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好友發了一條朋友圈,你去點個讚,好像是很平常的事情。
但是呢,正如《紅樓夢》中所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點讚,不僅僅是動動手指這麼簡單!贊還是不贊,是需要經過深思熟慮的!今天就給大家講講朋友圈點讚的潛規則(其他社交場合也差不多)。
第一種:必須點讚型。
有些朋友圈,發出來的目的就是為了給大家點讚的。因此,這樣的內容,不管你是不是真的想贊,都必須點!比如:
1、活動集贊
比如說孩子參加什麼活動拉票、某個網站的活動集贊等等。
2、人生大事
結婚啦、生子啦、孩子滿月啦、考上重點大學啦、升職加薪啦……等等值得紀念的人生大事,發在朋友圈的目的很顯然就是為了讓大家點讚祝福,這時候千萬不要吝惜你的贊!
3、大神出場
如果你的朋友圈有那種低調的大神,幾個月也發不了一條朋友圈,那麼他/她一旦發消息,必定是對他/她來說意義非凡的事,這時候趕緊趁機點讚,否則錯過了就要等很久了!
4、熱點事件
很多熱點事件,都會在朋友圈廣泛傳播,比如最近的金庸去世、IG奪冠等等,如果你正好也對事件很感興趣,就大方點讚,這樣會給朋友一種感覺:這個人是我的知音!
5、共同事件
比如說,公司發節日福利了,朋友圈的同事都會發消息,這時候你最好也發一條,這樣才更有參與感,同時,給所有人都點一個贊——千萬不要漏掉某個人哦,否則別人會想:他/她是不是故意針對我?
既然有必須點讚型,就有不能點讚型,以下幾種情況就最好別點讚,否則不僅收穫不到好感,反而會讓人心裡不舒服。
第二種:不能點讚型
1、朋友圈謠言
朋友圈現在也並不單純是朋友的生活信息,而是混雜了很多很多五花八門的東西,比如說謠言或未經查實的內容。遇到這樣的情況,就一定要保持冷靜,不要輕易點讚或轉發,否則在別的朋友看來,你是一個沒有思考能力的人,甚至可能引起不必要的糾紛。
2、身份懸殊
有時候我們會在某些特殊場合,加一些身份和自己差別很大的人的微信,比如說你是一個普通員工,加了集團總裁的微信。當總裁發了一條微信,你可能會覺得這是拉近距離的好機會,忙給他點讚。實際上這是不正確的。身份越高的人,交際圈越大,可能他早就忘了你是誰了。這時候你給他點讚,他不僅不會感動,反而是一種騷擾:這人是誰?我什麼時候加的?
3、歷史內容
每個人都希望活在當下,不太願意讓被人追查自己的過去。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僅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即使沒有這樣設置的,你翻出人家很早之前的內容點讚,別人也會不舒服的。
有一種例外,就是剛剛添加的朋友,如果你們聊得來的話,那麼你可以給他的歷史內容點讚,表示:我很看重你這個朋友,所以願意了解你的過去。
4、悲傷的內容
有很多內容就適合評論而不適合點讚,比如親人去世了、生病了、遇到倒黴的事了,你可以在評論裡安慰人家,這時候就別點讚了,否則會給人一種幸災樂禍的感覺。
5、大量無意義內容
有些人喜歡在朋友圈刷屏,比如曬孩子、曬風景照、曬男女朋友、曬吃的、發工作相關的廣告等等,這樣的重複內容就別點讚了,你點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不勝其煩,點了100次,第101次一不小心沒點的話,別人說不定還會有意見。
除了以上兩種情況,還有一種情況就更加複雜,既要點讚又不能點讚,尺度的把握很重要。
第三種:謹慎點讚型
1、上司或客戶的內容。
上司或客戶的內容,是不是無腦點讚就行了呢?絕不是!
首先,如果要點讚的話,也要選擇合適的場合。比如不要在工作時間點讚,否則無疑於告訴所有人你在工作時間偷懶了;
其次,也不要只是單純的點讚,最好是點讚+評論+轉發三連,這樣態度才真誠不敷衍,如果你做不到這點,寧願不要點讚!
2、男神/女神/交際花的內容
每個人的朋友圈差不多都有幾個非常活躍的交際花或者自己的男神/女神。很多人一見到自己的男神/女神發朋友圈了,馬上就會秒贊。這種人用現在流行的一個詞來說就是:舔狗。
所以,就算你很想點讚,也不要第一時間點,也不要每條都點,否則別人對你不僅沒有好感,反而會厭煩,最後往往就是刪除、拉黑了。
3、悶騷好友的內容。
現在很多人都是性格悶騷型,平時可能比較少發朋友圈,或者是發一些稀奇古怪的內容。這樣你就需要有所判斷了,最好在搞清楚到底是什麼內容以後再點讚。
比如說朋友分享了他很喜歡的一首歌,那麼你最好在聽過之後再點讚,並表達一下你的看法,這樣他對你的好感就會蹭蹭蹭往上漲;如果你一無所知,只是單純的點讚的話,他反而會想:這個人根本就不懂我!
怎麼樣?
看完以後是不是覺得:社交還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啊!
那麼你還有兩種選擇:第一種是乾脆直接關閉朋友圈,眼不見心不煩;第二種是我行我素,想點就點,不想點就不點,隨性所至。
朋友圈也只不過是你社交的一個方面而已,小編也並不是想教大家都變得謹慎而虛偽,還是活出真我比較好,你覺得呢?
對了,還有一種贊是必須要點,那就是給小編點讚,動動手指給小編點讚,小編就會收穫很多的快樂!求求你點個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