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和重慶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發布了《2020年度重慶市區域與行業科技競爭力評價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對全市38個區縣及十大重點行業的科技競爭力水平進行了綜合評價。《報告》顯示,區縣科技競爭力排名前3位的依次是渝北區、江北區、沙坪垻區,汽車及物聯網科技競爭力在全國排名第4位。
區域發展狀況
主城都市區21個區的科技競爭力平均值高於全市5.64
《報告》指出,2019年,重慶科技型企業達到16918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3141家。高技術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1.8%、11.5%,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佔比提高到70.8%。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8%。
據了解,科技競爭力反映的是區域和行業科技資源、政策環境、人才技術、產業優勢和發展潛力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和競爭力的能力與水平,是創新驅動發展能力的重要指標。
《報告》從科技競爭基礎、科技創新投入、科技創新產出、行業科技發展、科技高質量發展成效5個方面對各區縣科技競爭力進行分析研究。
《報告》顯示,全市區縣科技競爭力排名前3位的依次是渝北區、江北區和沙坪垻區。與上一年比較,渝北區排名無變化,江北區(2018年排名第5位)上升3位。
分「一區兩群」來看,主城都市區21個區的科技競爭力平均值為64.14,比全市總體科技競爭力平均值高5.64,排名前3位的區縣分別是渝北區、江北區和沙坪垻區,與全市排名一致;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排名第1位的是萬州區;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排名第1位的區縣是武隆區。
行業發展水平
重慶汽車及物聯網科技競爭力在全國排名第4位
行業科技競爭力反映行業科技資源、政策環境、人才技術、行業優勢和發展潛力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和競爭力的能力與水平,是評價行業創新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
《報告》從科技競爭基礎、創新成果、創新發展效益3個方面對重點行業進行分析研究。
在經濟穩定增長的背景下,2019年重慶市十大重點產業科技競爭力在全國基本處於中上水平。
其中,汽車(含新能源及智能汽車)及物聯網在全國排名第4位,在重點產業中排名最高。化工行業的科技競爭力居全國第8位。
值得一提的是,生物醫藥在重慶十大重點行業排名中上升最快,其科技競爭力從2016年的第24名上升至2019年的第9名。
從區縣來看,行業科技競爭力最強的是渝北區和九龍坡區。渝北區在汽車、電子信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能源5個行業中排名全市第1位;九龍坡區在材料行業排名全市第1位。
主城以外表現比較突出的是璧山區和涪陵區。璧山區在汽車行業排全市第2位,涪陵區在化工行業排名全市第1位。
專家支招
找準比較優勢,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產業集群
「總體來看,重慶市的行業科技競爭力個別領先,主體居於中遊。」重慶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產業科技發展研究中心相關負責人就如何提高行業科技競爭力,提出建議。
一是融入「雙循環」,構建產業協同發展新格局。找準重慶在「雙循環」中的比較優勢,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推動「製造」向「智造」轉變,為經濟高質量發展賦能。
二是發揮成渝兩地的產業資源優勢,聚焦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軌道交通等重點產業,在人才、技術、資金等方面開展協作,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產業集群。
三是聚焦產業前沿技術,引進大院大所建設國家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等高端平臺,推動助力產業應用的大科學裝置落地,促進產業發展過程中產業鏈、技術鏈、創新鏈的融合,進而提升產業科技競爭力。(記者 匡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