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第二場全體大會紀實(9月29上午)
經國務院批准,由中國科協、海南省人民政府、科學技術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共同舉辦的第二屆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於2020年9月27-30日在海南省海口隆重舉辦。大會以 「共克時艱、跨界協同、合作共贏」為主題,圍繞新能源汽車可持續健康發展、跨產業協同、科技變革與技術創新等議題展開充分研討。其中,9月29日上午的第二場全體大會以「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與跨界協同」為主題,設置有專題演講、公示發布和高層對話三個環節。
專題演講環節由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科技委員會聯合主席歐陽明高擔任主持人,來自國內外的六名院士專家、企業高層圍繞「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突破與產品力提升」進行了精彩的演講。
圖 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主持專題演講
北京理工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吳鋒針對動力電池及其關鍵材料的研究進展進行了深入的技術分享。他介紹到,二次電池是當前國際競相研發的熱點,已成為新一代信息通訊、電動汽車、儲能電站與能源網際網路等重大應用的關鍵環節。為了使電池能夠更好滿足於新能源汽車的要求,需要創建二次電池的創新體系。
在演講中,吳鋒院士對未來動力電池發展做了三點預判:一是要使電池系統壽命接近單體壽命;二是要實現電池系統從模擬到數字的創新;三是發展智能電池,研發自主供電傳感器系統和半導體化的電池單體。
圖 北京理工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吳鋒發表演講
保時捷全球執行董事會主席Oliver BLUME發表了視頻演講,他提到,保時捷在不斷推進車輛的數位化和電動化發展,新推出車型收到了來自中國消費者的積極反饋。未來的五年,保時捷將會在數位化、電動化發展中持續投資150億歐元。
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CEO曾毓群發表了題為「技術創新,產業協同,共促新能源汽車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演講。他認為,技術創新是夯實產業變革的基礎。
他表示,寧德時代將堅持固定式化石能源替代、移動式化石能源替代,以及電動化和智能化的應用場景三大發展方向不動搖,並通過協同推進材料體系創新、系統結構創新、智能製造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四大創 新體系及利用六大創新解決方案,打造具有全性能核心競爭力的創新成果。
LG化學全球執行長辛學喆以「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技術創新」為主題發表了視頻演講。LG化學作為全球電池領域的領先企業,致力於積極開發包括全固態鋰離子電池、鋰硫電池、長壽命鋰離子電池在內的下一代電池。
他介紹了LG化學動力電池業務的中長期戰略的三大方向:一是加快研發高安全性、長續航、充電快、壽命長的產品,以加速推動電動汽車市場的拓展和普及;二是通過提高全球生產基地的生產效率,不斷提升滿足客戶需求的服務能力;三是繼續加強研發能力,開發差異化材料和產品以及下一代創新電池。
豐田汽車研發中心(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中尾清哉在演講中介紹了豐田在電動汽車領域的規劃目標、電動汽車開發經驗及豐田為普及電動汽車所做的努力。
他提到,豐田在燃料電池方面積極與中國開展合作,開放電動化技術專利、加速中國向氫社會發展。豐田希望在燃料電池發展方面做出貢獻,通過普及包含70MPa且統一標準的加氫站來推動氫能製造、氫能運輸與儲存、氫能利用等基礎環節的發展。
博世集團董事會成員、汽車與智能交通技術業務部門主席Stefan HARTUNG發表了視頻演講。他提到,博世堅信技術中立和開放創新的思維方式,堅信環境將有利於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他認為,儘管目前鋰電池是電動化領域的主流解決方案,但燃料電池及其他替代解決方案也應該有一席之地;技術中立是實現零排放交通出行的必然前提,使用可再生合成燃料可以使燃燒過程實現碳中和;未來汽車所有的功能都將由強大的車載計算機控制。
在共識發布環節,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主席萬鋼發布了《2020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共識》。
隨後進行的高層對話由汽車評價研究院院長,中國汽車報社原社長李慶文擔任主持人,通用汽車全球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柏歷、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國強和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徐和誼,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理事長董揚,蔚來汽車執行副總裁、質量委員會主席沈峰等5位對話嘉賓,圍繞「如何依靠創新推動新能源汽車由『政策驅動』向『市場驅動』發展?」這一主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5位嘉賓一致認為,要想實現市場驅動必須要依靠創新,因為新能源汽車產業、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是一個全新產業,是汽車行業顛覆性創新的方向;如果沒有改革和創新,特別是創新,產業就不能實現市場驅動。
柏歷和沈峰認為,用創新推動轉變的關鍵是廠商要提供用戶需要的產品。柏歷表示,汽車廠商要生產消費者能夠支付的、成本合理的、市場能夠廣為接受的新能源汽車;沈峰直言,產品力與用戶體驗地真正落地,是新能源車有強大生命力的關鍵因素。
王國強、董揚和徐和誼更強調要加強開放合作以推動這一轉變。
王國強說,生態合作是不變的法則,在工作當中一定堅持開放、包容、共享、共贏的原則,把新能源在世界上打出中國第一、世界著名的新能源品牌。
徐和誼認為,需打破傳統造車思維與邏輯,打造可移動的高端智能網聯平臺才有望實現創新驅動。
董揚表達了類似觀點,他提出,電動汽車的發展不應該拘泥於少數的技術路線或者幾種商業模式來滿足所有需求,而應廣泛創新,滿足各種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