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的車界江湖血海廝殺,千姿百態的車型被廠商產出並推向大眾。「大放異彩」的大眾途嶽,很多車友對其情有獨鍾。「國產豪車」哈弗H9,堪稱同檔次車型的典範。在「神車」不可勝舉的今天,一款品牌汽車只有準確定位才能脫穎而出,正如創界和奕澤IZOA。
我前幾天跟一位老司機黃先生聊天,他有一輛雪佛蘭創界,用了不到半年,最近以提了一輛豐田奕澤,當前開了1個月,總共1400公裡,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他選擇了豐田奕澤?和雪佛蘭創界對比究竟有什麼不同?一起來聽聽他的心聲吧!
先開創界
雪佛蘭雪佛蘭創界的外表很洋氣。有點遺憾的是遠光燈是滷素的,雖然穿透力比較好吧,可是亮度不太夠,車體側面線條很流暢,運用得很好,輪胎忘了什麼牌子,目測寬度不錯,抓地力好。
最不滿意的就是內飾,覺得在車裡和車外的感覺像是開了兩輛車。內飾總體來看是比較有質感的,可能是自己第一輛愛車,音箱的音質很不錯,聽起來很不錯,剛開始地開始有點異味,但到最後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沒有了。
並且現在我們家裡只有三口人,空間對於我們家來說,沒有問題。而且扶手箱還有手套箱也挺大,水杯雨傘這些小物件都有地方放,作為緊湊型SUV,空間還是挺大的純平的後一排地板,最後排坐3個人也不擁擠,後尾箱的儲物空間也還可以,看上去比較寬敞。
坐著感覺很舒適,軟硬度也很好,透氣性不錯,坐著感覺比較愜意。音響的音質成效也很好,開車時聽著音樂相當舒服,不過顛簸路面震動還是有些僵硬得感覺,不夠平滑,第二排沒有空調出風口是個小問題,不過座位帶給我的感受很舒服。
動力是我買車前比較關心的一個點,這個級別的車型中。油門沒有延遲,踩多大就有多大,雖然是三缸引擎但是沒有感覺到其他人說得那麼抖動,路程還得是那種有點彎路的,上坡的時候沒有讓我駕駛起來很吃力。
操控性來說還是可以滿足我對於這種要求的了。後懸不是獨立懸架,但有了瓦特連杆,早晨剛著車的時候方向盤略有些沉,感覺車熱起來就好了,感覺制動挺靈敏的,反應挺快,不過我開車還是溫柔的,一般不踩急剎。
再開奕澤IZOA
外觀沒得說了,獨特酷炫的外型,立體的稜線。沒有LED大燈,但燈光夠用,外觀給人一個豪華車的感覺,樣子設計比較年輕化,而且動感時髦,車漆薄,這也是日系車的共有槽點。
喜歡這個車的內飾格調:內飾設計比較新穎,用手觸摸很有感覺。9寸的液晶屏,可以看電視劇,看起來很舒服,還可以導航,內飾格調也是很時髦的,內飾材質用的好,大部分都是軟的材質,雖然期初的時候會有點小味道,但是不是很大呢。
空間太小,座駕室有點兒侷促。第二排可以放倒,可以放大點的東西,正常購物基本上都可以裝下,但是假如司機180,那麼第二排基本不夠一拳,那就很憋屈,車尾箱底部平整,放東西很方便。
其實奕澤的舒適度不太好,本來奕澤的空間就比較小。車內的隔音個人感覺還是不錯的,在低檔時引擎的聲浪比較強烈,懸掛外面很適中,在減速帶和坑窪也沒有臺明顯得顛簸感覺,座椅軟硬適中,包裹性特別強,對我這種開車時間長得人來說很友好。
動力的後勁比較充足,開在路上上坡也挺有力的。動力很足,只要一踩油門就能上油,不用等半天,我想說,一個2.0L都滿足不了上下班的動力要求嘛,動力充足,開了那麼久了,起步稍微有點肉,加速穩定超車輕鬆。
這輛車的操控是它的一大優點,駕駛起來有點像轎車的感覺。驚險的一次的雨天避讓大車,120速度點剎降到100緊急避讓一個大貨車,轉向清晰不卡頓,指向精準沒有太大偏差,基本是指向精準很好開,檔位的變換,都特別的輕便。
結語:
雪佛蘭創界:這個車的外觀比較個性吧,換做有的車操控調教不太好的話車就會比較難開。豐田奕澤:做得很舒服,而且還支持前後高低調節,這還是比較貼心的設計,動力方面是我選擇它的一大原因。我給雪佛蘭創界 86分,豐田奕澤 96分,豐田奕澤是一款十分適合我的車型,特別是它的外觀讓我垂青。儘管雪佛蘭創界也很優秀,不過我還是最終選擇豐田奕澤。如今也有非常多的年輕人在關注豐田奕澤,越來越多人認可豐田奕澤,買它也不太難,月薪為車價的十分之一就開得起!車無完車,沒有誰好誰壞,只能說誰更適合自己。開它到現在,我的感受便是十個字:都是輛好車,選誰都沒錯!那麼,15萬如何選車?雪佛蘭創界和豐田奕澤誰檔次高?內行人說了心裡話。大家持何種態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