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文章,最重要的就是內容,科技論文同樣也不例外。科技論文的內容一般包括介紹、方法、結果、討論等部分。為提高科技論文的寫作質量,醫刊彙編譯以下就這些部分的寫作方法和注意事項作簡要闡述。
一、介紹。在科技論文中,這部分應該進行背景介紹,解釋致使作者研究的原因,並提出研究假說,概括研究方法,解釋為什麼該研究是重要的、令人振奮的。介紹一般應包含四個方面內容:背景知識、未知的亟待解決的科學問題、研究假說或者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策略。背景知識主要介紹研究領域內已知的知識,目的是提供信息,表明研究的理由,要注意不能寫得太寬泛,避免與題目不緊密相關的部分,此外還要考慮讀者的知識水平,通過背景知識介紹力爭說服讀者,讓他們相信作者非常了解自己研究的內容。然後由已知引出未知的科學問題,應注意強調填補空白的意義。在此基礎上明晰地提出自己的研究假說或者研究目的,這部分非常重要,是表明作者的工作為什麼有研究的必要,而且是未知的科學問題和研究結論之間的紐帶,一定要認真思考和凝鍊。最後,簡要概括介紹為了驗證假說而採用的總體的研究策略。
二、方法。這部分的主要目的是介紹作者在研究中都具體做了什麼。通過材料與方法部分,作者需要讓讀者至少明確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研究設計,需詳細說明是哪一類研究;二是研究對象,詳細介紹該研究的研究對象,實驗材料的來源及獲取等細節信息、研究組和對照組均應具體說明;三是觀察指標,通常在確定觀察指標時要詳細告知實驗室檢查的方法;四是統計分析,包括統計軟體、統計方法的選擇,數據的處理等,要儘量詳細完整。相對其他部分而言,方法是科技論文中相對容易撰寫的部分。但需要注意的是,作者在此部分必須提供給讀者足夠的研究細節,使他們能夠重複這個研究。在方法部分,儘量用小標題有條理地書寫,通常以實驗材料的來源及獲取等的描述開始,接著逐項介紹所進行的實驗。總之,通過方法部分的介紹,應該能體現出該研究設計的嚴謹性,數據來源的可靠性,以及統計分析的正確性,並能讓他人重複得出一致的結論,才會是讓審稿人和讀者滿意的方法介紹。
三、結果。在結果部分要直接了當地說明本研究的發現,要注意不要再詳細或者過多地描述研究方法,也不應該在結果部分闡釋發現的意義。此外,在結果部分列出的所有的發現,在方法部分都應該有一個對應的方法,而且最好能與之書寫的順序相一致,最好用小標題的形式整理和展現研究結果,由淺入深,由易入難。圖和表格的整理是所有研究數據結果展示的關鍵,一定要注意擬投稿雜誌對於圖表數量和形式的要求,一定要注意檢查圖表及結果文字中數字的一致性。注意在文中提到圖或者表中的內容時,一定要指代清楚明確。此外,英文科技論文中儘量不要使用被動語態,第三人稱,動詞儘量用一般過去時態。
四、討論。這部分的意義在於闡述本研究的意義,填補空白的重要性。對改變科學思路或者臨床實踐的貢獻及基於本發現的進一步研究。討論部分始於簡單概括自己的研究結論,然後將自己的研究和領域內已有的文獻進行比對分析,闡釋本研究發現的重要性和創新點,提出不足及展望。在研究結論部分,注意要用語言闡釋、概括和論述自己的發現,切忌重複研究結果中的數字。在與他人的研究進行對比分析中,要注意用歸因信號描述別人的發現,不要遺漏重要的相似或者相關的研究。注意改寫、縮寫、概括總結等技巧的應用,避免全或無式的陳述,避免用自己的優點去比別人的缺點,分析要儘量客觀、全面。
討論中一定要論述研究的不足之處,因為這說明作者已經意識到研究的局限性,自己提出來可以鈍化審稿人的批評,而且還有機會解釋為什麼局限性可能事實上不是真正的局限性,可能是系統誤差或者非人為因素等造成的。展望主要寫研究在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中的引申意義,基於這些發現,在基礎研究和臨床中我們還能進一步做些什麼,但是展望要切合實際,注意不要走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