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華為手機已經成為很多人的購機必選項。而據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透露,在上半年華為手機全球發貨量1.05億臺。在今年第二季度,華為手機全球發貨量也超過了三星位居第一。
不過,這很有可能也將是華為手機最後的高光時刻了。面對步步升級的打壓和制裁,不止華為的麒麟晶片或將成為絕唱,甚至還將面臨連高通和聯發科的晶片也都用不了的局面。
餘承東就曾預計,在美國的連續制裁下,華為手機全球發貨量可能會低於去年的2.4億臺。他表示,目前華為手機業務晶片供應困難,很缺貨。
一旦庫存的晶片用完,華為手機就將面臨無芯可用的局面。在這種情況下,華為手機也只能選擇要麼大幅縮減手機業務,要麼全面退出手機市場的兩條路了。
大幅縮減手機業務,不止會帶來出貨量的狂跌,甚至今後很有可能會淪為小眾機型。而全面退出手機市場,那我們已經也就再也看不到華為手機了。
這兩條路,無論選哪一條,對華為來說,手機業務的衰退將是大概率不可避免了。
那麼,當手機圈裡最有實力的華為退出後,小米、oppo、vivo們誰有可能頂上華為的位置,成為新的手機巨頭呢?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在高端機市場份額中,蘋果和三星甚至小米、oppo、vivo肯定會因為華為的缺席而變得銷量顯著增加。
但在華為退卻後的中低端市場空白將會面臨著被小米、oppo、vivo瓜分的局面。
小米的優勢在於不僅有龐大的生態圈,還有極佳的用戶黏性和接地氣的營銷。
此外,近年來通過不斷對標華為,小米手機的技術能力也提升很快,研發能力和工程師團隊也具備極強的創造力。例如一億像素攝像等。這些都有希望幫助小米成為下一個華為。
而vivo這邊,不僅也選擇了和華為、小米一樣的雙品牌路線,既有主打極致性價比的子品牌iQOO,也有不斷衝擊高端的vivo主品牌。
更讓人欣喜的是,近年來vivo也開始非常注重創新,這幾年首發了很多例如升降鏡頭,屏下指紋,微雲臺攝像模組等新技術。這些也都是能擴大品牌價值及市場銷量的加分項。
此外,在還有強大的線下渠道這個傳統優勢的加持之下,vivo也是有可能瓜分掉不少華為留下的市場份額。
至於oppo,至少從目前看來或許能更多的搶佔一些華為留下的市場份額,就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為什麼了?這幾年始終拿不出一款壓軸的旗艦機型坐鎮,其產品線也很混亂的局面,讓oppo只能在中低端市場裡徘徊。或許前段時間oppo重新請回劉作虎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吧。
不管如何,一旦華為退出,對國產手機來說都是不小的損失。畢竟,蘋果擁有最好的品牌優勢,又還有獨有的ios系統和最流暢的用戶體驗;而三星則是安卓陣營裡創新能力和硬體實力的傳統強者。國產手機廠商真正的想要想華為一樣獲得消費者的信任,還是十分的艱難。
此外,如果沒有自主可控的晶片來源,一旦制裁擴大或是高通玩起坐地起價的把戲,小米、vivo 、oppo能不能倖免也真的難說。
不過,小編還是認為,不管小米、vivo 、oppo這三家最後誰能成功頂替了華為的位置,但卻都不可能達到華為手機的高度了。因為,華為的自研水平和能力,真的要領先它們太多。
或許,等5G網絡全面普及了,而網上盛傳的華為雲手機也真正閃亮登場的時候,就是華為手機王者歸來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