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成功,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定義,或地位,或財富,或家庭,或健康,不管哪一項,都是每個人夢寐以求的東西。當今,「成功學」儼然成為一種社會新「時尚」,特別在「助你實現人生價值」、「開發個人潛能」、「三個月賺一百萬、有車有房」等極具誘惑性言論的蠱惑之下,無數人為之著迷。
在物慾橫流的時代,關於如何取得成功,眾說不一,但向著名「成功大師」學習不失為一個捷徑,因為他們關於如何提升自我、開發潛能、如何更好的展現自己、如何有效拓展人脈、搞好上下協調溝通……都有著成功的經驗可以借鑑。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位投資界的牛人——查理·芒格,美國投資家,巴菲特的導師兼黃金搭檔,伯克夏·哈撒韋公司的副主席,是一位成功並且偉大的投資家,被稱為世界上最會賺錢的人之一。
最近,我正在閱讀他的《窮查理寶典》一書,從中發現,查理有一套自成體系的「成功學理論」。
他曾說過一句非常經典的話:「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樣東西,最可靠的辦法是讓你自己配得起它。」
一語中點成功學的深層奧秘,你所追求的東西就在那放著,關鍵是你具不具備拿到它的能力。下面就與大家一起分享查理·芒格關於成功的6條秘籍。
第一,重複是最好的策略
在《窮查理寶典》一書中,涵蓋了查理十一篇演講,他總是毫無保留地說出他的想法。要特別指出的是,他會反覆地強調他認為重要的理論,並且會反覆地使用一些用語和例子。
其實查理是有意的:對於要達到他所倡導的那種有深度的「熟練」來說,重複是教導的核心。
有人總是反覆在問,如何提高學習成績?如何提升業務水平?如何高效完成工作?
關鍵就在於策略和重複,而重複就是最好的策略。
我們要正確認識「重複」的意義,重複並非沒有價值,而是由陌生到熟悉再到突破的必經之路。「重複」可以強化我們的技能,磨礪我們的心性,是實現量變到質變的根本途徑。
我們在各自的崗位上,都要有持之以恆的重複精神,同時需要認識到:
真正的重複不是為了完成眼前任務,重複的精髓是要持續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
第二,複利的神奇力量
愛因斯坦說:「複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蹟。不到必要的時候,別去打斷它。」
複利,是一種計算利息的方法。按照這種方法,利息除了會根據本金計算外,新得到的利息同樣可以生息。
查理說,理解複利的魔力和獲得它的困難是理解許多事情的核心和靈魂。
在投資領域,複利是獲得高額收入的重要方式。他就是充分利用了複利的神奇力量,讓錢生錢子,錢子生錢孫,取得了巨額財產。
如果用函數來表示複利的話,它是一個指數函數,圖形是不斷向上發展的,而且增長速度越來越快,這就是理解複利的關鍵。
比如,在高鐵技術發展過程中,由一開始的提速摸索,到動車提速,再到現在的高鐵上線,火車越跑越快,這就是複利效果的體現。
在個人的成長上,複利同樣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然而,複利在剛開始的時候體現得並不明顯,在看不到明顯改善的情況下,很多人就放棄了,自然也就等不到複利威力展現的那一刻。
所以,一定要堅持持續投入,投入時間足夠長,成長的速度才會越來越快,回報率也越來越高。寫作就是最好的證明,從一開始不知道寫什麼,但仍然堅持輸入輸出,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越來越得心應手。
第三,找到自己的能力圈邊界
查理認為:如果你確有能力,你就會非常清楚你能力圈的邊界在哪裡。沒有邊界的能力根本不能稱之為能力。
如果你問自己是否超過了能力圈的範圍,那這個問題本身就是答案。查理一生都是在自己的能力圈內進行投資,他總是把精力和力量放在自己的能力領域內,於是才成為投資界的「常勝將軍」。
無論幹什麼,首先要樹立「能力圈」的概念,正確評估自身能力強弱,努力將自己所做的事情控制在能力圈內,便可遊刃有餘。
我們常說「沒有金鋼鑽不攬瓷器活兒」,就像打仗一樣,如果我們不知道勝與敗的界線在哪裡,也就不清楚一場戰爭能不能戰勝,因為我們是無法掌控全局態勢的,如果超出能力圈,那就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
在投資上也一樣,必須知己知彼,對行業、企業進行深入的研究,絕對不能幹那些磨稜兩可的事情,許多名星企業家驟然隕落就是這個問題。
因此,無論幹什麼,一旦到達能力圈的邊界時,就要引起我們足夠的注意。在準確掌握自身能力圈後,我們還要想辦法拓展能力圈的邊界,從而擁有更多的施展空間。
第四,建立多元思維模型
查理不會對一家公司的財務信息進行膚淺的獨立評估,而是對他打算要投資的公司的內部經營狀況及其所處的、更大的整體「生態系統」做出全面的分析。他將他用來做出這種評估的工具稱為「多元思維模型」。
查理認為大多數人只擁有一門學科(比如經濟學)的思維,在解決各類問題時,都只用這一種思維,是非常局限的。就好比「在手裡拿著鐵錘的人看來,世界就像一顆釘子。」所以,我們要去努力地掌握各大學科的思維模型,從而尋求到更多解決問題的方法。
對此,要區分情況對待。任正非有一個著名「三砍」戰術——砍掉高層的手腳,砍掉中層的屁股,砍掉基層的腦袋。
什麼意思?就是什麼人幹什麼事,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幹。企業高層就是考慮發展戰略,宏觀上指導;企業中層就是要盯著基層,狠抓落實;企業員工,沒什麼說的,幹好自己份內的工作,蓄勢聚能,努力向中層和高層發起衝擊。
第五,深入研究、果斷決策
查理的自信來自他異乎尋常的精力去研究、分析、評估和決策的過程。他知道他也許不會永遠都是正確的,但正確的概率很高,因為他的這個過程非常嚴謹、非常現實。
由於這樣的原因,他進行決策時從不猶豫,而且會堅定地依照他的決策去行動。聰明人在發現這樣的機會之後,就會狠狠地下注。他們碰到好機會就下重注,其他時間則按兵不動,就是這麼簡單。
創業與投資十分相似,都是經歷研究到決策的過程,區別在於,投資決策錯了輸的是錢,創業決策輸的是事業。
高效決策來源於深入的分析研究,管理者要像推導數學公式一樣研究企業進化,每一步都要有理有據,這不是已知結論的證明題,而是未知結果的計算題,只有步步為營,才能得到正確的答案。
調查研究就像「十月懷胎」,決策就像「一朝分娩」,調查研究的過程就是科學決策的過程。研究過程要嚴謹,決策過程則要果斷。
第六,聰明人沒有不每天閱讀的
查理說:「我這輩子遇到的聰明人(來自各行各業的聰明人)沒有不每天閱讀的——沒有,一個都沒有。沃倫巴菲特讀書之多,我讀書之多,可能會讓你感到吃驚。我的孩子都笑話我,他們覺得我是一本長了兩條腿的書。」
古人言:「腹有詩書氣自華!」閱讀,可以提升一個人的氣質形象和道德情操。雖然我們工作比較繁忙、家庭瑣事很多,但是閱讀並不難,只要你想讀就一定有時間。
在閱讀過程中要找準自己的節奏,少受外界有關閱讀各種甚囂塵上的觀點影響,努力做到「閱讀你的閱讀」,通過閱讀把自己培養成終身學習者。在閱讀過程中,不要求數量、不要比速度、不要趕進度,有目的的功利性閱讀也好,無目的的隨意瀏覽也罷,總之要堅持去讀,廣泛地讀。
這段時間,我一直在閱讀《窮查理寶典》一書,感到查理·芒格的智慧遠不止這些,如果你想更深入的了解,建議你讀一讀這本書。
查理·芒格不僅是一位投資家,更是一位思想家,這本書全面收錄了他的個人傳記與財富、人生、成功、思維哲學,以及過去20年來主要的公開演講,充分展示了查理的聰明才智、人生眼界和崇高的價值觀。其實,一切我們認為高深莫測的理論,在掌握底層思維後,就會顯而易見。
《窮查理寶典》就是一本可以培養底層思維的書!無論是孩子還是成年人都可以去讀一讀這本書,藉助芒格90多年的智慧來打開自己的思維,創造更多的財富。
仔細閱讀這本書,你會發現在人生、工作、生活、投資上遇到的所有問題,96歲的芒格都已經給出了答案,甚至連解決步驟都了。
想看就趕快行動吧,買一本書,從現在看起,讓你更快速全面的掌握巴菲特導師的成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