(2)電晶體的不匹配

管子的不匹配會導致兩管子的電流有微小差別,並且兩個的跨導是不一樣的。

由於輸入級管子的不匹配會導致共模信號轉化成一個差模的誤差,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它表示失配跨導引起的CMRR。

(3)拖尾恆流源的寄生電容隨頻率變化而變化

這個會引起恆流源電流的變化,差分輸入端射極或源極電阻用恆流源代替的目的是保持電流恆定和高阻抗。但它的電流如果隨頻率發生變化,勢必降低差分輸入端的共模抑制能力。如下圖:

差分放大器和儀表放大器,無非是多個運放和電阻集成在了一起,只是用雷射修調過,所以匹配度很好,所以CMRR比較高。如果自己用普通運放和外圍電阻搭建的話,CMRR很難達到集成的效果。

差分放大器和儀表放大器的CMRR主要受集成的差分放大電阻影響。因此掌握Trim電阻精度的工藝是製作儀放,差放的核心技術,可以參考Bruce Trump的博文「差動放大器—良好匹配電阻器不可或缺的器件」。

差分放大電路的CMRR與輸入電阻分析

1.經典差分放大電路

基於運放的經典差分放大電路在各模電教材中均能找到,利用分離電阻和運算放大器實現,如圖1所示為一種差分放大電路:

圖1 經典差分電路

(1)理想狀態下的分析

首先將OP1177看作理想運放,利用虛短、虛斷的原理,可以得到:

VP=V2*R4/(R3+R4)-(1)

(V1-VN)/R1=(VN-VOUT)/R2--(2)

VN=VP--(3)

整理式(1)~(3),可以得到:

VOUT=(R1+R2)*R4/(R1*(R3+R4))*V2-V1*R2/R1-(4)

當R4/R3=R2/R1的時候:

VOUT=(R2/R1)(V2-V1)---(5)

式(5)表示在理想狀態下,VOUT輸出的信號為輸入信號的差模輸出,並能完全抑制共模信號,並能實現差模信號的放大。

(2)實際狀態分析

為了便於分析,對於兩路輸入信號V2、V1,假設:

K1=VDEF=V2-V1----(6)

K2=VCOM=(V2+V1)/2---(7)

其中VDEF表示差模輸入信號,VCOM表示共模輸入信號,為了方便計算,用係數K1、K2分別表示。

由式(6)、(7)整理得到:

V2=(2*K2+k1)/2-(8)

V1=(2*k2-k1)/2--(9)

將式(8)~(9)代入式(4)中,可以得到:

VOUT={((R1+R2)*R4+R2*(R3+R4))/(2*R1(R3+R4))}*K1+{(R1+R2)*R4-R2*(R3+R4)/(R1*(R3+R4))}*K2

=A_DM*K1+A_CM*K2

=A_DM*(V2-V1)+A_CM*((V2+V1)/2)-(10)

式(10)表示的含義是VOUT輸出信號中,將差模輸入信號V2-V1放大了A_DM倍,將共模信號(V2+V1)/2)放大了A_CM倍。

差模放大倍數A_DM表示為:

A_DM=(R1+R2)*R4+R2*(R3+R4))/(2*R1(R3+R4))--(11)

共模放大倍數A_CM表示為:

A_CM=(R1+R2)*R4-R2*(R3+R4)/(R1*(R3+R4))(12)

則共模抑制比CMRR可以表示為:

CMRR=|A_DM/A_CM|=|(R1*R4+2*R2*R4+R2*R3)/(R1*R4-R2*R3)|-(13)

式(13)表示當R4/R3=R2/R1的時候,差分電路的共模抑制比CMRR一定會達到無窮大,此時的輸出信號VOUT中將不再包含任何的共模信號。

圖2 OP1177的DATASHEET截圖

圖2所示為在OP1177中出現的對CMRR函數對R1求偏導的結果,但我經過了數次推導之後,得到的結果如下:

δCMRR/δR1=-(R2*R3*R4+R2*R4*R4)/(R4R1-R2R3)2 (14)

式(14)是否成立????

(3)差分放大電路的輸入電阻分析

圖3經典差分電路輸入電阻分析

同時假設以下條件成立:

(1)運放理想

(2)電阻匹配,設R1=R2=R3=R4=10KΩ

設RIN_V2、RIN_V1分別為電路中,從V2端和V1端看進去的輸入電阻。

如圖3所示,V2端的輸入電阻比較簡單,可以直接看出RIN_V2=R3+R4,由於運放的3端沒有電流進入,因此可以得到:

RIN_V2=R3+R4

=20KΩ-(15)

下面重點分析RIN_V1是如何得到的:

假設在V1端加入信號源V1,在V1的輸入端產生了電流I,則理論上來說,RIN_V1可以表示為:

RIN_V1=U/I----(16)

從圖3中可以得到:

I=(U-VN)/R1----(17)

而VN=VP=V2*R4/(R3+R4)---(18)

由式(16)~(18)可以得到:

RIN_V1=V1*(R3+R4)*R1/(V1*R3+V1*R4-V2*R4)(19)

代入式(8)~(9)並整理,得到:

RIN_V1=(2*K2-K1(R3+R4)*R1)/((2*K2-K1)(R3+R4)-(2*K2+K1)R4)----(20)

K1=V2-V1----VCOM兩組輸入信號之間的差模信號

K2=(V2+V1)/2----VDEF表示兩組信號之間的共模信號

從式(20)可以看出,影響RIN_V1取值大小與電阻值、差模信號VDEF、共模信號VCOM的大小相關。

現考慮一種簡單的情況,設共模信號VOCM為零,即K2=0。

帶入式(20)中,可以得到:

RIN_V1=K1*(R3+R4)*R1/(K1(R3+R4)+K1R4)

=(R3+R4)*R1/(R3+2*R4)

=6.666KΩ---(21)

總結:

(1)由運放和分離電阻組成的差分電路的性能與運放、電阻匹配度等有關,在實際設計的時候需要考慮各方面因素。

(2)差分放大電路的兩個輸入端的輸入電阻值不一致,影響差分放大電路的性能。

正是由於經典差分放大電路的缺點,才有了性能更好的差分放大器、儀表放大器等出現。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差分放大電路特點_差分放大電路的作用
    差分放大電路利用電路參數的對稱性和負反饋作用,有效地穩定靜態工作點,以放大差模信號抑制共模信號為顯著特徵,廣泛應用於直接耦合電路和測量電路的輸入級。但是差分放大電路結構複雜、分析繁瑣,特別是其對差模輸入和共模輸入信號有不同的分析方法,難以理解,因而一直是模擬電子技術中的難點。差分放大電路:按輸入輸出方式分:有雙端輸入雙端輸出、雙端輸入單端輸出、單端輸入雙端輸出和單端輸入單端輸出四種類型。按共模負反饋的形式分:有典型電路和射極帶恆流源的電路兩種。
  • 技術分析:差動放大電路中電阻誤差對電路共模抑制比的影響與...
    如《放大器共模抑制比(CMRR)參數評估與電路共模抑制能力實例分析》中案例,由於電阻誤差導致電路共模抑制能力下降,是使用通用放大器組建差動放大電路的常見問題之一。工程師常常疑惑1%誤差的電阻對共模抑制比產生的影響有多大?本篇將詳細討論,並配合LTspice中蒙特卡洛分析進行仿真。
  • 差分放大器的輸入阻抗計算
    ) 基本結構 差分放大電路是由對稱的兩個基本放大電路,通過射極公共電阻耦合構成的,如圖1所示。 (3)三類輸入信號——共模、差模、任意輸入 共模輸入信號是指在兩個輸入端加上幅度相等,極性相同的信號,即ui1=ui2,uo=0; 差模輸入信號是指在兩個輸入端加上幅度相等,極性相反的信號,即ui1=-ui2,uo=ΔVc1-ΔVc2 差分放大電路僅對差模信號具有放大能力,對共模信號不予放大。
  • 提高差分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電阻的選擇很關鍵哦~
    傳統的差分放大器電路。 理想情況下,差分放大器電路中的電阻應仔細選擇,其比值應相同 (R2/R1 = R4/R3)。這些比值有任何偏差都將導致不良的共模誤差。差分放大器抑制這種共模誤差的能力以共模抑制比(CMRR) 來表示。它表示輸出電壓如何隨相同的輸入電壓(共模電壓)而變化。
  • 信號源內阻對差動放大電路共模抑制比的影響分析與改善方法
    《差動放大電路中電阻誤差對電路共模抑制比的影響與蒙特卡洛分析》一文,介紹在差動放大電路設計時匹配電阻精度造成的影響,而在差動放大電路應用中還有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信號源內阻。本篇對信號源內阻在差動放大電路的共模抑制比影響進行理論分析,並提供改善方法,同時結合仿真驗證。
  • Multisim 10在差動放大電路分析中的應用
    由ICQ可選取兩管共用的發射極電阻Re,且Re不影響差模電壓放大倍數,僅對共模信號有較強的負反饋作用,因此可以有效地抑制「零點漂移」,穩定靜態工作點。由於兩個放大器的參數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通過電位器Rp對電路進行調零。  基極電阻Rb1,Rb2應根據差模輸入電阻的要求選定。選取集電極電阻Rc1、Rc2時應使靜態工作點靠近負載線的中點。
  • 差分放大器解決方案
    差分放大器是能把兩個輸入電壓的差值加以放大的電路。能把兩個輸入電壓的差值加以放大的電路,也稱差動放大器。這是一種零點漂移很小的直接耦合放大器,常用於直流放大。 它可以是平衡(術語"平衡"意味著差分)輸入和輸出,也可以是單端(非平衡)輸入和輸出,常用來實現平衡與不平衡電路的相互轉換,是各種集成電路的一種基本單元。
  • 經典差動放大器應用電路詳解
    經典的四電阻差動放大器 (Differential amplifier,差分放大器) 似乎很簡單,但其在電路中的性能不佳。本文從實際生產設計出發,討論了分立式電阻、濾波、交流共模抑制和高噪聲增益的不足之處。 差分放大電路具有電路對稱性的特點,此特點可以起到穩定工作點的作用,被廣泛用於直接耦合電路和測量電路的輸入級。
  • 差分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電路圖解析
    差分放大器的基本電路形式   圖1基本電路形式       差分放大器,據從輸入、輸出方式的不同,可分為雙端輸入、雙端輸出;雙端輸入、單端輸出;單端輸入、雙端輸出,單端輸入、單端輸出等多種電路形式,其中就運放器件電路構成的差分放大器而言,雙端輸入、單端輸出的電路形式應用廣泛。
  • 不同差分放大器公式
    差分放大器放大其反相和非反相輸入端的電壓差 到目前為止,我們只使用其中一個運算放大器輸入連接到放大器,使用「反相」或「非反相」輸入端子放大單個輸入信號,另一個輸入接地。 但標準運算放大器有兩個輸入,反相和反相,我們還可以同時將信號連接到這兩個輸入,產生另一種常見類型的運算放大器電路,稱為差分放大器。
  • 解析差動放大電路
    1、基本差分放大電路(1) 基本結構差分放大電路是由對稱的兩個基本放大電路,通過射極公共電阻耦合構成的,如圖1所示。
  • 放大器共模抑制比參數評估與電路共模抑制能力分析
    本篇解析放大器共模抑制比參數定義與其影響的評估方法,以及結合一個實際案例討論影響電路共模抑制的因素。在討論共模抑制比之前,先認識兩個專有名詞,差模增益Ad、共模增益Ac。如圖2.42(a),差模增益定義為加載於兩個輸入端之間的信號所獲得的增益,如式2-24。
  • 放大器共模抑制比參數評估與電路共模抑制能力實例分析
    本篇解析放大器共模抑制比參數定義與其影響的評估方法,以及結合一個實際案例討論影響電路共模抑制的因素。 在討論共模抑制比之前,先認識兩個專有名詞,差模增益Ad、共模增益Ac。 如圖2.42(a),差模增益定義為加載於兩個輸入端之間的信號所獲得的增益,如式2-24。
  • 差分放大電路這麼畫~
    這篇推送主要講一下mos型差分放大電路的layout的畫法和注意事項。關於詳盡的差分放大電路分析小編也為好學的你準備了ppt,感興趣的同學可以點擊文章最後的閱讀原文下載~。差分放大電路再項目中非常常見,對抑制幹擾,提高信號準確性有很大的作用。這也對layout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這種對稱的結構layout時要進行高度匹配,使各個管子保持高度一致性。
  • 一種直接測量運算放大器輸入差分電容的方法
    實際上,以前的一些CDM(差模電容)測量技術依據的是高阻抗反相電路、穩定性分析以及噪聲分析。這些方法可能會非常繁瑣。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910/406426.htm在諸如運算放大器之類的反饋放大器中,總有效輸入電容由CDM與負輸入共模電容(或對地的CCM–)並聯組成。
  • 一文弄懂差分信號及差分放大電路的作用
    差分放大電路在數顯表應用很多,昌暉儀表以圖文形式簡單介紹差分信號、單端信號的概念及差分放大電路的作用,方便大家對差分放大電路相關知識有所了解。 1、什麼是單端信號?什麼是差分信號?
  • 差動輸入級音頻功率放大器分析與測試
    我於幾年前寫了4篇文章,講述功率放大器的設計,面向工程應用,理論聯繫實際,通過大量詳實具體的電路實驗,通俗易懂地介紹音頻功率放大器的設計理念與製作細節,並以大量的電路資料向讀者展現功率放大電路「從小到大,由簡至繁」的演化過程,充滿了關於音頻功放設計的真知灼見——這是第3篇——差動輸入級音頻功率放大器分析與測試。
  • 放大電路的基礎知識問答
    放大電路的分類放大電路的種類很多。按工作頻率分:直流放大器、低頻放大器、中頻放大器、高頻放大器、視頻放大器等。按用途分類:電流放大器、電壓放大器及功率放大器。按工作狀態分:甲類--弱信號放大;乙類一一高頻功率放大。按信號大小分:小信號放大電路和大信號放大電路。2.
  • 放大器的輸入阻抗和輸出阻抗是交流電阻還是直流電阻?
    打開APP 放大器的輸入阻抗和輸出阻抗是交流電阻還是直流電阻?在輸入端上加上一個電壓源U,測量輸入端的電流I,則輸入阻抗Rin就是U/I。你可以把輸入端想像成一個電阻的兩端,這個電阻的阻值,就是輸入阻抗。   輸出阻抗就是一個信號源的內阻,阻抗越小,驅動更大負載的能力就越高。輸出阻抗是在出口處測得的阻抗。輸出阻抗對電路的影響 無論信號源或放大器還有電源,都有輸出阻抗的問題。
  • 差動放大器(減法器)的共模抑制比
    典型的差動放大器一般由四個電阻和一個運算放大器組成。    需要注意,差動放大器和差分放大器不同。差動放大器通常將差分信號轉換為單端信號,而差分放大器可將單端信號或差分信號轉換為差分信號。    另外,儀表放大器與差動放大器結構相似,但在輸入端結構有所不同。輸入端結構的不同導致儀表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CMRR)優於差動放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