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日報記者 梁振君
9月29日,以「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與跨界協調」為主題的2020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第二場全體大會設置了專題演講和高層對話環節,來自國內外的院士專家、企業高層分別圍繞「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突破與產品力提升」「如何依靠創新推動新能源汽車由『政策驅動』向『市場驅動』發展」話題進行討論。
加速下一代動力電池研發
在以「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突破與產品力提升」為主題的專題演講環節中,北京理工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吳鋒針對動力電池及其關鍵材料的研究進展進行了深入的技術分享。他說,二次電池是當前國際競相研發的熱點,已成為新一代信息通訊、電動汽車、儲能電站與能源網際網路等重大應用的關鍵環節。為了使電池能夠更好滿足於新能源汽車的要求,需要創建二次電池的創新體系。
吳鋒院士對未來動力電池發展做了三點預判:一是要使電池系統壽命接近單體壽命;二是要實現電池系統從模擬到數字的創新;三是發展智能電池,研發自主供電傳感器系統和半導體化的電池單體。
寧德時代是全球最大的鋰電池供應商。寧德時代董事長兼CEO曾毓群認為,技術創新是夯實產業變革的基礎,寧德時代將堅持固定式化石能源替代、移動式化石能源替代,以及電動化和智能化的應用場景三大發展方向不動搖,通過協同推進材料體系創新、系統結構創新、智能製造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四大創新體系及利用六大創新解決方案,打造具有全性能核心競爭力的創新成果。
同為全球電池領域領先企業的LG化學全球執行長辛學喆說,LG化學致力於積極開發包括全固態鋰離子電池、鋰硫電池、長壽命鋰離子電池在內的下一代電池。未來該公司將加快產品研發,提高全球生產基地的生產效率。
博世集團董事會成員、汽車與智能交通技術業務部門主席Stefan Hartung發表了視頻演講。他提到,儘管目前鋰電池是電動化領域的主流解決方案,但燃料電池及其他替代解決方案也應該有一席之地,使用可再生合成燃料可以使燃燒過程實現碳中和;未來汽車所有的功能都將由強大的車載計算機控制。
豐田汽車研發中心(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中尾清哉提到,豐田在燃料電池方面積極與中國開展合作,開放電動化技術專利、加速中國向氫社會發展。豐田希望在燃料電池發展方面做出貢獻,通過普及包含70MPa且統一標準的加氫站來推動氫能製造、氫能運輸與儲存、氫能利用等基礎環節的發展。
保時捷全球執行董事會主席Oliver Blume發表了視頻演講,他介紹,保時捷在不斷推進車輛的數位化和電動化發展,新推出車型獲得來自中國消費者的積極反饋。未來五年,保時捷將在數位化、電動化發展中持續投資150億歐元。
實現市場驅動必須依靠創新
高層對話環節中,通用汽車全球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柏歷,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國強,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徐和誼,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理事長董揚,蔚來汽車執行副總裁、質量委員會主席沈峰等5位對話嘉賓圍繞「如何依靠創新推動新能源汽車由『政策驅動』向『市場驅動』發展」這一主題展開討論。
5位嘉賓一致認為,要想實現市場驅動必須要依靠創新,因為新能源汽車產業、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是一個全新產業,是汽車行業顛覆性創新的方向;如果沒有改革和創新,特別是創新,產業就不能實現市場驅動。
柏歷和沈峰認為,用創新推動轉變的關鍵是廠商要提供用戶需要的產品。柏歷表示,汽車廠商要生產消費者能夠支付的、成本合理的、市場能夠廣為接受的新能源汽車;沈峰直言,產品力與用戶體驗實現真正落地,是新能源車有強大生命力的關鍵因素。
王國強說,生態合作是不變的法則,在工作當中要堅持開放、包容、共享、共贏的原則,在世界上打出中國第一、世界著名的新能源品牌。徐和誼認為,需打破傳統造車思維與邏輯,打造可移動的高端智能網聯平臺才有望實現創新驅動。董揚表達了類似觀點,他提出,電動汽車發展不應該拘泥於少數的技術路線或者幾種商業模式來滿足所有需求,而應廣泛創新,以滿足各種需求。
(海南日報海口9月29日訊)
原標題:與會嘉賓縱論新能源汽車發展路徑 從「核心技術突破」到「市場驅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