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結構其實「男女有別」

2021-01-05 環球健康

實習記者 於紫月

中國有句老話:女大三、抱金磚,如果結婚時女方比男方大上3歲,將預示著婚後生活幸福美滿。雖然這只是民間俚語,但一項新研究卻用科學數據告訴了人們「3歲」的奧秘。

近日,美國科研工作者研究發現,成年女性的大腦會比同齡男性的大腦年輕大約3歲。這項科學研究結果基於什麼科學道理?目前我們探索到人類大腦在結構和行為認知等多方面存在哪些性別差異?這些差異又將意味著什麼?近日,科技日報記者帶著這些問題採訪了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副教授李軍。

代謝角度 女性大腦更年輕

「該項研究是通過測試男、女志願者大腦的代謝水平來評估大腦的『年齡』。」李軍告訴記者,人類大腦的新陳代謝會隨著生理年齡增長而逐漸放緩,這個過程進行的快慢程度也可能存在性別差異。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採用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技術(PET)對200餘名20至80歲的志願者的大腦進行了掃描,以獲取他們大腦的新陳代謝數據。

「大腦運轉時必然會消耗葡萄糖和氧氣。」李軍進一步介紹,將新陳代謝的必要物質葡萄糖和氧氣用短壽命的放射性核素進行標記並注入志願者體內,大腦代謝時自然會消耗這些被標記的葡萄糖和氧氣,科研人員再通過PET技術掃描出不同腦區放射性物質的聚集程度,從而揭示腦區代謝活動的情況。「這些特點能通過圖像反映出來,就像做CT一樣。」

據悉,研究人員採用機器學習算法將實驗數據與年齡之間建立起了預測模型,結果顯示,從代謝水平的角度看,女性大腦比同齡男性大腦年輕3歲左右,且這種差異在20多歲時就已開始顯現。

在李軍看來,這項研究從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什麼同齡異性之間會存在認知、理解能力方面的偏差。也許正是因為女性的大腦更加年輕,所以如果婚姻中女方相比男方年長一些,那麼雙方的大腦成熟度可能更相近,雙方大腦的認知、理解的角度以及思考的方式可能會更「貼近」,從而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多一分理解,避免一些矛盾和爭執。

腦結構差異導致認知行為有別

人的大腦不僅在新陳代謝方面存在性別差異,在腦結構方面也是「男女有別」的。

李軍介紹,男性的腦容量往往大於同齡女性,大腦皮層的質量男性也通常大於女性,但皮層厚度女性更厚一些。有學者在公開發表的論文中更詳盡地分析了這個問題:研究發現女性額葉、頂葉和枕葉某些區域的灰質體積顯著大於男性;女性海馬、扣帶回以及胼胝體等區域具有更高的各向異性,表明女性這些區域的髓鞘化程度較男性更高;女性局部腦結構上的信息傳遞效率較男性更為高效。

「以往的研究表明男性的右腦更發達,而女性則更擅長使用左腦。這些差異也在人的行為、認知上得到了體現。」李軍表示,男性較女性具有更高的空間認知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而女性在言語能力上較男性更勝一籌,如言語流暢性、言語記憶等。

「另一方面,我們對包括大腦在內的人體生理結構個體差異方面的研究也在為精準醫療奠定基礎,區別男女之間的差異或許是現實精準醫療的第一步。」在李軍看來,今後醫療的終極目標必然是個性化醫療,即每個人應針對自身的身體狀況採用個性化的精準治療方案。以成年人感冒為例,目前的藥物治療量是一致的,男性和女性無區別對待,然而「這是不科學的」。不同性別甚至不同個體的免疫力都存在差異性,人體對藥物的敏感性也不例外。因此不僅要對症下藥,更要因人而異。

「搞清楚人與人有哪些不同,不僅旨在實現精準醫療,也將有助於在人們入學、工作等方面實現最優化。」李軍強調。

相關焦點

  • 男女有別,其來有自
    從大腦結構和荷爾分泌來看,男性和女性的差別就已經很大了,這節課,我們就從5個方面來分析為何說「男女有別,其來有自」。1. 哈佛大學事件:2005年1月14日,在學術界發生了一件大事,當年的哈佛大學校長Sammers在學術會議上發表言論說,之所以男性在實驗和科技方面的人數遠超女性,是因為女性比較缺乏思考和邏輯的能力。
  •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Tau蛋白對認知功能影響,男女有別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Tau蛋白對認知功能影響,男女有別 2021-01-14 21: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科學家發現宇宙內部結構似大腦結構,宇宙真的是頂級文明的大腦?
    其實對於宇宙來說,不管是從宏觀還是從微觀去觀察和分析,現在的我們都沒有辦法清晰的認識它。其實宇宙對於人類來說,它一直都是神秘並且有高級的存在著。目前的研究發現,宇宙中包含著大約有1000到2000億個星系,並且每個星系中又包含著數以億計的星體。
  • 「嗜血」的大腦:人類大腦是如何進化的?大腦的結構是什麼?
    研究人員發現,流向大腦的血流量並不與大腦容積成比例增加,其比例指數為1.4。項目負責人阿德萊德大學的名譽教授羅傑·西摩表示:「在人類進化過程中,大腦體積增加了約350%,而流向大腦的血流量驚人地增加了600%。
  • 大腦結構—精神世界的基石
    書接上文宇宙之中,處於最底層、最深處的是空間結構無處不在的基本結構,決定了宇宙時空之內的物理法則物理法則支配著星辰大海乃至整個物質世界的運行同樣,在人類大腦中,神經元的連接構成了大腦的基本結構這是精神世界的物質基石,決定著個人的行為、學習、思維01每個人大腦中的神經元數量相差不大
  • 深度解析_大腦結構
    人接觸的事情,大腦存儲起來.這就記憶存儲,大腦靠著這些記憶存儲,讓人能夠想起來的時候,就會翻開記憶存儲去尋找答案.而大腦搜索記憶能夠比得上搜尋引擎.一搜就出來.當你要翻開記憶,大腦會不假思索就找出來.大腦內部結構,許多連接點.
  • 一種大腦分層結構的猜想
    再聯想到我們大腦的結構,會不會也是類似的分層結構呢?,會不會只是大腦提供給我們使用的一些上層的應用呢?會不會是因為效率和安全的原因,我們大腦的底層結構,並沒有直接開放給我們呢?同時我們的大腦還具備模塊化結構!
  • 斑馬魚大腦結構獲精細呈現
    據當地媒體日前報導,以色列耶路撒冷工學院大衛·森費爾德教授與美國康奈爾大學研究小組合作,藉助康奈爾大學開發的先進顯微成像方法,獲得了成年斑馬魚大腦的精細結構圖像。他們的研究作為大腦成像領域的新突破,有望為大腦研究提供有價值的見解。
  • 大腦的深度網絡結構簡析
    計算機智能研究的一個重要線索來自大腦智能。人的智能(如感知、語言、想像力、數學能力、藝術感等等)產生於大腦,而大腦皮層則是人腦形成智能的至關重要的部分,理解大腦皮層的結構和功能對我們更好地了解智能的產生具有重要意義。大腦皮層主要由神經元和神經膠質細胞組成。
  • 什麼樣的大腦結構智力更高?
    神經科學研究已經開始對人腦功能、結構和內部連接的個體差異與一般智力之間的關係展開了研究。人腦不同區域之間的相互聯繫和交流以多種方式影響著人的行為。對於較高認知能力的個體差異也是如此。近日,發表在《Human Brain Mapping》的一項研究顯示,在神經網絡中,較聰明人的大腦具有更穩定的相互作用。該研究由德國歌德大學與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布魯明頓分校合作完成。
  • 神經系統的結構與功能——大腦半球
    神經系統的結構與功能——單側化 大腦的兩個半球不會做完全相同的事,他們不會用相同的方法做事。大部分的感覺與運動訊息,在傳往大腦半球的途中,在腦幹中交錯,從身體右邊傳來的感覺傳往大腦左半球,左半球主要控制著身體右邊,而大腦的右半球則處理身體左邊的感覺過程以及下達運動指令。 每個半球均負責專門特定的功能。慣用右手的人,左半球指揮運動(例如:寫字)技巧較佳,所以用右手寫字,左半球也掌管語言。右半球則處理視覺和觸覺的空間關係。
  • 科學家獲得成年斑馬魚大腦的精細結構圖像
    據當地媒體日前報導,以色列耶路撒冷工學院大衛·森費爾德教授與美國康奈爾大學研究小組合作,藉助康奈爾大學開發的先進顯微成像方法,獲得了成年斑馬魚大腦的精細結構圖像。他們的研究作為大腦成像領域的新突破,有望為大腦研究提供有價值的見解。
  • 兒童肥胖可能與大腦結構有關
    「肥胖兒童大腦中控制決策的區域較薄,」 在線郵件報導。研究人員檢查了美國 3,000 多名 9 歲和 10 歲兒童的腦部掃描。他們觀察他們大腦中被稱為皮層的區域的厚度,並將它們與每個孩子的大腦進行比較身體質量指數 (BMI).研究人員發現,66 個皮質區域中的 18 個,主要位於大腦的最前面 (前額葉皮質),在 BMI 較高的兒童中明顯變薄。
  • 研究繪製人類大腦和宇宙之間的奇形結構相似性
    其實沒那麼奇特的比較。你可能已經看到一個圖像,偶爾被分享周圍,顯示一個人類神經元和一個模擬的星系團,並排;兩者看起來驚人地相似。 這讓我們思考:它比大腦複雜嗎? 這兩種類型的結構大小相差 27 個數量級(十億億)。但研究人員說,研究小組的結果表明,雖然驅動宇宙結構和人腦結構的物理過程存在極大的不同,但它們可能導致類似的複雜程度和自我組織。 出發點是找出兩者之間的相似之處。
  • 破解了結構之謎,就能再造大腦嗎
    50塊左右的腦區「拼圖」可以拼起「器官之王」——大腦。根據德國神經解剖學家布魯德曼繪製的腦區圖,大腦皮層被分為52塊(其中兩塊是猴子的)其中1、2、3區控制體感……37區負責人臉識別……  雖然這樣的功能劃分對大腦研究和疾病治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距離了解大腦並重構它還差得遠。
  • 宇宙尺度的超級大腦?大腦神經網絡與宇宙網結構驚人相似
    對於天文愛好者來說,這種比較可能並不鮮見,或許你已經對關於大腦神經與模擬星系網之間圖片對比的驚人相似印象深刻,但表象上的相似是否與內在機制的相似存在關聯,還是未解之謎。宇宙的星系可以組成巨大、綿延數百萬光年的物質結構——星團、超星團以及星系鏈,而連接這些結構邊界與邊界之間的宇宙間隙組成也是複雜的:重力作用使得位於邊界物質以每秒數千公裡加速運動,進一步引發引力衝擊波以及星系間氣態物質的擾動——這種引力傳導與我們的神經電信號傳導在模式上存在著相似性。
  • Science重磅發布:人類大腦細胞結構的三維概率圖譜
    細胞結構是腦微結構劃分的基本參照。在這裡我們介紹Julich-Brain,一個包含皮層區域和皮層下核團的細胞結構3D圖譜。該圖譜以概率的方式研究了個體大腦之間的差異。
  • 360多名科學家首次揭示大腦灰質的遺傳結構 發現大腦發育和衰老的...
    360多名科學家首次揭示大腦灰質的遺傳結構 發現大腦發育和衰老的特定基因  Emma Chou • 2020-03-28
  • 研究發現:飲食結構多樣化程度較低的蜂類大腦更大
    參考消息網11月11日報導西媒稱,據西班牙多尼亞納生物觀測站的一項研究顯示,研究人員對93個不同種類的近400隻蜂的大腦進行了分析,發現飲食結構多樣化程度較低的蜂大腦更大。據埃菲社巴塞隆納11月10日報導,這項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生物學分會學報》雜誌上的研究報告表明,蜂類大腦的大小與其飲食和生活周期有關;另一方面,蜂的社會生活類型並不影響其大腦的大小,因為像蜜蜂這樣能夠建立群體關係的物種,其大腦並不會更大。研究發現,生活在地中海地區、專門以巖玫瑰為食的獨居蜂的大腦更大。
  • 男孩女孩大腦結構不同,教育方法也要不同
    那是因為男孩和女孩的大腦結構不一樣。 當胎兒還在媽媽身體中孕育時,男女胎兒的大腦結構上的差別就已經形成了,第一個差別就是男孩大腦發育的速度明顯慢於女孩大腦發育的速度,第二個差別男孩大腦的左右半球之間的聯繫少於女孩。