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丨警方首度揭露電信詐騙常見的七種手段 防範個人信息洩露

2021-01-21 央視網

  

近年來我國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發案數量以年均20%到30%的速率快速增長,騙子竟開始使用「貓池」、植入木馬等高科技手段實現獲利。記者從北京警方開展的首都網絡安全日活動上發現,警方首度全面深入揭露電信詐騙常見的七種手段並提醒市民要時刻防範個人信息外洩,避免因電信詐騙受損。

  

七種常見詐騙手段


「涉嫌刑事犯罪」、「恭喜中獎」、「猜猜我是誰」……如今不少人都會收到類似的信息或電話,一旦相信就落入了騙子的圈套。據公安部統計,近年來我國的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發案數量以年均20%到30%的速率快速增長。2015年以來,北京警方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4900餘起,抓獲犯罪嫌疑人300餘名,通過攔截止付等措施為事主止損6億元。

  

北京警方表示,去年至今警方與相關部門協作,及時勸阻被騙事主9000餘名,涉及資金1.4億餘元。封停各類「黑銀行卡」5萬餘張,封堵涉案域名2萬餘個,關停涉案電話號碼47694個。

  

民警告訴記者,目前在我國大陸地區主要活躍著三類詐騙犯罪團夥。一類是大陸本土犯罪團夥,呈現作案多、家族式、區域性的特點。還有就是臺灣籍犯罪集團,其危害最大、打擊最難,涉案金額佔全部損失的50%以上,經統計僅2015年就有113億人民幣流向臺灣。此外還有非洲裔犯罪團夥,雖然侵入我國較晚,但涉案金額逐年上升。

  

北京警方在偵辦案件中發現,電信網絡詐騙已經成為一種技術含量高的違法犯罪活動。據警方統計,目前有7種常見技術手段使用頻率較高,範圍較廣,包括偽基站、木馬病毒、改號軟體、釣魚網站、「貓池」、詐騙WIFI和銀行卡盜刷器等手段。

  

高科技瞬間群發簡訊


傳統印象中,電信詐騙分子採用隨機撥打電話或發簡訊的形式引誘事主上鉤,然而記者從此次北京警方揭露的騙子詐騙手段中發現,如今騙子已經開始使用「貓池」實現同步撥打電話或發送簡訊尋找詐騙目標。

  

民警向記者展示了一個和普通路由器一樣的黑色盒子,在盒子的前方有多個可以插入手機SIM卡的卡槽。詐騙分子將事先準備好的大量SIM卡插進卡槽,隨著卡槽上方的指示燈閃爍,「貓池」就可以自動地同時向多個手機發送簡訊或語音呼叫。

  

民警告訴記者,「貓池」就是一種擴充電話通信帶寬和目標對象裝備的別稱,可以同步撥打大批量的用戶號碼,騙子們往往利用它來提高撥打電話環節的效率。不僅能夠實現集群發布,而且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已經成為電信詐騙者十分常用的詐騙用具。

  

此外,隨著手機族的增多,在WiFi熱點中設置詐騙也成為騙子的慣用伎倆。騙子設置WiFi熱點引誘用戶手機連接後,引導用戶點擊銀行網站、購物網站等釣魚網站,直接獲取用戶個人資料、支付寶帳號、銀行卡密碼等信息,或者實施其他詐騙不法活動。民警表示,這種手段具有目標對象明顯、隱蔽性強、暴力劫持的特點。

  

時刻防範個人信息洩露


根據警方的調查發現,騙子要實施詐騙,一般需要一個固定的流程,據警方統計,目前絕大多數新型的電信網絡騙術都與個人信息的洩露有關。個人信息洩露的渠道主要是人為倒賣、黑客脫庫、終端中馬或者大意洩露。警方分析發現,目前大部分騙子都是通過無良商家、網站漏洞、木馬病毒、釣魚網站、二手手機等渠道取得的個人信息。

  

獲得信息後,騙子便利用掌握的信息,通過撥打詐騙電話、發送詐騙簡訊等方式與目標對象建立聯繫,以各種理由引誘目標對象上鉤。

  

民警告訴記者,要防範電信網絡詐騙,首先,要提高基本防範意識和識破詐騙的能力,個人信息不洩露,來歷不明不輕信和核實之前不轉帳。不要隨意參加各類抽獎或免費贈送等活動,不要將個人信息隨意透露給街頭問卷、電話問卷、非正規辦卡等不正規的活動。不要隨意在陌生網站填寫真實信息,可以編寫一些固定資料在網上使用,最低限度曝光自己的真實身份。不輕信陌生網友,不隨意透露個人信息,特別是網銀、支付寶、社交、郵箱的帳號密碼,尤其是手機驗證碼。提供身份證、戶口本等複印件時,要寫明「僅供某某單位做某某用,他用無效」。

  

此外,民警也提示市民,手機、電腦終端要安裝安全軟體,定期升級更新作業系統,設置手機解鎖密碼、電腦開機密碼,社交、網銀要單獨設置密碼,定期更換密碼。

本文來源:北京青年報、央視網

主編:仇晟   編輯:卜勝男


相關焦點

  • 警方支招防範「變臉」電信詐騙
    新華社長沙4月17日專電(新華社記者 劉良恆)打著「購車退稅」幌子行騙,利用婚戀交友網站行騙,偽裝成「區號+110」號碼行騙……一段時間以來,各種類型的電信詐騙呈多發趨勢,並且花樣翻新,愈發隱蔽。警方提醒,市民宜提高警惕,嚴加防範,切實做到不輕信、不轉帳、不匯款,避免被騙。
  • 【防範電信詐騙】揭露 「貨到付款」的騙局
    【防範電信詐騙】揭露 「貨到付款」的騙局 2020-04-28 20: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鄭州警方揭秘8種高發電信網絡詐騙手段
    人民網鄭州2月25日電(王佩)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街上的人少了,可網上的人多了,微信、支付寶、網絡課堂等平臺給了詐騙分子可乘之機,稍有不慎,就可能掉入騙子設下的陷阱。高發電信網絡詐騙手段有哪些?如何預防?
  • 【防範電信網絡詐騙】謹記「三不一多」,防範電信詐騙
    雖然公安機關持續加大打擊防範工作力度,但詐騙分子的詐騙手段不斷迭代升級,讓人防不勝防。 為此,吉林省公安廳反電信詐騙犯罪中心針對高發的電信網絡詐騙規律特點,總結提出防範小貼士,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牢記「三不一多」,切實守好「錢袋子」,遠離電信詐騙。
  • 電信詐騙銀行卡盜刷 個人信息洩露是罪魁禍首
    寧波市區信用聯社開展金融宣傳活動  電信詐騙、銀行卡盜刷……導致受害者多年積蓄落入不法分子口袋的罪魁禍首之一,就是個人信息洩露!加強消費者信息安全保護的相關立法已經提上議事日程。  如何妥善運用及保護自己的個人信息,避免因個人信息洩露而讓詐騙分子有機可乘?  「通過正當途徑辦卡,不要委託他人或非法中介機構代辦信用卡,避免個人資料被盜用。提供個人身份證件複印件申辦信用卡時,建議在複印件上註明使用用途,以防止身份證件複印件被移作他用。」監管部門相關人士介紹說,還要警惕向您詢問個人信息的電話及電子郵件,銀行或公安機關是不會來問銀行卡帳戶信息及密碼的。
  • 電信詐騙真實案例,四種常見電信詐騙手段揭秘!
    電信詐騙真實案例,就發生在我們身邊!簡訊詐騙,電話詐騙都聽說過,APP詐騙,網絡詐騙手段層出不窮今天警察蜀黍整理了4種常見又真實電信詐騙手段教大家如何識破電信詐騙那些小伎倆夏某就通過「客服」的說明進行操作將個人信息發給了這個貸款的客服。在貸款的過程中,「客服」稱因其銀行流水不夠無法進行貸款,要求夏先生先後(通過支付寶轉帳,銀行卡轉帳)刷流水44000元,刷完後「客服」要求再轉40000元進行激活就可以貸款成功放款,夏先生才意識到上當受騙。共計損失44000元。
  • 謹記「三不一多」,防範電信詐騙
    雖然公安機關持續加大打擊防範工作力度,但詐騙分子的詐騙手段不斷迭代升級,讓人防不勝防。為此,反詐中心針對高發的電信網絡詐騙規律特點,總結提出防範小貼士,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牢記「三不一多」,切實守好「錢袋子」,遠離電信詐騙。「電話欠費要核實、大額匯款要當心、虛擬電話設陷阱、回撥號碼需問明、不明電話及時掛、可疑簡訊不要回、卡號密碼要保密、身份信息勿洩露。」
  • 【反電信詐騙】電信詐騙真實案例,四種常見電信詐騙手段揭秘!
    簡訊詐騙,電話詐騙都聽說過, APP詐騙,網絡詐騙手段層出不窮 今天警察蜀黍整理了 4種常見又真實電信詐騙手段 教大家如何識破電信詐騙那些小伎倆
  • 「網絡詐騙」謹記「三不一多」,防範電信詐騙
    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和行動支付技術的迅猛發展,不法分子利用電話、網絡、偽基站大量散布虛假詐騙信息,誘騙廣大群眾點擊不明連結,填寫個人銀行帳戶信息,達到詐騙錢財的最終目的,嚴重侵害人民財產安全、破壞社會誠信、敗壞社會風氣。
  • 常見的電信詐騙手段有哪些?(15種常見手段匯總)
    臨近春節,又是歲末年關之時,近期犯罪分子活動頻繁,部分高發性電信詐騙犯罪手段又開始抬頭,據廣州警方統計,在2014年12月份的警情中,全市受理詐騙警情同比略有上升,其中,非接觸型詐騙(如冒充公檢法涉「安全帳戶」電話詐騙、冒充朋友電話詐騙等)佔比達75.6%。冒充銀行客服套取事主資料詐騙尤其多發。
  • 北京警方揭秘電信詐騙案例 簡訊病毒吸走銀行卡密碼
    千龍-法晚聯合報導 從「刮刮樂」、「這是你孩子成績單」,到「領導喊你第二天去他辦公室」,再到冒充公檢法,近年來,電信詐騙層出不窮。由於其案源地多為南方偏遠地區甚至境外,手段紛繁複雜、組織分散、花樣百出,給公安機關的偵破工作也帶來了許多困難。
  • 大學生防電信詐騙心得體會
    作案技術科技化犯罪分子首先通過有關手段套取被害人家庭的家人電話以及用戶資料,再利用高科技手段使被害人來電顯示撥打過來的號碼顯示確實是110或10086等常見的業務電話,使被害人信以為真,從而放鬆警惕。1)社會層面:充分發揮社會的宣傳教育功能,通過公益廣告和媒體曝光,加強社會公民對個人信息洩露的重視程度,引導社會公民對電信詐騙的認識。同時大力開展防範宣傳,提高手機用戶的防範意識,號召全民提高警惕性,當遇到手機簡訊詐騙犯罪時,能主動、及時地向警方報案,並提供有關犯罪證據資料,為揭露、證實犯罪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 打擊電信詐騙 保障人民利益 | 防範電信詐騙犯罪宣傳手冊
    打擊電信詐騙 保障人民利益 加強自我防範 提高防騙能力 防範電信詐騙犯罪宣傳手冊 近年來,利用手機簡訊、電話和網絡等通信手段實施的電信詐騙犯罪活動十分突出,犯罪手段科技化,詐騙手段不斷翻新
  • 【反電詐宣傳】警惕防範電信詐騙,方法手段要掌握
    【反電詐宣傳】警惕防範電信詐騙,方法手段要掌握 2021-01-07 19: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防範電信網絡詐騙 警方線上線下齊發力
    防範電信網絡詐騙 警方線上線下齊發力 2020-12-30 20: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快來get防範電信詐騙指南!
    近年來,利用手機簡訊、電話和網絡等通信手段實施的電信詐騙犯罪活動十分突出,犯罪手段科技化,詐騙手段不斷翻新,當事人一旦輕信騙子的謊言今天小新給大家分享《防範電信詐騙犯罪宣傳手冊》,希望大家了解防範知識,提高防範意識,保護財產安全。
  • 警銀聯動防詐騙,精準防範護萬家
    在協作過程中,白雲警方與銀行通過互通及共享信息,創新警銀聯動工作舉措,進一步完善監測渠道和監測方法。白雲警方與建設銀行共同推動反洗錢、反詐騙在預防、監測、調查和打擊等多個環節的警銀合力監管,達到洗錢風險防控早發現、早預防、早處置的目的。在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防範電信網絡詐騙、打擊洗錢犯罪等方面的宣傳教育上,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 騰訊手機管家發布《2018年手機安全報告》,揭秘個人信息洩露的三大...
    事實上,個人信息洩露已然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導致了長期困擾用戶的騷擾詐騙難題。近日,騰訊手機管家聯合騰訊安全聯合實驗室移動安全實驗室發布《2018年手機安全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揭秘垃圾簡訊、騷擾電話、木馬病毒、欺詐網址等風險形勢,提醒用戶藉助騰訊手機管家加強防範,避開個人信息洩露的途徑,屏蔽個人信息洩露可能導致的電信網絡詐騙風險。
  • 【防範電信詐騙】貴港警方破獲6起電信詐騙案,你在交友軟體上結識...
    點擊播放 GIF 0.1M近日,根竹派出所破獲6起電信詐騙案警方在這裡提醒各位市民群眾,網絡並沒有什麼那麼多跟你主動談感情的美女,跟你談感情後就談錢的只能是騙子,多留個心眼,別到最後財色兩空。知識普及一、什麼是電信詐騙電信詐騙是指通過電話、網絡和簡訊方式,編造虛假信息,設置騙局,對受害人實施遠程、非接觸式詐騙,誘使受害人打款或轉帳的犯罪行為,通常冒充他人及仿冒各種合法外衣和形式或偽造形式以達到欺騙的目的。
  • 中國駐雪梨總領館與澳新州警方召開防電信詐騙發布會
    人民網雪梨4月30日電 4月30日,中國駐雪梨總領館和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警方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就近期頻發的電信詐騙案來介紹電信詐騙常見手段、防範和應對辦法,提醒中國公民謹防電信詐騙。近期,中國駐雪梨總領館和新州警方均接到多起有關新州中國公民接聽到詐騙電話的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