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化」,是現代人和現代企業的通病。李開復說,每個人的成功都應該是獨一無二的,相應的,每個企業的成功,也都應獨一無二。
近日,第四屆人單合一模式國際論壇就向我們解讀了什麼才叫做物聯網時代的「獨一無二」。會上,基於與會專家、企業家對現代企業痛點的探討,全球頂尖品牌戰略諮詢機構凱度聯合牛津大學和海爾集團權威發布了全球首個物聯網時代的品牌標準——《物聯網生態品牌白皮書》。
表面上看來,白皮書的發布是給物聯網時代裡的企業提供了全新的品牌範式,但深層次解析這一範式卻不難發現,所謂標準,其實是在對用戶需求、商業案例進行深入剖析後給出的價值導向。
具體理解物聯網生態品牌,即通過與用戶、合作夥伴聯合共創,不斷提供無界且持續迭代的整體價值體驗,最終實現終身用戶及生態各方共贏共生,為社會創造價值循環。以海爾為例,其通過品牌理想、用戶、合作夥伴三個維度進行探索研究,並總結出生態品牌評估的7個一級指標和19個二級指標。指標中涵蓋「開放多元,共創共贏」,可見,白皮書所給出的標準實際上是一種「去單一化」的借鑑和引導。
而說起為何需要制定標準,白皮書也給出了答案。
時代飛速發展,不僅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同時也改變了全球商業發展的邏輯,隨著消費水平不斷提升,人們的消費模式,消費層級也越來越個性。社群經濟、流量經濟,場景式體驗經濟等,都讓傳統商業模式危機重重。想要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從用戶的角度出發,如海爾集團,就將用戶需求作為企業創新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此外,從企業競爭角度來看,市場上少有常勝不敗的「將軍」企業,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是迅速崛起,快速隕落,根本原因在於企業沒有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問題。回顧過往,或許生產成本、生產效率、產品質量是決定銷售業績的根本,但隨著時代發展,人們需求迭代,物聯網時代下人們除卻對產品質量有要求外,更注重企業的銷售模式、分享模式,以及品牌發展模式。
而這些模式想要在物聯網時代激烈的競爭中存留下來,依靠的不僅是產品和技術的革新,還要通過一種打破傳統壁壘的新型模式來構建企業自身的護城河,這種模式在白皮書中就被稱為「生態品牌」。
意義重大,物聯網生態標準或將引領世界企業
而發布白皮書的三家企業機構中,位於英國倫敦的凱度是全球領先的數據、洞察和諮詢公司之一,其90%的客戶公司位列世界500強,因站在行業前列,所以,它擁有洞察全球產業變化的能力。牛津大學則為世界頂尖的公立研究型大學,豐富的商業研究經歷,也讓其對世界商業模式瞭然於目。
海爾更是跨越時代,開創獨特商業模式,探索全球產業物聯網的先驅者。面對時局,海爾富有前瞻性,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張瑞敏曾表示,傳統工業時代,企業要麼成為世界品牌,要麼為世界品牌代工;移動互聯時代,企業要麼擁有平臺品牌,要麼被平臺品牌所擁有;物聯網時代,企業要麼轉型為生態品牌的引領者,要麼成為生態品牌的合作方。
不難看出,但凡想要存活於物聯網時代,就必須以生態品牌為藍本。在白皮書這個以中國企業為核心參照的品牌國際標準下,海爾不僅探索了人單合一模式,將員工與用戶需求相串聯,而且還將科層制組織顛覆為網絡組織,將企業付薪顛覆為用戶付薪,將傳統工廠顛覆為互聯工廠。打破組織的垂直邊界,海爾建造了一個全新的生態組織。
不止於此,其還將觸角探索至企業經營的邊邊角角,海爾以全新的模式和態度,對企業進行不同層面、不同維度的探索。時至今日,海爾早已撕下曾經的家電標籤,轉型為一個開放的創業生態。相信在這種開放、包容、共創、共贏的生態模式下,海爾的先驅者精神還將引領更多企業不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