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競爭力體現一個區域的產業與科研實力,是發展質量水平重要標尺。12月24日,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和重慶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舉行《2020年度重慶市區域與行業科技競爭力評價報告》發布會,數據顯示,重慶市十大重點產業中,汽車(含新能源及智能汽車)及物聯網產業科技競爭力排名全國第4位,在大數據智能化發展戰略引領下,重慶物聯網產業排名較2018年上升6位;電子信息、儀器儀表、環保產業的科技競爭力排名全國第6位,環保產業較2018年上升8位;裝備製造科技競爭力水平在全國位居第7位、材料、生物醫藥均列第9位;化工和能源分列第8位和第14位。
為了持續掌握重慶市各區縣及重點行業的科技競爭力水平,助力全市創新驅動發展,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和重慶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從2014年起持續開展科技競爭力評價研究。《2020年度重慶市區域與行業科技競爭力評價報告》對全市38個區縣及十大重點行業的科技競爭力水平進行了綜合評價。從綜合實力看,2019年全市區縣科技競爭力排名前3位的依次是渝北區、江北區和沙坪垻區。與2018年比較,渝北區排名無變化,江北區(2018年排名第5位)上升3位。
該報告從科技競爭基礎、科技創新投入、科技創新產出、行業科技發展、科技高質量發展成效5個方面對各區縣科技競爭力進行分析研究;從科技競爭基礎、創新成果、創新發展效益3個方面對重點行業進行分析研究。在「一區兩群」的科技競爭力排名上,主城都市區排名前3位的分別是渝北區、江北區和沙坪垻區,與全市排名一致;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排名第1位的是萬州區(全市排名第9位,較2018年排名上升2位);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排名第1位的區縣是武隆區(全市排名第20位,較2018年排名上升9位)。
在經濟穩定增長的背景下,2019年重慶市十大重點產業科技競爭力在全國基本處於中上水平。其中,汽車(含新能源及智能汽車)及物聯網在全國排名第4位,在重點產業排名最高。化工行業的科技競爭力居全國第8位,較2018年下降1位。
從區縣來看,行業科技競爭力最強的是渝北區和九龍坡區。渝北區在汽車、電子信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能源5個行業中排名第1位;九龍坡區在材料行業排名第1。主城核心區以外表現比較突出的是璧山區和涪陵區。璧山區在汽車行業排第2位,涪陵區在化工行業排名第1位。
如果按照2016-2019年區縣科技競爭力平均排名綜合測評,「十三五」時期,全市科技競爭力排名前列的區縣分別是:渝北、江北、沙坪垻、九龍坡、南岸、渝中、北碚、大渡口、涪陵、巴南、萬州。
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重慶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劉斌在發布會上致辭,重慶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副總經理兼區域創新發展中心主任徐翔主持發布會,重慶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智慧財產權戰略研究中心主任趙德發布區縣競爭力評價報告,重慶市委黨校教授、探索雜誌社原社長總編王駿對報告進行評論,重慶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總經理助理兼產業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蘭發布行業競爭力評價報告,西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鄧宗兵對報告進行評論。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陳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