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沒有「綠燈思維」的人
我不知道你們自己有沒有感覺到自己是什麼的人,但是我知道的有一部分人總是認為自己是對的。或者說自己永遠在勝利的制高點,如果抱著這種態度其實是很難學好手機維修的。
1,我怎麼不知道,你說的絕對是錯的。
2,要是都那麼簡單,別人早就成功了。
3,這個事情太難了,我學不會。
以上三種情況是不是很熟悉,對,這就是典型的綠燈思維,面對一個問題,第一反應永遠是質疑,什麼事都喜歡槓,不願意接受他人的意見。這類人接受不了他人的觀點,也不願意輕易改變,所以根本不可能接收到新的知識。
建議:打破自己原有的思維方式,走出舒適區,接納與自己相左的觀點。保持謙卑的心態,接受別人的批評,適當降低自尊心。切忌過分強調自身感受,不要把對方的意見當作人身攻擊。花錢學知識就要靜下心來學習,可以思考和自己切合的方法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壓給別人。
7、無法進行深度學習的人
但凡學習,都需要精心學習。但如今碎片化學習似乎成了一種趨勢。學習時,被迫的學習找資料,但是工作以後,深度學習似乎成為一種奢侈的能力。但對於任何知識,沒有進行深度的學習,也就無法深度的思考,更別談有所收穫。
建議:帶著目的去學習,邊學習邊思考文章想要了解的知識,以及你想學習到什麼。用自己的方法去總結內容和經驗,學會總結,及時輸出。這樣你的手機維修技術才能更上一層樓。
8、跟著別人節奏走的人
同學7點起床,你也起來;同學星期天加班練習,你也跟著練習,但是最後同學技術越來越好,而你確是天天犯困,還學不好技術。總以為照搬經驗,按照別人的方法,按著別人的節奏,一定也能成功,卻完全忽略究竟適不適合自己,這一點算是比較普遍的現象。總是隨大流,別人幹什麼,你也幹什麼,找不到自己的節奏,別說進步,不退步已是萬幸。
建議:不斷改變學習策略,探索最適合自己的,然後根據自身情況調整,而不是完全照搬。找出自己薄弱的地方,針對性的學習和加強。學技術就是這樣,雖然努力很重要,但是方法有時候比努力更重要的。
9、不會系統思考的人
在這種情況也不少,也就是常常學完說沒有維修思路。你把知識是零碎化了,當然沒有維修思路。就像學習一道數學題,他們可以學會一道題,卻學不會整個題型,下次再遇到類似的題目,還是一樣會錯。很少去思考每個問題背後的邏輯,只著眼於眼前的一個點,而沒有看到整個面,也就沒有學習知識,和構建整體框架的能力,自然不會進行系統思考。
建議:抓住問題本質特徵,遇到一個問題,要用發散性思維去思考,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把思維導圖融會貫通,包括整個思維框架的構建都可以利用思維導圖。
10、不知道勞逸結合、喜歡悶頭苦幹的人
一天學習維修10小時,真正高效率的時間也許都沒有1小時。只想好好學習不知道調節的人其實也是很難學好的,這就是為什麼讀書也好,學技術也好,每節課中間都會有十分鐘休息的原因。
一個人專注一件事的時間只有20—25分鐘,長時間不停歇地做一件事,效率就會越來越低。
建議:長時間專注一個知識後,及時休息。比如學20分鐘,休息30秒。判斷任務的優先級,先做最急迫的,不緊迫的可以先放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